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泌尿科急诊术后疼痛的效果

2021-05-26 03:48王丽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疼痛感规范化疼痛

王丽华

郑州颐和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 450000

对于泌尿科急诊手术患者而言,在术后非常容易出现强烈疼痛,当疼痛发生后会对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使患者疾病恢复期的恢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随着泌尿科手术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护理要求也有所增加,并且为满足医护一体化要求,需要对泌尿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术后疼痛对患者康复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常规护理条件下,虽然能够对患者术后病情进行有效监测,但在术后疼痛方面顾及较少,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效果不佳[2],而随着人们对泌尿科急诊手术术后疼痛产生的负面影响认识不断加深,术后疼痛护理开始逐渐专项化、规范化,从而使泌尿科急诊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效果得到提升,为了进一步研究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发挥的效用,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科急诊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100例进行回顾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科急诊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61岁,平均(44.73±4.48)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1.34±1.12)个月。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60岁,平均(44.67±4.46)岁;病程4个月至2年,平均(11.41±1.14)个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泌尿科急诊手术指征[3],即采用药物治疗无法治愈疾病,且患者对手术操作耐受;所有患者术前VAS评分均>7分。排除标准:存在泌尿科急诊手术禁忌证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泌尿科急诊手术史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实际病症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为术后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术后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护理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术后健康教育。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述术后疼痛出现的原因,从而使患者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术后为什么会出现疼痛。并且还会使患者对疼痛产生的恐惧感得以消除。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将减轻疼痛的护理方法告知患者,例如,注意力分散法、音乐疗法、按摩法等,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②术后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疼痛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心理会使疼痛程度扩大化,消除心理应激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当时心理状态,并了解疼痛原因所致不良心理占多少比重,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降低心理应激反应,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治护工作,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操作。③术后疼痛护理。对患者实施超前镇痛法,即在对患者进行泌尿科急诊术前8 h左右,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适量镇痛药物进行预先镇痛,从而使患者术后疼痛感得以减轻,并有利于术后开展疼痛护理。④术后可采取多维镇痛法。泌尿科急诊手术完成后,若患者的疼痛感难以忍受,则应该采取多维镇痛法来使患者的疼痛感降低,除了使用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之外,还应该采取沙盘疗法、音乐疗法以及放松训练等方法措施来辅助患者将疼痛感进行缓解。

在以上操作中,应该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实现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将患者疾病及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术后疼痛内容等系统的反映出来,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免使患者产生反感;在术后用药镇痛时,应坚持无菌操作,所使用药物剂量应适当,在采取多维镇痛法中,应坚持从简到难,简单的方法优先采用,从而保证患者疼痛感又快又简单的得到降低。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所选观察指标为术后1 d、6 d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总体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①VAS评分[4]测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对患者疼痛感进行测量,标尺上有10个刻度,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烈。②总体满意率: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评测[5],问卷满分为100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100分)、满意(90~99分)、一般(60~89分)、不满意(0~59分)。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临床实际发生的不良反应例数计算得出,即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实际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d的VAS评分均比术后1 d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6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后1 d 术后6 d t值 P值观察组50 5.92±0.57 1.37±0.13 6.934 0.013对照组50 6.22±0.63 3.83±0.38 5.714 0.043 t值 0.724 5.824 P值 0.183 0.04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嗜睡患者1例,呕吐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术后出现嗜睡患者6例,恶心患者3例,呕吐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3,P=0.014)。

3 讨论

泌尿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是一种常见问题,也是当前医护工作人员在实施医护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单纯采取药物镇痛并不能够长时间缓解患者疼痛感,并且采用药物镇痛还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从而使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受到影响[6]。所以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以往临床会通过常规护理方式来对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但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患者疼痛感以及对患者心理、思想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患者术后承受的痛苦无法得到有效缓解[7],因此,针对泌尿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关键。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目前已经应用于骨科手术、腹腔手术等相关术后疼痛护理中,并获取了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8-9]。这种护理模式是专门针对术后患者出现的疼痛感而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为主要干预者,麻醉师以及医生为辅助工作者,从而实现对患者疼痛的有效护理[10-12],且通过超前镇痛法以及多维镇痛法,能够实现对药物镇痛依赖程度的减轻[13],通过音乐治疗、沙盘治疗、注意力分散法等方法的实施[14],可减少药物镇痛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患者治疗效果提升,使患者早日实现康复[15]。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效果,说明规范的疼痛护理发挥了作用;同时采取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外,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过程中,通过规范化操作能够有效减少药物镇痛带来的不良反应,不仅能够保证镇痛效果,而且还能够保证药物镇痛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泌尿科急诊手术患者采用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并使术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减少,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应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疼痛感规范化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