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2021-05-27 04:12陆菁菁
科教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能力高校

陆菁菁

摘 要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的加入,国家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致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需要开辟新的思路。在当前时代更迭中,高等教育必须用创新型人才的增长应对多变的世界。此外,创新型人才的增长是文明发展的象征,而教育是这种形式的力量。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可以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反之则会阻碍人才的发展。本文结合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探究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 创新能力 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10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LU Jingjing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000)

Abstrac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urgent demand of the state for innovative talents leads to the need to open up new ideas in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changing times, higher education must cope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with the growth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addition, the growth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the symbol of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s the power of this form. Scientific teaching management method can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of talents, otherwise it will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of innova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managemen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bil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1 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价值

1.1 创新人才的需求

素质教育需要对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即人格和整体发展的改善,融合整体发展以及群体差异发展的协调。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要方向。创新的教学管理适合高等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来调整和改进教育课程和结构,改变教育政策超越学科的方式,不时地从育人思想,学生发展及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得到高校教育管理实践的落实,使高等学府改变利用“模子”来完善其教学思路的做法,以现代学生观点为中心,并向学生展示创新教育的精髓。高校所制定的教育管理,需要吸收和同化教师、教育信息、学生,通过构建管理参照框架,增加教学管理的人才服务倾向。

1.2 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育管理要做到自觉,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使教育的内在动力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提升教学管理的指向维度、强度维度、深刻维度,以适应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当前大多数高校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行,教育管理方式也应配套才能发挥最大效果。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学校领导率先转变教育观念,领导教职工创造性的实施教学任务。创新性的教学管理可以拓展学生素质发展的领域,发挥教育的特殊作用。

1.3 社会就业的需求

长期的应试教育不仅使教师养成固定的教学习惯,还使陈旧观念扎根于学生、家长的头脑中。当前我国就业职位紧缺,渠道相对单一,高校的就业率逐年下降,部分家长价值取向偏颇,在考虑孩子的出路时,首先想到升学、升官,因此,一味让学生认真读书,考取高分,这与我国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不符。创新型的教育管理可以迫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以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主要奋斗目标,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可以帮助高校改变评估标准,以创新成果评价教师和学生,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框架。

2 高校教学管理的困难

2.1 教育管理方式单一

高校在制定教学任务时,仍以书本知识为准,忽视五育的教育价值,该方法不仅限制教师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方式,还会减少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机会。部分教师无法创新书本内容,学生接受的信息较少。一些学校把重点放在自身教育上,而忽略了协调社会和家庭因素。 少部分教师习惯于使用简单教学方法,滥用学习材料,很容易回到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利用书本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创新思路得不到拓展。

2.2 教育管理系统落后

高校在运行教学体系时,实践活动的内容没有得到改善。在创建教师评估系统时,有些高校会忽略学生,真正的教学目的仍然未知,将传统教育观念中的评价方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学生为获取优异成绩,会迎合传统的评价观念,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品德、行为与成绩不符,高校的教育管理表面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存在明显的沟通困难,社交能力较弱,创新实践能力不强,无法应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2.3 教育管理内容片面

创新教育活动需要在教学管理中实现,创新教育的推进需要以学校管理为条件,但当前部分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并未注意社会需求的转变,创造意识不明显。[1]在制定教育管理内容时相对片面,只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忽视学生个人素养,思想价值、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很难拥有创新意识。教学管理中不仅包含教学制度的管理,还包括评价制度的管理,但有部分高校并未注重评价制度对教学管理的影响,侧重于教学活动的质量检查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很难得到全方位的教育影响。

3 创新能力培养下高效教学的管理的原则

3.1 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相对复杂,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需要意识到管理最终服务于学生,扩大教师在管理中的话语权,提升教学任务、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使之与社会需求接轨。坚持集体组织的守则,通过激励或抑制决策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创新管理获得认可。高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让师生共同参与教育管理改革,惠及广大师生,真正享受教育管理带来的成果和价值。

3.2 全面性原则

高校需要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不仅存在于智力上,还存在于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审美素质等多方面的基础上,在制定管理方案,需要建立德育管理、美育管理,智育管理等多个系统,重视学校精神层面的建设,采取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为一线教师提供教育鼓励,为全体学生提供教育照顾。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训练学生和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二者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4 高校创新教育管理的方法

4.1 优化教学管理方式,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高校需要制定集中性的教育管理和经常性的教育管理方案,利用集中教育管理统一五育内容,利用经常性教育管理,有计划的扩展管理深度,使二者有内在逻辑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内容信息,挑选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的、最有价值、最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内容,利用讲、读、讨论等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还需以身作则,在教学态度、科学研究两方面起表率作用,[2]通过正确的职业行为影响学生的品质。管理人员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更新教学计划,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重新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结合地方教育案例、社会教育影响,了解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获取企业的创新信息,提高教职工对课本知识的创新意识。高校还需要适当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结合最先进的学术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教师的学习面,向教职工传达先进的管理理念,帮助教师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创新,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第一要求,做好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

4.2 优化教学管理体系,提升实践活动占比

管理人员需要优化高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增加创新型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让学生结合专业所长、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别的创新型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研究创新成果。教师在教学管理体系中可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设定创新任务、创新计划。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有机联系,利用产学研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比重。高校可以利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督促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价值的实践主题,结合班级学生的职业特点、个人能力,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定位。以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共举的教学管理,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做出铺垫。

4.3 分级制定管理任务,提升管理系统的高效性

高校需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探索符合学校发展、学生特点的创新管理体制,结合院校的系别、级别开展管理活动,制定各单位的管理任务,避免管理混乱,任务重叠。高校需要依照新课改和国家教学政策,发挥管理职能,将创新教育战略提到教育系统的首位,各院系可以结合专业特点、专业内容培训教师的创新能力,帮助教师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还可以结合学生特点,推行学分制,将选课制度、导师制度、弹性管理制度融为一体,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维护学生的主动权。高校可以整体制定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方式,对系部管理工作的评价标准,定期考察教师的学术质量和教学质量,测试系部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系部可以制定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标准,改革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行为,综合考查学生是否优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需要深入挖掘创新人才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潜能,制定层次化、综合化的教育教學管理体制,结合办学理念、已有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之为学生,为教师服务。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育经验,丰富自身管理方式,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与时代俱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立.创新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J].文渊(小学版),2019,000(006):401.

[2] 陈爽.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化育人全过程管理研究——评《改革与创新:高校物业管理的开展与服务》[J].林产工业,2020,v.57;No.336(04):119-119.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能力高校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