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2021-05-27 04:09王传凯郭淼葛应兰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乡村振兴

王传凯 郭淼 葛应兰

关键词:农业职业院校;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1],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政府赋予农业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也是农业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新动能[2]。农业职业院校要发挥与“三农”联系最紧密、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最直接的优势,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顺势而上,有所作为。在服务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开展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服务乡村振兴

农业职业院校要发挥专业特长和人才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找课题,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乡村振兴农民创新创业指导和乡村振兴规划指导;要通过校校、校所、校地、校企合作,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加强乡村振兴模式、路径的调研总结和实践,推广乡村振兴最新成果。

(一) 成立乡村干部学院,建成乡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的“加油站”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成立了南阳乡村干部学院和南阳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干部学院成立以来,分别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全域党建助力城市社会治理”为主题,采用领导专题讲座、专家政策解读、优秀书记及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模范乡村及街道现场观摩、直播带货培训、座谈讨论等形式,已经成功举办三期“乡村书记大讲坛”,全市共477名乡镇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了大讲坛的培训和学习。

通过学习和交流,加深了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理清了发展的思路,坚定了振兴乡村的信心,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二) 组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乡村振兴当好“智囊团”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联合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地方高校及南阳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牧原集团、想念面业、月季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南阳乡村振兴研究院,开展乡村振兴的产业技术、政策理论、实践案例等相关研究[3]和决策咨询服务、经验交流、信息平台建设等,为南阳市乃至河南省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三) 组织乡村振兴研讨、座谈交流,搭建交流学习的“新平台”

围绕“农村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转型升级路径”“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涉农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议题,组织召开南阳市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工程座谈会、校地战略合作论坛等,政府、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共谋产业兴旺大业,共商乡村振兴大计。

二、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服务乡村经济振兴

职业院校要对接行业、对接产业、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引导农业发展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营销方式转变[4],帮助乡村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品牌,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让乡村的产业体系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一) 校地合作,互惠双赢,共建美好家园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与南阳市卧龙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与人才交流、校企合作、科技服务、文旅共建、就业创业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协议签订一年多来,落实校地战略合作项目37个,校地合作已经从点对点、阶段性走向阵地式、常态化。

(二)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科研转化

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仅2019 年就与牧原公司、三色鸽乳业、福森农业等南阳本地知名企业校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0 多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及专利多项。

(三) 科技服务,对口支援,发展特色产业

学院积极承担并参与河南省“三区”人才、“千人包千村”“百名人才进百企”、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南阳市农业综合开发等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科技服务工作,以科技力量和專业技术支援农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学院成立南阳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特派员活动300 余次。学院还多次派出农业、畜牧业专家、教授赴社旗县、南召县、宛城区等地,对农牧产业发展提出具体建议,深入农牧业企业进行整体规划和技术指导,与服务对象联合解决技术难题和培养技术骨干。

(四) 校村携手,包联共建,决战脱贫攻坚

学院组建由畜牧、园艺专家教授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到南召县深山区的深度贫困村——马市坪乡南坪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工作队成员采取项目引进、包联共建、高山养殖等办法开展阻断式扶贫工作,受到多次表彰,成为脱贫攻坚的示范和标杆。今后,工作队的重点工作是树立新发展理念,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探索完善稳定利益联结机制[5],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6]。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坚强保障[7]。

(一) 拓宽办学思路,锻造多元化应用人才

学院2019 年招收村组干部及后备村组干部接受学历教育近1000 人,退役军人、下岗工人、农民工等1600 余人,为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对退役军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创造美好人生意义重大。退役军人可以“零学费”就读,对村组干部,组织部门将按照“4321” 的标准,由市、县、乡三级财政分别承担40%、30% 和20% 的费用,学生本人只负担10%的费用。

学院为此专门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农民特点和成人教育规律,开设具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色的课程[8],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做到“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 合作共建,推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还与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合作共建了“躬耕学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攻关、成果推广转化和现代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与内乡县人民政府、牧原集团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牧原学院”,共同培养畜牧养殖、加工人才;与南阳市人防办共建“防空学院”,共同打造南阳市人防教学基地、培训基地和科研基地;与宛城区人民政府、南阳市中心医院共建“康养产业学院”,打造国内一流的康养人才培养基地,满足健康养生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 开展农民和农技人员培训,提升乡村振兴能力

2019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开展农民教育培训5250人日,与宛城区农技站合作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750人日,与西峡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技人员150 人日,培训西峡县农业农村局基层农技人员30 人、宛城区农机局基层农技人员50 人、济源市农业农村局基层农技人员58 人、南阳市科协农村电商58 人。

(四) 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辐射、引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学校实行“送教下乡、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的办学模式,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返乡创业的青年中选取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产业基础、思想素质好、身体健康、品德端正、遵纪守法、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致富带头人250 名,分别组建畜牧班、现代农艺技术班,对新的农业加工技术、农业商贸旅游服务、农业技术措施、农业装备设施应用和营销手段、管理能力、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创新创业、企业管理、市场运营能力,发挥他们的引领、辐射作用,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四、推进乡村文化繁荣,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9]。农业职业院校要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人才优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10],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一) 发挥在校学生优势,营造乡村振兴先进文化氛围

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也将是各自家乡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因此,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建立了符合农村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树立和形成爱农业、爱农民、爱家乡的情操和责任担当、艰苦创业、回报家乡的道德品质[11],增强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乡村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院鼓励在校学生发挥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道德修养、人文素质、行为操守,利用节假日在家乡开展信息建设、政策宣传、绿化美化环境、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等[12],改变乡村的不良社会风气,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优化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培育优良文明的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凝聚力[13]。

(二) 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助力乡村人文环境的优化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紧扣乡村振兴总目标,创新“理论+观摩+交流+实践”培训模式,建立多个农民创业、实训基地,积累了丰富的农民教育培训经验。除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外,对农民的培育注重改善农民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助力乡村人文环境的优化[14];对乡村干部的培育,注重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农村工作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正能量的凝聚。

(三) 文化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通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农村开展教育、文化、科技服务和政策宣传,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15],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理念和意识,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健康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服务乡村治理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7]。新形势下,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基層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一) 加强党员干部培养,打造“不走的人才队伍”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通过开展乡村书记大讲坛、村组干部培训、村组干部学历能力提升、后备村组干部培养、大学生村官培训等,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加强依法行政、组织协调、科技富农等能力的系统培训,促进干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有效提升[16],提高基层干部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短期助力脱贫攻坚之战,长期筑牢乡村振兴之基[17]。

(二) 开展校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倾心助力乡村振兴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与多个村党支部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合作,通过支部结对共建,把全域党建理论运用到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动物科学系党支部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英南村党支部共同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手拉手”活动。动物科学系等党支部还与卧龙区七里园乡大刘村、南召县马市坪镇南坪村、宛城区黄台岗镇大夫庄村共建“校地党建结对基地”,通过相互上党课、技术培训、人才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实现高校党建与农村党建有机融合,达到“1+1>2”的共建效果,共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农业科学系党支部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贾庄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子”共建帮扶活动,对贾庄村规划建设的107hm2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和贾庄村蔬菜产业振兴。

农业职业院校以“农”起家,缘于农、兴于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农业职业院校要深入推进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以专业教学改革服务产业需求,以产业需求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精准性和原动力。要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全域党建的引领作用,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坚定不移走校地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之路,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符合新时代和乡村振兴要求的新型人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