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21-05-30 13:51杨丽婷
南北桥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杨丽婷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相关部门要求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本文从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途径以及在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173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说到:“它不但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学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数学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性学科,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学习数学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更好地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将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数学知识相较于语文知识来说客观性和抽象性更强,它是以若干公式和数字为基础、以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思维能力为辅助、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旨在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概念,了解基本的四则运算、数据的基本处理原则以及掌握基本的图形转化能力,而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从日常生活中具体现象所抽象出来的关于数学的学习方法,并利用这一学习方法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不是一个闭环的学习模式,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掌握课本中抽象的知识,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变抽象为具体,使理论知识更加密切地联系具体的生活实践,减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有利于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以典型的生活现象为例,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应该以具体的生活事例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承担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在分析简单几何图形圆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以车轮的形状为例,通过与其他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具体方面的运用做对比,带领学生共同探讨为什么车轮的形状不能是三角形或四边形,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手工引进课堂,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操的过程中更全面地理解某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做出三角形、圆形、四边形等三种不同的车轮,在课堂中进行公开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找出不同形状车轮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得出结论: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是因为圆的性质——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所决定的。所以在车轮运动的过程中,车轮的半径总是相等的,车才会平稳地运行。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还处于发育时期,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学生对于自己亲眼所见、自己动手操作之后得出的结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

2.在课堂中融入游戏环节。大量实验表明,在课堂中学生对于游戏环节偏向性要远远大于理论知识讲解的环节,这就给了教师一个启发:在課堂中要允许游戏环节的存在,因为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实课堂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应将游戏环节充分地利用起来,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游戏环节来掌握课堂中的知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游戏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3.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情景。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理论转换为切实可见的视频、音频的形式,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具体地展示抽象的理论。比如在讲到数字的加减问题时,如果给出的例题数字过大,无法直接用辅助工具的增减得出答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例题“小明有203张纸片,送给小美51张,送给小张16张,问小明还有多少张纸片?”由于数字太大,用小棒无法快速得出答案,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也容易出错,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科技手段来辅助教学。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对于教学生活化存在误解。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生活化理解存在偏差,误以为将题目的背景设置成生活中的场景就是教学生活化。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教学生活化不仅仅是将课堂中的问题以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而是要通过让学生去感知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去挖掘生活中的例子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两者是本与末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又在一定基础上巩固和完善前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生活化的实质和目的,不应当只做表面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2.课堂中列举的生活例子过于“陌生化”。过于“冷门”的例子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以至于事倍功半,比如教师在讲到百分比的时候,以工厂原材料的添加比例为例子,让学生分析原材料添加比例的多少对于成品质量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甚至很多非专业领域的成年人也无法正确地分析原材料配比对成品质量的影响,这显然是超纲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举例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认知面的情况,比如在讲百分比的时候,教师可以以糖水浓度对于水甜度的影响来增强学生对百分比的认知。糖加得越多,糖的百分比就越大,那么水的口感也会更甜。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更易于学生理解。

四、结束语

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生活是“根”“本”,生活是一种实践,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是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的总结,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大力推进教学生活化,通过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生活中的美,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