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社会行为多维影响因素及“三性”培养策略

2021-05-30 15:15滕忠萍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三性持续性

【摘要】本文分析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个体、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因素,提出“三性”培养策略:发挥多元主体合力,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协同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建立长效培养机制,保障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持续性,以更好地促进幼儿逐步形成自觉和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影响因素 协同性 实践性 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5-0014-04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倾向,是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同情和谦让等。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能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龄前儿童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幼儿的社会情感迅速发展,情绪情感冲动性逐渐减小,稳定性逐渐提高,调节自己情感外部表现的能力逐渐增强。他们逐渐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掌握一些简单的与人沟通交流的策略,知道做什么事情能让家长和同伴高兴或者不高兴。但是,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还不完善,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出现波动,生活中经常出现只愿意独自玩,或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或是和同伴争抢玩具、向老师告状等行为。在成人教育和引导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和社会情感的控制能力会逐渐增强。此外,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受人尊敬、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就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因此,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特别是提升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三性”,即协同性、实践性和持续性,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应当引起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各界重视。

一、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多维因素

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种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幼儿各种亲社会行为迅猛发展,不同年龄阶段存在个体差异性。研究表明,1岁左右的幼儿已经能够对别人的微笑或者发声表现出相应的表情。斯特恩在1924年的观察中得出结论:2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已经萌发,具备感受他人悲伤的能力,并力图去安慰和帮助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合作、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例如,看见别人哭,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给他,并说:“他哭了,他想妈妈。”但也有的幼儿会表现出回避和非同情的反应。因此,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宜的引导和教育。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人最初的社会化场所,家庭成员的行为是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平时的“身教”比“言传”更能影响幼儿的行为模式。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树立亲社会行为的榜样,又为幼儿提供表现亲社会行为的机会,有利于其形成亲社会行为。二是家庭成员的教养方式。霍夫曼研究表明,温和养育型父母趋向培养利他的幼儿,父母与幼儿的温和养育关系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民主养育型父母,会经常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表扬、奖赏和鼓励,为幼儿提供表现亲社会行为的机会,更有利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场所。因此,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关键因素,具体表现为:

1.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实施保教的过程中,师幼之间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在教师身边的时间与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几乎一样多,因此可以说,教师是家庭成员以外,第一个在幼儿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成年人,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潘恩塔的研究将师幼关系分成两种模型:积极的关系与有障碍的关系。在积极的师幼关系中,教师对幼儿比较热情、关爱,经常与幼儿沟通交流,耐心鼓励和教导幼儿,彼此建立依恋感,形成亲密、融洽的师幼关系;有障碍的师幼关系中,教师对幼儿态度冷淡,经常批评幼儿,并与他们发生冲突,对他们的不良习惯表现出不够耐心、态度生硬,二者的关系呈现出疏远,甚至紧张、对立的状态。当前,还有少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影响,多处于指导者地位,只喜欢所谓“听话”的幼儿。幼儿行为以纪律约束偏多,教师如果不善于观察和分析,无法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因材施教,那么容易抑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师幼互动内容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轻视幼儿情感的培养,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形成。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中,有60%来自同伴,40%来自成人,幼儿帮助、安慰和同情他人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伴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模仿和强化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对同伴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是与其父母交往的翻版,可见,幼儿与父母的交往对其同伴的交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性别、年龄等生理因素,及其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个性、情感特征,也会影响他们在同伴交往中的接纳和受欢迎程度。

(四)社会因素

大众媒介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大众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电视剧和电影中人物的亲社会行为,使5~6岁幼儿不仅懂得节目的特定亲社会内容,而且会在日常生活情景中进行模仿运用。另外,社会文化也会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群体和谐,赞扬亲社会行为,注重在幼儿早期就鼓勵和支持幼儿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三性”培养策略

(一)发挥多元主体合力,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协同性

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影响。因此,发挥多元主体合力、协同培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环境的关系,能较好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建立积极、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

(1)避免亲子长期分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最佳的亲子依恋关系发生在“母性敏感期”。因此,母亲需要在“母性敏感期”给予幼儿经常性的身体接触,为幼儿建立安全感。如果幼儿与母亲关系亲密,面对面注视时间越长,那么后期的依恋关系会越好,幼儿安全感也会越强。因此,要避免父母与幼儿长期分离,否则容易造成幼儿出现“分离焦虑”,影响幼儿正常的心理健康,不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2)言传身教,发挥父母榜样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的作用。父母作为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应加强自身修养,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例如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时,引导幼儿先给长辈,然后大家再一起分享;带幼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引导幼儿给有需要的孕妇和老人让座;遇到有困难的人时,要教导幼儿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节假日里,和幼儿一起主动给父母、教师和小伙伴送祝福,以培养幼儿学会分享、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等。

(3)和幼儿做朋友,平等沟通。家长与幼儿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更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向朋友式的父母求助。因此当幼儿求助时,父母应该积极回应、主动给予帮助;在幼儿收获成功或奖励时,要与他们一起分享喜悦;在幼儿受到委屈或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4)陪幼儿一起玩游戏,强化积极行为。幼儿在幼儿园学会新儿歌和游戏,家长不妨多陪他们尝一尝、玩一玩,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还能让幼儿学会分享、感受快乐,增加学习乐趣。同时,及时发现和鼓励积极的幼儿亲社会行为,运用精神奖励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建立可信賴的新型师幼互动关系

教师是父母之外幼儿接触最亲密的成年人,能公正、客观地对待幼儿。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点。因此,建立可信赖的新型师幼互动关系至关重要。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教师需及时关注和了解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幼儿个体差异性,尊重幼儿发展特点,用尊重、包容、民主和平等的理念对待每一名幼儿,关注每一名幼儿的成长,使幼儿建立对教师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是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观念,通过“教”来唤起幼儿主动的“学”,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多看、多问和多说;多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而不是责骂更不能处罚,要注重与幼儿的双向沟通,增强师幼感情。

三是教师掌握有效沟通策略,强化幼儿亲社会行为。教师应加强自身观察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关注幼儿的言行举止,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善于发现幼儿亲社会行为并及时进行强化。强化方式有两种:奖励和惩罚。奖励是积极的强化,就是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加其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概率,让幼儿产生愉悦的体验。如当幼儿第一次主动跟小伙伴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时、第一次给妈妈送出祝福、第一次帮助跌倒的小朋友时,教师不要错过这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及时表扬和鼓励,让这种有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变成自觉的亲社会行为。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可以对幼儿进行惩罚,但需要避免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伤害,通过实施有效的惩罚达到教育目的,对幼儿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惩罚;给幼儿讲道理,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做错的原因以及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

3.建立良好的同伴互助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在共同活动中相互协作的关系。榜样同伴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良好的同伴互助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能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友好氛围,教师需要教他们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巧,学会关心和爱护同伴。例如,有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玩具时,记得给同伴分享;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可以主动上前询问“你怎么了?需要我帮忙吗?”,并付诸行动,而不是默默地看着别人不闻不问。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在没有成年人帮忙的情况下能自己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这样的社交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从宏观上讲,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要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让幼儿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培养亲社会行为。结合幼儿对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图书、电视和音响等教育手段,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思想内容健康向上、富含教育意义的艺术作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如观看可爱的卡通形象、反映人们互相关心、帮助和关怀的故事及动画片,避免给幼儿观看充满打斗和暴力内容的影片和图书,而应为幼儿学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有助于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亲社会行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实践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殊意义。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实践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幼儿亲社会行为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合作行为,大约占一半以上。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自愿组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有一定合作能力的幼儿往往具备一定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表现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分工合作、主动配合、协商解决问题,倍受同伴的欢迎。对幼儿加强合作能力训练,能为他们将来愉快地与人交往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策略有三个方面。

一是营造积极互动的良好氛围。专家预言,未来的成功者必须是善于合作的人。营造温馨、和谐、友好的环境,是培养幼儿成为合作者的基础。教师和家长应在营造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确立合作意识,让幼儿明白生活在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齐心协力来解决。

二是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感受合作乐趣。幼儿园小班幼儿通常是独自玩耍,很少与同伴合作;到了中班,合作意识逐步形成,开始愿意与他人一起游戏和共同阅读绘本等;升入大班后,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能在很多集体活动中商讨角色扮演及具体玩法,并模仿成人活动发展游戏情节。教师和家长平时应注重引导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合作障碍,如引导幼儿与伙伴一起抬小桌子、一起收拾碗筷、一起收拾玩具,鼓励幼儿主动请伙伴帮助等。当合作成功时,教师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幼儿继续尝试合作与分享快乐的愿望。

三是教会幼儿掌握合作技巧。在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幼儿自己不可能一直都是主角,要有主次之分,要掌握合作技巧,教师在活动场景中善于引导幼儿思考:怎样做才能合作成功呢?鼓励幼儿运用协商、倾听、轮流、讨论、妥协等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告诉幼儿“为了合作成功,有时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采用折中的办法都是值得的”。教师的鼓励会使幼儿宽容、大度起来,他们开始接受和支持同伴意见,使合作顺利进行。此外,培养幼儿学会合作的礼仪也是与他人合作的必备条件,如引导幼儿学会耐心倾听和采纳他人的意见;想要提出相反意见时,要学会采用礼貌用语和温和的语调等。

2.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分享是将自己的物品分予他人一同使用并体验的行为。分享行为是一种以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受自身认知发展水平和“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幼儿分享行为水平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分享的行为会逐渐增加,具有以下特点: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數量的影响;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会不同;与分享玩具相比,幼儿更关注食物的分享。研究发现,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与其所接受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有:一是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可以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等方式贴近幼儿,引导幼儿从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逐步认识到理解他人的困难,主动关爱他人;有好吃东西的时候,先分给在场的每个人,最后才自己吃,注重培养幼儿有好物主动分享给别人的意识。二是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条件和机会,教会幼儿学会分享。例如可以在班级开展“快乐分享”活动,引导幼儿在这段时间把自己最拿手的歌舞、儿歌、故事、谜语和笑话等分享给同伴,这样的精神分享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尽展才华,同时有助于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三是强化分享行为。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有分享意识和行为时,及时运用语言和行为强化幼儿的分享动机,同时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

3.培养幼儿的助人为乐行为

助人为乐行为是指幼儿以帮助别人做事当作令自己开心快乐事情的行为。培养幼儿的助人为乐行为主要有两个策略:一是注重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意识。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角色来体验社会生活,是教师和家长培养幼儿助人为乐行为的最佳时机。在“小医院”的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等角色,学习怎样关心、照顾“病人”,帮助“病人”看病和解决疑难杂症;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爸爸”或者“妈妈”,精心照顾“宝宝”一日生活等,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得助人为乐行为的体验。二是教会幼儿掌握助人为乐行为的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让幼儿阅读助人为乐的书籍和组织相关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做出恰当的助人为乐行为,例如哪些事情不是幼儿力所能及的,但可以求助大人等,理解幼儿在生活中不愿意帮助人背后的理由,告诉幼儿: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注意帮助的方式,不能为了助人而助人,不能一味地逞强。这样的亲子互动,不仅能给家长改善幼儿不良行为提供参考,同时对改善幼儿的人际关系,增进其社会交往能力有很大益处。

4.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通过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多年研究表明,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与之一致的情感反应,这是一种非常重要而高级的社会性道德情感,表明幼儿能将自己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移情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也有研究证实,移情训练能导致幼儿良好道德行为明显增多和攻击性行为减少,不论是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是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能通过幼儿移情而起作用。因此,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显著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帮助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也是发展其亲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呢?M.Schulman&E.Mekler(1985)在《培养一个有道德的孩子》一书提出了促进幼儿发展移情反应的方法。如:使孩子注意他人的情感,想想当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时会感受怎样;帮幼儿弄清楚采取怎样的行动更能替他人着想;帮助幼儿通过回想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幼儿分享自己的移情情感,帮助他抵制、劝阻或嘲笑移情反应的人们的影响;当他替别人着想时给予赞许,反之,则表示失望。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机会。例如,疫情期间,医生在紧急情况下救治病人,以及在地震的危险情况下帮助他人的相关新闻报道;洪灾中,解放军叔叔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全国人民都在保护大象群回家的新闻;还有在幼儿周围环境中发生的让座和指路等善良行为等,都是让幼儿产生移情反应的典型例子,幼儿知道了这些人的行为是受人尊敬的。除了父母、教师和同伴,大众媒介也能影响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应通过培养移情能力来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具有社会道德感的人。

5.培养幼儿的爱心情感

爱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是最美好的情感体验,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基础,需要从小重视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幼儿易感性强,学龄前期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爱的教育的大好时期。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家长不注意对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而是百般宠爱,让幼儿沉浸在爱河中,只知道接受爱,却不懂得给予爱,这势必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一切良好行为都产生于良好的情感。因此,教师和家长更应重视对幼儿進行爱的教育,把幼儿培养成有爱、懂爱和会爱的孩子。具体策略有:一是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身作则,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良好的同伴关系也能为幼儿树立积极的行为榜样,促进幼儿爱心意识的形成。二是教会幼儿表达爱的技巧。爱是一种内心体验,当幼儿不知道如何表达爱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教会幼儿一些表达爱的技巧。例如在家中,父母下班回到家,幼儿可以接一次包、递一下拖鞋;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老人、孕妇和病人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做到尊老爱幼助弱。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开展“我爱妈妈”“祖国妈妈我爱你”和“家庭爱心卡”等活动,创造机会让幼儿把所学到的各种表达爱的方式运用到生活中,表现出爱祖国、爱家乡、爱幼儿园和教师、家人以及爱小动物等情感,最终发展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三)建立长效培养机制,保障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持续性

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不必在乎开跑的时候抢先几步,而应在乎的是持续的动力和能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应当是一个连贯、持续的过程,特别是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更需要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需要注重家园同步共育和引起社会关注共同塑造,这样幼儿会更出色。很多家长担心幼儿饿着,在接送幼儿的时候都会带上几样零食,一见到幼儿就忙不迭地帮拿东西、喂吃零食,全然不顾旁边的同伴眼巴巴地看着流口水,甚至回到家之后,也不要求幼儿遵守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这样的做法,会让教师在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家长应主动跟老师联系,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让幼儿坚持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东西要分享、关心爸爸妈妈等,这样做会对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培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注意深入了解其内因和外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工作将会取得预期效果。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协同合作、点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使幼儿逐步形成自觉和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阮素莲.幼儿亲社会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

[2]赵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研究综述[J].幼教教育,2015(1).

[3]贾蕾.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的因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3).

[4]罗华.幼儿亲社会行为[J].基础教育研究,2017(5).

注:本文系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幼儿保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编号:GXZZJG2021A054)、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管理体系建构研究”(编号:18YJC88015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滕忠萍(1973—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教育学在读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和教育管理。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三性持续性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巧用『三性』
把握欧姆定律“三性”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个体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入手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提高法治能力要增强“三性”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