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高被引论文计量分析

2021-05-31 08:42陈华平
浙江农业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基金项目学报浙江

张 韵,陈华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农业学报》编辑部,浙江 杭州 310021)

论文被引频次是指以一定数量的统计源(来源期刊)为基础而统计的特定对象被来源期刊所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或论文总体被引用和受关注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1-3]。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用频次相对较高、被引用周期相对较长的学术论文[4],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某学科或专业方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是国际通行的评价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高被引论文的数量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密切相关,任何一本期刊的影响因子主要是由少数高被引论文贡献的[5]。因此,深入分析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有助于发现期刊所在领域的研究热点,编辑可据此制定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的约稿、组稿计划和稿件取舍标准,进而对期刊的组约稿和选稿重点做出调整,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因此,对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深入分析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也可使作者在投稿选刊过程中对期刊的重点选稿方向有更为具体的认识和了解。

《浙江农业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办于1989年,2008年首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并连续入选2011、2014、2017、2020年版。2015年首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是省级农科院主办(不含跨地区联办)的综合性农业期刊中首个入选核心库的期刊。本文对《学报》2009—2018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总结高被引论文的内在规律和共性特征,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组织筛选优质稿源、提升编辑出版质量、进而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依据。

1 数据来源与高被引论文的选取

1.1 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的高级检索功能,于2020年7月14日在检索项中选择“文献来源”为“浙江农业学报”,“发表时间”从“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文献,检索上述文献的被引情况,剔除其中部分编辑部通告等内容,将所有数据导入Excel表进行保存。

1.2 高被引论文的选取

高被引论文是指某一时段发表的论文在统计时段内被引用次数高于某一数值,或者按引用次数排序位次靠前的一部分论文[6]。为了能对各年的论文质量有整体的了解,并能使各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均有所体现,本文参照了温晓平等[6]和张晓丽等[7]的方法,将2009—2018年每年刊登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进行分年排序,然后选取被引用论文总数的前5%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同时将与最后1篇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相同的所有论文也计入其中。

1.3 数据分析与整理

从中国知网直接下载的各年高被引论文数据中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刊登年份与期次、被引频次,为进一步分析相关信息,逐条查询每篇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基金项目、中图分类号、作者人数、作者机构等,并准确统计各年实际发文量,进行数据分析与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发文量与高被引论文数量统计

由表1可知,2009—2018年《学报》共发表论文2 562篇,其中被引论文数2 325篇,被引率为90.75%,总被引频次为18 377次,篇均被引频次7.84次。2009—2018年刊发论文中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为131篇,占统计时段总发文量的5.11%;其总被引频次为4 361,占统计时段总被引频次的23.73%,说明5.11%的论文了贡献了23.73%的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33.29次,是统计时段总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的4倍以上。同时,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与发表年限有一定关系,其中2009—2011年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均达到50次以上。

表1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高被引论文及其被引频次

2.2 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

从学科分布来看(图1),高被引论文分布在22个学科中;其中,园艺学科的高被引论文总篇数最高,为30篇,占总数的22.90%;其次是农作物(17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17篇)、农业基础科学(16篇)、植物保护(10篇),其余学科均在10篇以下。从总被引频次来看,上述5个学科的总被引频次合计2 990次,占全部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的68.52%,说明上述5个学科的高被引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被同行关注和认可程度较高,是《学报》总被引频次的核心贡献者。

图1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Fig.1 Subject distribution of highly cited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in 2009-2018

2.3 高被引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布

将2009—2018年《学报》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图2),其中“重金属”的频次最高,为7次;其次是“产量”和“水稻”,均为5次;“烤烟”、“品质”出现了4次;“抗寒性”、“低温胁迫”、“光质”、“生物炭”、“沼液”、“层次分析法”6个关键词出现了3次;其余均为2次或1次。由此可见,发表在《学报》的有关重金属、农作物产量品质、抗寒性、光质、生物炭、沼液利用等内容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4 高被引论文基金项目数量分析

通常认为,基金资助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因此刊登基金论文的数量成为科技期刊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图3表明,131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20篇获得了至少1项基金项目的资助,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91.60%;总被引频次为4 004次,占总被引频次的91.81%。其中,获得1~2项基金项目资助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多,为88篇,占比67.17%,总被引频次2 936次,占比67.32%,均达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从篇均被引频次来看,获得了3项基金项目的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最高,为37.00次;其次是获得1项基金项目资助的,为36.69次;而无基金项目资助的11篇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32.45次,接近总篇均被引频次(33.55次)。可以看出,有1~2项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更容易获得同行的认可,但个别无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如果研究设计新颖、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效应、学术质量较高的话,也可作为重点选稿对象。

图2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高被引论文关键词词频分布Fig.2 Key word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highly cited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in 2009-2018

图3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高被引论文基金项目数量分析Fig.3 Amount of funding projects of highly cited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in 2009-2018

2.5 高被引论文作者与来源机构分析

由表2可见,《学报》2009—2018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中,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了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有14位,累计被引频次1 043次,篇均被引频次34.77次。上述14位核心作者有8位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其中陈剑平院士为本刊主编,篇均被引频次达到58次;2位来自浙江大学,2位来自河南农业大学,1位来自南京农业大学,1位来自浙江农林大学。可以看出,85.71%的高被引作者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农业院校或科研单位,57.14%的高被引作者为《学报》主办单位以主编为代表的科研人员,高被引作者的来源单位较为集中,地区与单位的分布极度不均衡,扩大稿源征集范围势在必行。

表3表明,发表高被引论文≥2篇的机构有18个。其中,40篇论文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14篇来自浙江大学,12篇来自南京农业大学,10篇来自浙江农林大学,上述4个来源机构的高被引论文占总数的58.02%。浙江师范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各有6篇,甘肃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各有5篇,合计22篇,占比16.79%,其余机构的高被引论文均在5篇以下。可以看出,数量最多的前6个来源机构贡献了74.81%的高被引论文。从机构的地区分布来看,18个机构中有60%以上是长三角地区的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在今后的组稿、选稿工作中,一方面,对内应继续强化与主办单位科研人员的融合度,积极争取优质稿源;另一方面,对外应进一步扩大稿件征集范围,面向全国农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优秀学者组约优质稿件,而不是仅限于长三角地区,以实现内外对接,协同发展。

表2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发表≥2篇高被引论文作者的统计

表3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发表≥2篇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的统计

2.6 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和来源机构合作情况分析

图4表明,《学报》131篇高被引论文作者数呈倒U形分布,平均每篇论文的作者数量为4.98,其中以5位作者合作的论文最多,为27篇,其次是4位和6位作者合作的论文,均为25篇。可以看出,《学报》高被引论文的合著率接近100%,作者数量主要集中分布在4~6位,占比58.78%,说明农业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的合作与交流非常普遍,其研究成果是《学报》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高被引论文的机构合作数来看,独家或由2家机构合作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为105篇;三四家机构合作的高被引论文有26篇(图5)。由此可以看出,独家或由2家机构合作的论文是《学报》高被引论文的主体,占比80.15%。

图4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高被引论文作者数量的分布Fig.4 Distribution of author number of highly cited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in 2009-2018

图5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数的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organization number of highly cited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in 2009-2018

表4显示,《学报》2009—2018年被引频次≥50次的论文共有16篇,其中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有3篇,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有2篇,其余单位各1篇。上述16篇高被引论文中,综述类论文8篇,占比50%,且其中6篇排名均在前十位,内容涉及植物次生代谢、糖代谢、畜禽粪便污染与治理利用、生物炭的应用、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农业机器人发展及应用等热点研究内容。今后,可根据农业各学科在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方面的进展情况,明确组稿方向,制定年度征稿计划。

3 结论与讨论

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2个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论文的使用价值越大,对期刊的影响因子贡献越大,因此,科技期刊应将争取高水平论文的首发权作为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对科技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核心作者群的分析研究,有助于科技期刊组约优质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基于本研究结果,为《学报》今后的征稿选稿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3.1 争取农业领域热点研究内容的首发权

本研究显示,园艺学、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5个学科的总被引频次占全部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的68.52%,即上述5个学科类别的高被引论文产出质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引用价值,一方面对《学报》的学术质量发挥了较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提供了优质的科研参考依据。从关键词词频分析结果与被引次数5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分析结果来看,重金属污染、农作物产量品质、农作物抗逆性、植物次生代谢、糖代谢、畜禽粪便污染与治理利用、生物炭的应用、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农业机器人发展与应用等热点研究内容受关注较多,获得了较高的被引频次。上述内容大多是近10多年来的研究热点,因此实时关注农业领域重点学科的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显得至关重要,编辑部可结合各学科发展情况,认真做好选题策划,适时调整栏目结构,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年度征稿计划,一方面有助于为作者指引明确的征稿方向、吸引热点领域的优质稿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编辑明确稿件的遴选方向,争取前沿热点,论文的首发权,以期进一步有效增加《学报》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表4 《浙江农业学报》2009—2018年被引频次≥50次的论文

续表4 Continued Table 4

续表4 Continued Table 4

3.2 拓展高水平论文的征集范围

从高被引论文的核心作者群体来看,发表了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仅有14名,核心作者群体不大,接近60%的核心作者来自《学报》的主办单位。从发表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18个来源机构来看,《学报》主办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产出了30%以上的高被引论文,此外,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2家长三角地区的农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也是《学报》高被引论文的主要来源机构,产出了超过70%的高被引论文。由此可见,无论是核心作者群还是主要来源机构,集中度都非常高,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乃至浙江省,甚至是《学报》主办单位的个别研究团队,这与《学报》面向全国征集优质稿件的初衷还有较大的差距。鉴于此,编辑部应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与主办单位、高被引论文的核心作者,以及主要来源单位的合作,继续做强已有优势;另一方面应当重点关注浙江省外农业类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优秀作者群体,加强与相关作者及其科研团队的联系,主动出击,积极拓展高水平论文的征集范围,以弥补现有不足。

3.3 注重前沿性综述论文的刊登

从被引频次大于50次的16篇高被引论文来看,综述类论文占比一半,且其中6篇排名均在前十位;从上述综述论文的内容来看,也大多契合了农业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充分说明围绕农业前沿热点性的综述论文易于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今后,编辑部可结合热点问题,加强与该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优秀学者的日常联系,结合前沿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高质量综述论文的组约稿工作,一方面帮助读者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导读者开展科研选题工作,另一方面提高期刊与农业科研前沿的融合度,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3.4 基金项目不应作为选稿标准

本研究表明,91.60%的高被引论文获得了至少一项基金项目资助,基金项目的资助有助于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但是,无基金项目资助的11篇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32.45次,与全部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33.55次)相差不大,说明只要稿件的学术质量高,即使无基金项目资助仍然可以获得同行的认可。因此,在选稿过程中也应关注学术质量好的无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以学术先进性、创新性作为稿件遴选的唯一标准,而非武断地将无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拒之门外。

3.5 尽早刊发地方创新性科研成果

本研究涉及的131篇高被引论文中,许多论文内容地方特性较为突出,如浙江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浙江省畜禽有机肥重金属及养分含量、浙江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现状调查、浙江省草莓炭疽病菌鉴定、杭州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等内容,直接关系到浙江省农业一线生产问题,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可参照性较强,因此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另一方面,浙江省在农业信息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浙江义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改革实践也走在了全国前列,相关内容的文章一经发表,即获得了较多关注,说明围绕“浙江经验”的农业相关研究内容在《学报》的影响力提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可重点围绕浙江需求、先进经验等内容尽快发表优质学术成果,将“浙江模式”推而广之。

猜你喜欢
基金项目学报浙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Optimiz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for Dissertations of New Media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Discussion of Tittle on John Steinbeck’s Of Mice and Men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