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科类高校舞蹈选修课程中胶州秧歌的教学探索

2021-05-31 12:59荀丽洁
艺术评鉴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

荀丽洁

摘要:胶州秧歌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当下舞蹈教学研究的代表性民族民间舞蹈之一。本文以工科类高校舞蹈选修课程为教授载体,针对非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胶州秧歌时应采取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索,从胶州秧歌的产生背景、传承文化内容、现代教学的内容即形式、作品鉴赏以及思政、美育探索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寻提高工科类高校舞蹈选修课程中教授胶州秧歌舞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非舞蹈专业学生表演胶州秧歌的能力,总体提升学生对于胶州秧歌的认知水平、表演能力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工科类高校  舞蹈选修课程  胶州秧歌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131-03

一、源·儒家之道,呈·时代之旨

关于秧歌的起源,汉族民间有一种说法。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开始吟唱歌曲,由此形成了秧歌。作为源起于胶州民间的胶州秧歌,其起源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以一家人流走民间的形式,在流走过程中不断创作、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胶州秧歌最初的艺术形式。据学者考据,胶州秧歌最初源起如下,“胶州东小屯村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因天灾年祸两家人维持不了生计,不得不弃家流浪关东,在拾荒过程中,家中三代人分角色沿路乞讨卖艺”。这种在流浪路上,为了生计开始乞讨卖唱,后续又演变成边舞边唱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又将胶州地方特色小调与简单的舞蹈程式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表演形式。当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创新、改进和完善,发展到清朝中期时,成为定形的舞蹈秧歌,胶州秧歌的最初艺术形式得以固定下来。

胶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当地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之一,与“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为三大秧歌,其中胶州秧歌独有的“三道弯”体态和“拧、碾、抻、韧”的动律特征,使其与其他秧歌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瑰宝,胶州秧歌不仅在舞蹈形式方面独树一帜,而且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其在群星璀璨的全国秧歌中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其生产、生活方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均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受到极大束缚和制约的,其在男权社会中扮演从属角色长达两千年之久。在长期社会地位不平等的过程中,衍生出以“三寸金莲”“弱柳扶风”“体柔如絮”的审美倾向,由此产生女性以裹脚为美的畸形审美文化。由于“缠足”对人的身体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女性在活动时,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故胶州秧歌的“三道弯”体态和“拉、韧、碾、拧、扭”的动律特征由此演变而来。而民间对于胶州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的称谓,则更能直观体现出这一点。其中,步伐拧碾的“三道弯”体态和“拉、韧、碾、拧、扭”的动律特征,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为柔内刚”“端庄而灵动”的审美理想,这一特征贯穿于胶州秧歌教材始终,北京舞蹈学院高度和黄奕教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术语词典》中的内容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后来的演变中,胶州秧歌不断加入生产、生活的元素,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因裹脚文化而产生的艺术特征却也被永久的保留下来了。这种艺术特征的保留和传承既是对古代糟粕文化的侧面抨击,也是对裹脚这一畸形文化的无声反抗,反映出她们虽身受束缚却又内心刚强的一面,体会到她们身带枷锁却又努力挣脱的不屈精神,如《拧巴拧巴》《梦里寻他千百度》《喜鹊喳喳喳》等优秀的舞蹈作品。

在学习胶州秧歌时,我们首先要对胶州秧歌的文化内核和文化精神进行深入了解,基于了解内核和精神的基础上,对胶州秧歌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探究,充分发挥非舞蹈专业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优势,因材施教,在“源·儒家之道”和“呈·时代之旨”中进一步认识胶州秧歌。让学生了解到胶州秧歌既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舞出文化、跳出精神,源·儒家之道,呈·时代之旨,亦是学习胶州秧歌的最终目的。

二、授·教学之法,展·艺术之魂

中华民族民间舞有其自身的地域风格特性,包括独特的美学观、社会功能、特殊形式、风格及动态等。因此,“地域风格性”成为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十分重要的元素,通常我们会将“风格性”作为评判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好坏专业标准之一。对于胶州秧歌而言,独特的三道弯体态;抻、韧、碾、拧、扭的动律特征;“快延伸,慢发力”的动作特征;品类多样的道具以及丰富的节奏韵律变化等都是胶州秧歌独特地域风格性的体现。由此,只有对以上这些内容进行系统性学习并熟练掌握以后,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掌握好胶州秧歌的“风格性”。

(一)胶州秧歌的基本体态

基本体态是搭建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要素,亦是胶州秧歌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在胶州秧歌中,“三道弯”分别指腿部与脚部、腰部与臀部、头部与胸部,三个部分呈对抗力量所构成的曲线体态。胶州秧歌标志性的“三道弯”体态,虽受封建裹脚文化的桎梏,但充分显现了女性的曲线美,尤其胶州秧歌由民间进入课堂后,胶州秧歌艺术化的“三道弯”将女性的魅力大放异彩。“三道弯”的基本体态作为胶州秧歌的DNA,被提炼成典型体态贯穿于胶州秧歌的始终。

在教授基本体态时,针对非专业学生应采取示范法、模范法和定型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在学生准确掌握基本体态后,采用定型法,让学生保持基本体态一至两分钟,形成动作定型和肌肉记忆。针对非专业学生,采用这一方法是极为有效的。通过这一方法,解决胶州秧歌“基本体态”这一教学重点,潜移默化地渗入胶州秧歌“风格性”这一难点,因为“风格性”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本形态之上,才能谈得上“风格性”。

(二)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

“抻、韧、碾、拧、扭”作为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贯穿于胶州秧歌的全部。

“抻”:指动作达到极点空间时,不要停止,继续进行的一种延伸感,是一种动作的延伸,亦是一种意识的延伸。

“韧”:指在动作的流动过程中,呈现出一种“韧”和“力”的性格,通过身体可控制的内在力量和身体小肌肉的控制力实现,给人以一种有力量的不断延伸的内在微妙的力量感。

“碾”:指在转换动作或者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或反推时,脚部“碾展”的旋转力,在舞动时,主要呈现在脚后跟的“碾展”力。

“拧”:指腰部的“拧”和脚部的“拧”。腰部的“拧”主要以腰部为轴,内外旋转形成三道弯体态。脚部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与“碾”紧密相连,形成胶州秧歌柔美、健秀、洒脱和“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的动态描述。

“扭”:作为胶州秧歌动律特征的核心,主要突出在舞动时,要舞出“艮中浪,艮中扭”的精彩,即胶州秧歌中“扭断腰”,再配合三道弯的体态和肢体八字的路线,便形成了胶州秧歌的热火朝天的风采。

在教授这一部分时,应选取几个典型动作进行教学,通过对典型动作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胶州秧歌整体的动律特点,并贯穿于胶州秧歌动作全部。通过典型动作的学习,然后举一反三,以掌握胶州秧歌所有动作的动律特点,同时,进一步对胶州秧歌的风格性进行掌握。

(三)扇子的运用

扇子,在胶州秧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经过编导的长期发展和演练,扇子已逐渐成为表现人物性格、交代故事情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作品《咏荷》。

胶州秧歌中扇子的用法有很多,例如握扇、扣扇、团扇、绕扇等,扇子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使用扇子的技能外,还需注意扇子运用意境的教学。扇子在胶州秧歌表演中是一种轻似飞花柔似梦,行云流水萦绕中的轻柔与变幻。扇子表演应给予观众一种行云流水的视觉感和舒适感,应呈现出出神入化且变幻莫测的视觉效果。在初学扇子时,由于对扇子使用的生疏,学生通常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缺少章法的情況,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体会到一种松弛自如的状态,即手腕及手指应十分松弛,做到握而不紧,放而不松,将扇子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形成运用扇子的整体意识,真正做到扇子不是道具,是身体一部分,扇子是身体末端表达的一种延伸和升华。通过技巧、动作和认识上的不断提高,使学生逐渐做到对扇子行云流水般的使用。

(四)“艺”与“技”的相互关系

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曾说:“巨大的艺术力量会产生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尽管技术上有所缺陷;而没有这种巨大的艺术力量,即使是最为完美的技术,也不会产生出最优秀的作品;同样,没有哪件艺术品缺乏某种程度的技术技巧和其他相等的东西,能够得以产生,技术越完美,艺术品也就越完美”。

“对于艺术家来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为艺术服务,而不是与艺术等同起来,他才能无愧于艺术家的称号”。在教授胶州秧歌的过程中,除注重对教授秧歌体态特征、动律特征和扇子的运用等技术技巧外,还应注意舞蹈情绪的交流。舞蹈情绪来源于教师和学生对舞蹈深层次的理解,是艺术形式精神化的一种凝结,这种交流方式是一种超越技巧和技术的精神层面的交流。舞蹈的感染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舞蹈表演者的舞蹈情绪。胶州秧歌教学中要求教师将舞蹈情绪代入其中,用舞蹈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舞蹈魅力,使其真正理解胶州秧歌的舞蹈内涵与韵味。在舞蹈过程中舞者要将胶州秧歌的艺术形态展现出来,同时也要传递出深层次的舞蹈情绪,做到以形动人,以情感人,感染自己,感染观众。

三、彰·时代之彩,承·红色之根

艺术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胶州秧歌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植根于胶州地域文化,同时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胶州秧歌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演变,逐渐由原来的原生态走向了专业化和舞台化。经过发展、吸纳、改进、创新,胶州秧歌不仅仅在内容形式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同时其作品也多是代表了当下的时代精神,折射出时代面貌。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作品都是当时社会精神面貌的良好展现,都带有时代的深深烙印,这种紧随时代脚步,不断完善和创新是胶州秧歌走向成熟的内在标志,在近现代胶州秧歌发展创作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极具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铁道游击队》舞剧的创作就是胶州秧歌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铁道游击队》取材于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革命战争题材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省枣庄一带的抗日武装的英勇事迹。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时,首次公演,并广受好评。作为革命战争题材舞剧,《铁道游击队》这一作品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主义精神,这些因素在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发挥,从而使整个舞剧形象既具有鲜明的军队艺术特色,又承载着英雄主义和革命主义的精神,达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强烈的艺术风格与充分的娱乐观赏性的高度统一。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以胶州秧歌为基础,将经典的红色题材与现代的舞美设计观念结合,在发扬红色文化、传承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满足了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心灵需求,唤醒了深藏在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同时迎合了大众对红色文化的情感期盼和灵魂托付。作为普普通通的民众,革命前辈们在抗击日寇过程中历经艰险,提升自我,最终成为革命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战斗,敢于牺牲,在一次次浴血战斗中磨练自己,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出他们伟大的英雄事迹,这正是当下“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具体体现,胶州秧歌也成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时代精神的载体。

四、结语

根植于胶州民间文化,沉浸于儒家文化,胶州秧歌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村社舞台,到现在高校的现代化课堂,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仅体现了各个时期的文化面貌,同时也传承着时代精神。胶州秧歌的初创、发展、成熟,每一步都贯穿着广大舞蹈从业者的心血和努力。胶州秧歌不仅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同时也是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发挥出娱乐大众的文化载体作用,也成为培养舞蹈人才的教学内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在后续发展中胶州秧歌还成为红色文化的载体,传承时代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ISBN中心.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山东卷[M].1998:121.

[2]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216.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尝试
跨界艺术创意在课堂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