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出“立意难”的习作困境

2021-05-31 19:27李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旨运动会阿姨

李艳

清代魏禧在《答蔡生书》中指出:“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直以来,对于写文章来说,立意很重要。所以,有人说:千古文章,立意为上。立意的选择,虽然可以大胆求新,但不能随意,更不能提笔胡乱写作。如若立意不明,那么写出的文章即使是“口吐莲花”,结果也是“得分不佳”。但很多小学生,不明白立意,不懂得如何来把握立意,要么立意方向不明确,要么文章里有多个中心主旨,要么胡编乱造,脱离生活实际,要么立意偏颇,没有内涵。那么,如何让学生走出立意难的习作困境呢?

一、明白立意的重要性,做到不立意不习作

立意是什么?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意义深刻、思想深邃、切中读者心思的好的立意。这个立意,就好比是文章的灵魂,贯串整篇文章的始终。我们读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创作之前,就明确了唐僧师徒四人,要历经千难万险,终要成就取经梦想,表达了作者对“邪不压正”这一真理主题的深刻诠释。同样,对于习作,立意并非凭空想象,而是要源于生活,融入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提炼与概括。一位学生在“梦想”主题下,这样写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要长大当老板。当老板多好,可以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立意固然重要,但不能偏离基本原则。如果立意不准确,或者说立意不恰当,则习作就会偏题,甚至跑题。指导学生立意,要展现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在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后,对该书的立意,可以从其内容上来把握。该书所讲述的故事背景,正是19世纪中叶美国奴隶制社会的黑暗图景,作者斯托夫人在写该书前,就明确了自己的写作主旨:“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奴隶制度的野蛮与残忍。”所以,正是基于对美国南方奴隶制的深刻揭露,才让这部作品一经出版就轰动了全世界。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立意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懂得立意的价值,学会正确立意,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写出特点鲜明的习作。

二、把握立意的重点,忌一文多个中心思想

在生活中,对一件事的记叙,可以折射不同的主题意义。通常,小学生在习作前,所选择的素材与自己的立意有时会出现不对应的情况。最常见的问题是,在一件事里,这也要写,那也要写,使得一个故事里夹杂更多的中心,最终让文章失去了主旨。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反而让读者感到困惑。如一位学生在写“亲人”主题时是这样写的:“我的家,爸爸外出打工,长期不在家,妈妈平时上班,总是加班,而我,却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心。有一天傍晚,妈妈晚上加班,我发烧了。在出门倒垃圾时,碰巧遇到了她。她是我家隔壁的阿姨。她看到了我无精打采的样子,关心地问我:‘你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我一听,眼泪就止不住地落下来。她忙拿出纸巾,帮我擦泪,并用自己的额头贴着我的额头。说道:‘烧得不轻啊,妈妈不在家吗?我点头说道:‘晚上回不来,加班。随后,阿姨骑车带着我去了医院。她帮我量体温,找医生打点滴,望着她的身影,我想,她如果是我的妈妈该多好啊。我要祝福这位阿姨,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残疾人,不正需要我们无私的关爱吗?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位热心帮助残疾人的好人。”我们从学生的习作内容来看,主要是对邻居阿姨的描写,写了邻居阿姨对他的热心,但又写了妈妈对他的不关心,还在文章最后写出了关爱残疾人。从整篇文章中,不能明白学生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对于立意的设置,要在一篇文章中有一个重点,正所谓“三军统帅”,只需要一个“帅”,而不能有多个中心思想。另外,对于该文的主题,想要表达的是“爱”,以邻居阿姨对他的关怀作为重点,事实上并非是来自家庭的温暖。邻居阿姨与学生应该是社会关系,这份爱,也可以说是来自社会的爱。也就是说,对于一篇文章,立意既要新颖,又要一枝独秀,切忌立意过多,让习作变得不知所云。

三、确立立意的方向,联系真实的生活体验

在习作指导中,对立意的明确,要建立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上,应是生活里真实的经历,而非胡编乱造,更非四处抄袭、人云亦云。确立真实的习作立意,要依靠真实的生活,就是要将目光投向生活,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很多小学生在平时读书中,强化了对指导书的阅读,使得写作素材千篇一律,导致习作雷同。如在一次习作课上,有多个学生都写了爸爸平时爱抽烟,学生去劝爸爸戒烟,却遭到了爸爸的打骂。妈妈很生气,为了维护他,与爸爸据理力争。这个素材,竟然出现在好几个学生的习作里,语言词汇几乎都一样。如此写作,难以提炼学生的真实情感,更无法写出有特点的习作。在习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体验中去提炼立意,写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如春季运动会后,我们以运动会为主题,让学生写自己所经历的运动会。关于运动会的写点很多,可以是某项运动,可以是自己班上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还可以是某某获得了第几名。但很多学生以“流水账”方式来记述整个运动会的过程。找准了生活体验点,却未能明确地将主要内容表达出来,学生不知道要写什么,从运动会中想要表达什么。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他们的生活体验,去确立所要表达的立意主旨,接着,以立意为方向,选择想要表达的内容。如可以写在运动会上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对于这件事,你想写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感受?如有学生这样写道:“小明接力赛时,接力棒掉在了地上,但小明没有慌张,更没有放弃,而是从地上捡起,不小心伤了手,他咬着牙,忍着疼痛,还是將接力棒再次递交给自己的同伴。小明很坚强。”有学生写道:“小强说话时,有点结巴,但在运动会上,他积极地给同伴拿衣服、送水,在赛场边加油鼓劲呐喊,却一点也不结巴,表现了他对班集体的热爱。”由此,对“运动会”主旨的提炼,写出了运动会中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

四、找准立意的切入点,引领学生审视生活

对于小学生,生活阅历少,对事物的观察缺乏侧重点,多停留于表面,立意时难免找不准切入点。教师在平时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还要引导学生正确找准立意。如有学生在“我想当老板”中,所要表达的是“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这与我们所倡导的文明社会是相悖的。教师可以围绕“当老板”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当老板,当什么样的老板,怎样去当一位好老板”等问题,从而切准立意点。再如,以“我的生日”为话题,很多学生写到自己在生日时,收到了亲朋好友的祝福、礼物,自己与小伙伴一起吃、一起玩,很开心。这样的写作思路,了无生趣。我们围绕“生日”展开讨论,挖掘生日里值得感动的故事。有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忙前忙后,快乐是由长辈带来的;有学生想到,自己的生日是妈妈的受难日,应该感谢妈妈;有学生想到,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再忙也不会忘记,而他们的生日,自己却不知道。由此,通过对主题的讨论,来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帮助学生找准立意切入点,让他们习作笔下生花。

在习作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新颖的立意,能够独辟蹊径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让文章别出心裁,写出特点,不同凡响。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引导学生做到明白立意的重要性,做到不立意就不写作;把握立意重点,忌一文多个中心思想;确立立意方向,联系真实的生活体验;找准立意切入点,引导学生审视生活。教师要把握好以上四个策略,灵活使用,就能帮助学生走出“立意难”的困境。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北城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主旨运动会阿姨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我要参加运动会
加菜
推销
简单快乐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