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能力提升的《语文作业本》教学策略

2021-05-31 19:27徐敏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沃克作业本题型

徐敏

随着统编本教材的全面使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对《语文作业本》进行了重新编写。新编的《语文作业本》在设计上不再是单一的题目样式,而是层层推进的任务样式;在表述上,不再是简单的问答式,而是情景模拟式;在思维上,不再是单一的点状思维,而是多元层次的思维碰撞……显而易见,《语文作业本》变厚了,题目变活了,更指向能力的提升了。

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困惑:

1.阅读量增多,因“厚”而无能为力。相比较人教版的《语文作业本》,统编本的《语文作业本》页码变多了,厚度也增加了,略读课文也安排了作业,同时还增加了不少课外古诗词的积累。这就给教师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么多内容没有办法保质保量完成。

2.知识点变活,因“难”而无从下手。统编本的《语文作业本》很多的题型偏向于运用与实践,题型紧扣语文要素,但变得更加灵活,更多地出现了思维题、实践题、运用题。题型灵活,让教师学生都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增加了教师和学生挑战的难度。

3.过程不实,因“乏”而兴趣不浓。有些教师为做作业而做作业,只为完成任务,或者碰到疑难处直接找答案,没有走好过程,也没有及时评价。因此学生做《语文作业本》的兴趣不浓,效果不好。

如何有效地使用与统编本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让其功能由巩固学习成果向推进学习过程、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转变,最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呢?应认真研读《语文作业本》,适时适地用好《语文作业本》中的题目,能够“因学而薄”“因法而易”“因合而丰”,使其起到真正的价值。我以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军神》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采用“三段活用”“三法并用”“三位合体”的教学策略,体现《语文作业本》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 三段活用:《语文作业本》使用的“因学而薄”策略

教师将《语文作业本》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整理分类,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与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课堂内外的时间分割管理。

1.课前预学丰储备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的精读课文内容的第一道作业题基本都是“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第二题基本都是“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如《军神》这一课,教师可把这两道题放在课前让学生完成,作为导学题。学生将难写的字写在空白格子里,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加强巩固,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易错字归类,复习时用。这样一部分作业就在课前得以解决,节省了课堂时间。

2.课中导学习语言

统编本的《语文作业本》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其教学任务的布置是与我们的上课内容对应的,与现在考试的模式相接近,所以实用性很强。

如《军神》一文所在单元阅读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语文作业本》上配套的这一题就体现了这一语文要素。通过圈画句子,提取印象深刻的词语,体会主人公刘伯承的内心,在提取信息、内化表达的同时习得语言,提升能力。

3.课后拓学重积累

统编本《语文作业本》补充了大量的与语文要素相关联的配套阅读,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这也正是《语文作业本》变厚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堂课既要完成新授,《语文作业本》还要进行拓展,难免会时间不够。此时可以将这一类的题目在课后拓学。

如《语文作业本》中,《军神》最后有一道阅读链接题,让学生摘抄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谈谈感受。这一道题可以留到课外做,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完成此题的基础上以军长的口吻复述“阅读链接”上的《丰碑》一文。这样的学习不仅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还可以做到学一篇带一篇,甚至带一类。

二、 三法并用:《语文作业本》使用的“因法而易”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备课和新授时调整《语文作业本》的内容,或借鉴,或整合,或分解,与具体任务指向相对应,从而适应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借鉴题型巧改变

《语文作业本》上习题较多,对应许多知识点。教师在参考时要有选择性,不能全盘接受,要有主次之分。有些题型可以作为参考,改变形式,进行运用。

如《军神》一课有这么一道填空题:句子①可以用      (高昂  平静  轻快)的语调来读,句子②可以用      (高昂  平静  轻快)的语调来读。(我要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①七十二刀。

②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以纯粹选择性的方式答题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因此可以直接放在品读语言的环节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不同的语气,再追问为什么要这么读,从而去体会人物的内心。

有时候我们如能巧妙地运用《语文作业本》中的已有题型进行形式上的改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一个环节能够指向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就能帮助学生们将原本看似碎片化的理解变得更加系统化、全面化,体现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思维的过程。

2.整合题型找规律

统编本《语文作业本》的一大优点是一题可多用。有些题型看似独立,其实前后之间是有很大联系的,像这样的题目可以采取整合重组的办法,使《语文作业本》的完成更加有效。

如《语文作业本》中《军神》中的第三道题:既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梳理沃克医生的言行以及心理变化,更是为后面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进行复述的好支架。因此可以将理解内容和复述课文有机整合,起到一题多用之功效。

3.分解题型降难度

《语文作业本》的题目比较灵活,相对来说难度上也有不同。有些题目合并在一起比较难理解,但是如果把它们分解到小环节中去,就容易理解得多。如《军神》中有这么一题:(1)从上图中,能感受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从冷淡到、       、       、       、       的心理变化。(2)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的原因是         。这道题既要梳理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又要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那么可以分解成两个环节:先通过圈画词句,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去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抓住刘伯承的神态、语言、动作去体会之所以被称为“军神”的原因。这样把一个题目分解成两步走,学生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

三、 三位合体:《语文作业本》使用的“因合而丰”策略

《语文作业本》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编写题目。练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过程,习得方法,运用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再结合恰当及时的评价就可以让《语文作业本》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1.借助支架学方法

统编本《语文作业本》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有许多的学习支架。比如泡泡语支架,或提示方法启发思维,或总结规律有机拓展,都成了学生学习的好工具。如《军神》一文中有样一个泡泡语:用沃克医生的口吻复述故事。这一泡泡语起到了方法提示与小结的作用,参考提示能帮助我们抓住复述的方向。再比如其中的鱼骨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主要内容,并且深入理解文本,提供思考路径和方法。

2.运用方法习表达

《语文作业本》中有些题型是方法的运用,类似于这样的题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也是对新授知识点的反馈、巩固和运用。

再如《軍神》的最后一道题,围绕《丰碑》中的军长和军需处长研读,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人物内心,就是一种方法习得后的运用。

3.拓展运用重实效

对于《语文作业本》的使用不仅要关注完成了没有,还要关注完成的认真程度、正确率,给予不同角度、不同角色、不同激励性语言的评价。同时也可以开展优秀作业评比、优秀作业鉴赏等活动,使《语文作业本》不仅仅辅助于学习,更加成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提升自信心、树立审美观的一个好途径。做到及时、积极、多元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作业本》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体现《语文作业本》的价值。

当然,在使用《语文作业本》的过程中,还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服务。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市文苑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沃克作业本题型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作业本
未来科幻城
搞笑作业本
快递爱情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快递爱情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作业本变成羊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