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乙肝肝硬化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1-06-02 14:51石榜瑛孙曦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卡韦乙肝肝功能

文/石榜瑛,孙曦

我国属于乙肝大国,乙肝患者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侵入肝脏内部,导致肝细胞出现坏死、变性,进而导致患者肝功能后受损[1-2]。随着病情持续发展,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肝纤维组织弥漫性病变,增加肝脏损害程度,肝脏门静脉压力增加,进而引发肝硬化。肝硬化分为几个不同时期,其中失代偿期会对患者的生命及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乙肝肝硬化患者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从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并及时改善其预后[3-4]。肝脏保护、抗病毒等药物就是较为普遍的治疗方式。该研究分析了入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来研究恩替卡韦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来我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纳入研究。分组方法:按照1:1比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理,观察组采用恩替卡维治疗。选择标准:所有患者均已获悉此项研究,并且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如:肝功能、超声检查和穿刺活检等后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排除标准:非自愿参与研究者其他疾病引起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脑功能障碍。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区间:47岁~75岁,平均:58.5±5.1岁。对8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P>0.05)。

1.2 方法

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主要通过利尿剂、预防感染、甘草酸二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一次阿德福韦酯且每次10mg(规格:1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34,制造商: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0.5mg恩替卡韦,且每天一次(规格:0.5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93077,制造商: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患者肝功能指数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临床评判标准: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肝功能与正常人相同,称为显效;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检查逐渐改善称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指标的称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以“±s”表示,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若P<0.05,则表明二者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的临床疗效比后者更加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比后者较明显(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s)

表2 对比2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s)

组别ALT(U/L) TBlL(mmol/L) AL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20.53±2.86 57.96±3.45 67.85±2.88 31.96±2.89 30.96±2.78 34.12±3.27观察组 120.75±2.75 32.05±3.63 67.89±2.35 17.83±2.98 30.95±2.74 38.97±3.90 t 0.351 32.722 0.068 21.528 0.016 6.027 P 0.727 0.000 0.946 0.000 0.987 0.000

2.3 两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后者明显偏低,P<0.05(见表3)。

表3 2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比(±s)

表3 2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比(±s)

组别HA(ng/ml) LN(ng/ml) PCⅢ(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84.26±2.40 265.20±2.67 176.59±3.24 161.43±3.15 285.40±2.58 215.48±3.29观察组 284.30±2.39 242.92±2.64 176.50±3.02 152.23±3.18 285.49±2.63 204.20±3.25 t 0.075 37.528 0.129 12.999 0.155 15.427 P 0.941 0.000 0.898 0.000 0.878 0.000

3 讨论

导致肝硬化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肝小叶出现纤维化,而乙肝肝硬化患者则是因为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持续复制,导致抗原不断释放、表达,并逐渐引发肝内持续性炎症反应以及纤维组织增生[6]。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正常肝功能细胞逐渐退化、减少,使得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不断降低,并且最终引发肝硬化发生。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原则主要以抗病毒为治疗原则,通过阻止乙肝病毒复制,逐渐改善患者肝功能[7]。

目前,常见治疗肝硬化的方法主要有: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其他药物。阿德福韦酯主要是可以抑制HBV-DNA聚合酶,有效缓解患者病情[8]。但是部分药物的抗病毒效果较弱,容易损害到患者的肾功能,临床效果有限并且对阻碍了进一步的治疗。但是,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可阻止乙肝病毒多聚糖的形成并防止病毒进行复制,消除乙肝病毒并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恩替卡韦的耐药性较低,患者经过口服后能够逐渐转化为三磷酸盐,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目的,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发挥纤维化作用。总之与阿德福韦酯药物相比较,恩替卡韦的治疗作用更加显著,且并无明显的局限性,对大多数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比较明显[9]。简而言之,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可以有助于延缓肝脏的纤维化,可以逆转或减轻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药物相比较,该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长期抑制病毒,应用价值较高[10]。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临床疗效相较于后者更加显著。前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肝纤维指标在治疗后都发生明显变化,P <0.05。

由上所述,采用恩替卡韦等药物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猜你喜欢
卡韦乙肝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乙肝妈妈可以放心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