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妇产科急诊患者进行转运护理的效果研究

2021-06-02 14:51郭颖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妇产科病情护理人员

文/郭颖

急诊患者转运高风险,特别妇产科大规模转运,其复杂性远远高于普通转运,有众多安全问题,在大规模急诊患者转运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有效的紧急准备方案,如果出现紧急情况立刻采取处理对策,确保转运顺利有效进行。妇产科急诊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快,由于时间短,风险高的特点,故护理须积极有效,保障安全。目前,患者转运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因患者个体化需求不同,护理操作的针对性不足,大大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作运转护理,遵循人性化护理观念,弥补标准化护理流程中的弊端、改进问题和不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安全[1]。本研究选取98例患者,探讨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妇产科急诊患者。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49例进入对照组,偶数编号的49例进入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年龄处在(18-46)岁,平均(30.96±4.09)岁;研究组:年龄处在(19-48)岁,平均(31.27±4.2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发现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无比较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急诊患者要求,经过我院各领导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内的49例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进行转运护理。具体操作如下:第一、转运中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注意保暖。第二、注意患者导尿管的放置,防止其弯曲或脱落。第三、使用心电监护仪,密监生命体征。

研究组内的4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2]。第一、转运前:①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适合的转运方案。对于心情躁动、不受控的患者,可对其注射镇静剂;②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详细告知已昏迷患者的家属患者的病情及转运计划,提高其配合度。与患者聊天沟通,适时告知其病情以及转运措施和注意事项,舒缓患者的情绪,克服焦虑害怕心理,让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感觉舒适;③准备好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药品和设备。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说明转运时间和患者病情,让相关科室有时间做充足准备,提前规划好转运的路线,扫清路线中的各个障碍,方便运输。第二、转运中:①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调试好床的档位,医护人员的动作尽量统一,注意保护头颈部和脊柱,使用约束带控制躁动患者,防止发生意外。②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指标,看阴道流血、流液情况,询问患者的自觉感受,例如腹痛、心慌等。对于不同指标的变化采取不同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对于胎膜早破的患者,观察其胎心、宫缩程度等等,指导并帮助患者向左静卧,臀部垫高,防止脐带脱落。③转运途中病情加重的患者,备好急救物品,随时开展抢救工作。④关注病情变化的同时,记录下各种药物的使用情况;进入目标科室后,继续心电监护,给予吸氧支持,和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接,两方确定无误后签字,完成交接。

1.3 指标观察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不良反应:坠床、阴道出血及病情恶化。护理满意度选用自制问卷答题调查量表进行调查,100%问卷回收率,100分总分,取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效果越满意;取得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对护理效果越不满意。根据评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3个等级。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SPSS20.0中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x2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P值小于0.05,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情况

研究组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情况(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基本满意共计47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基本满意共计38例,可见研究组总满意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n/%)

3 讨论

3.1 急诊患者的转运

急诊患者转运存在高风险性,特别是在大规模转运组织过程中,复杂性远远高于普通转运,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问题,在大规模急诊患者转运之前需要将组织工作做好,完善前期准备各项工作,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有效的紧急准备方案,如果出现紧急情况立刻采取处理对策,确保转运工作忙而不乱,有序进行[3]。院内患者进行安全转运是急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路途虽比较短,但是在转运时患者多数诊断不明,病情危重,发生意外的概率会增加,加之有时会操作不当,对患者的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死亡。

院内转运会引起的风险包括急诊患者生命体征出现改变,并且会引发各类并发症,其中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并发症,同时存在管道滑脱以及坠床的风险,所以转运之前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对患者情况给予综合性评估,对于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给予预测,制定有效的转运方案,准备充分抢救器材以及药物,是保证转运安全的基本,特别是转运之前人员、仪器和药物的准备直接关乎转运能够顺利完成。同时,转运方案的制定要与其他病房转运时间错开,避免转运通道出现拥挤,确保足够工人能够帮助转运患者的物资,最大化降低风险。急救护理转运流程是否规范,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实践证实,安全、快速、专业的医护操作,能为抢救活动提供更多时间,从而降低伤残率、病死率。

3.2 妇产科急诊患者的转运

妇产科急诊患者因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相关的检查和治疗项目较多,不可避免地存在院内转运情况。转运过程中,风险相伴而生,常见如坠床、病情恶化等。因此,做好转运护理工作,为后续诊疗活动奠定基础,成为护理人员的关注要点。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虽然具有规范性、流程化的特点,但患者的病情不同、体质不同、诊疗耐受性不同,但该护理模式盲目性大,大大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护理措施缺乏预见性,整体效果不理想[4]。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上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妇产科急诊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护理,以期提高院内转运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此次研究主要目标就是对比标准化护理流程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妇产科急诊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而选择最佳转运方案。

此次研究对比标准化护理流程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妇产科急诊患者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常规护理流程与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妇产科急诊患者进行转运护理效果,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P均<0.05),说明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妇产科急诊患者的应用价值明显更高,在转运患者时,能对患者形成更好地保护,降低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妇产科急诊患者的救治。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院内转运的护理质量。分析其原因,一是对患者的病情评估更加准确,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二是抢救准备更完善,提供充足的物料和人力资源,最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三是提前规划转运路线,保障转运通道的通畅性,缩短等待时间,为抢救活动提供更多时间。在转运途中,可对患者进行保护约束,及时准确的记录患者病情,利于转运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妇产科急诊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各大医院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妇产科病情护理人员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