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

2021-06-02 14:52王茜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科纠纷优质

文/王茜

急诊内科主要负责抢救患者的生命,患者的存活率体现着科室医疗工作的效果。进入急诊内科的患者多数病情十分危急,经常发生不良医疗事件,因此也是护理纠纷的高发地。护理纠纷的发生不但对于医院有影响,对于患者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1]。其中主要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强化目前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达到减少纠纷的目的。本次研究选用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各49例。优质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9岁,年龄平均(48.64±12.85)岁。小学学历14例,中学学历27例,大学学历8例。对照组优质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18岁,年龄平均(48.38±12.46)岁。小学学历13例,中学学历28例,大学学历8例。对比两组患者提供的性别、年龄、学历等基础资料,未产生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分组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过一系列检查符合急诊内科就诊标准;②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严重外伤;②语言障碍;③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内科护理。具体包括收集、核对患者资料;营造合适的护理环境;对患者开展健康指导;定期查房观察患者病情。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具体包括。(1)接诊环节。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应予以时刻的微笑服务,保证自身的服饰、礼仪等符合标准,以亲切的态度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工作,让患者产生亲近心理,缓解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感,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从而让患者能够更加容易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工作,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缩短救治所需要的时间。在科室的明显位置设立分诊台,便于患者量多时用来分散患者,缩短排队、叫号的时间,让患者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效果。(2)就诊环节。多数进入急诊内科的患者的病情极为危急,不能拖延,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对于危急患者应简化就诊流程,缩短候诊与就诊的时间。如让患者先进行治疗,之后去办理相关手续;为患者开放绿色通道,让危急患者提前进行治疗;让病情严重患者享有优先救治权利。当患者出现疑问应耐心对患者及家属解释,让患者了解救治的流程、方法等内容,让患者能够安心住院治疗,并且能够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体谅医护人员,提高护理依从性。(3)救治环节。在救治的过程中应提高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对于各种可能会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措施的细分。让护士长的领导及监督作用发挥到实处,积极组织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模拟培训,让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医护配合度、默契度的目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有明确的排班时间表,保证劳逸结合,保证每个护理人员均能精神饱满工作。同时每一位护理人员还应该对科室内的各种仪器保证熟练操作,引进新技术、仪器等应及时开展教学活动,还应该知晓急救药品的存放处等,预防仪器操作不当产生的失误,影响治疗效果。(4)文书环节。定时对护理人员开展文件书写的培训工作,保证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规范书写。护理工作记录表应该保证规范,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定,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实时记录,减少漏记、错记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能够心情舒畅,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方面满意水平;接诊环节、就诊环节、救治环节、文书环节护理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方面满意水平

优质组患者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方面满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方面满意水平(±s)

表1 比较两组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方面满意水平(±s)

组别 例数 护士态度 护理水平 健康宣教 心理护理优质组 49 87.54±8.4292.41±9.1394.87±9.7498.58±8.89对照组 49 47.84±7.2859.58±9.3563.65±6.4641.42±4.94 t 24.967 17.585 18.699 39.342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比较两组接诊环节、就诊环节、救治环节、文书环节护理纠纷发生率

优质组接诊环节、就诊环节、救治环节、文书环节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接诊环节、就诊环节、救治环节、文书环节护理纠纷发生率[n(%)]

3 讨论

急诊内科属于护理纠纷的高发地,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紧急,与普通门诊是不同的。在患者方面,当患者自身出现严重疾病,就会出现恐惧心理,同时疾病带来的痛苦也会对患者的意识、心理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患者本人自主配合医护人员的可能性较低[2]。在患者家属方面,家属与患者通常关系十分密切,当患者出现严重疾病就会产生严重的担忧、紧张、焦虑等心理。对于医护人员的叮嘱、告知、指导等行为很有可能由于想救治患者的心理而产生抵触的行为。在护理人员方面,急诊科的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准备接待患者,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因此护理人员本身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如果此时患者方面出现不配合行为,便很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出现失误等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及时救治。在医生方面,在急诊内科当中,对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挽救生命,医生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与医生的配合度较高,如果护理人员稍微出现失误,导致患者出现问题,医生本身也会承担很大的压力。综合来看,急诊科室发生较多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疾病较为严重,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对于患者及护理人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因此针对急诊内科,应用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当前的护理工作进行改革极为重要。优质护理是目前护理工作的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理念贯彻落实,深刻掌握,并且在护理工作当中时刻保持优质护理原则。要做到优质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同时还应该总结以往的错误,寻找正确的解决方式,从而调整自身的护理方案。在急诊内科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予以患者热情接待,特别是需要立即治疗的患者应该立刻联系相关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在陪伴患者及家属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以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年龄、病史等内容,为医生的诊断工作提供信息,缩短诊断过程。对于在病房观察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缓解对方的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从而对病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数据进行及时监测和记录,方便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治疗,避免错过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对我院急诊内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目标措施,通过在不同阶段的优质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方面满意水平分别为(87.54±8.42)、(92.41±9.13)、(94.87±9.74)、(98.58±8.89)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接诊环节、就诊环节、救治环节、文书环节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4.08、2.04%、6.12%、2.04%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在急诊内科,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利于提高患者对各个环节的满意程度,对于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内科纠纷优质
内转科型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误帮倒忙引纠纷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