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沟封闭联合健康教育对儿童龋齿预防效果分析

2021-06-02 14:52杜山水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牙面保健知识龋齿

文/杜山水

龋齿是儿童阶段高发的口腔疾病,据报道乳牙龋病在我国5岁儿童群体中的患病率为70.9%。儿童处于7~9岁年龄段,牙齿萌出过程中形态结构不够成熟,同时钙化程度相对较低,再加上牙齿萌出位置相对靠后,这导致儿童在刷牙过程中容易出现咽反射,影响儿童的刷牙效果,部分儿童甚至不刷牙,因此增加了儿童龋齿的患病率,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诱发牙髓病等,威胁儿童的口腔健康和生长发育。窝沟封闭是对儿童龋齿预防的常用和有效手段,然而儿童年龄偏低以及家长缺乏对窝沟封闭的了解和认知,使得配合度较差,影响龋齿预防效果。有报道指出[1],儿童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日常监督情况以及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等均与儿童龋齿患病率密切相关。所以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积极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提升儿童和家长的认知水平、纠正错误行为,更有利于提升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以下将分析在儿童龋齿预防中联合开展窝沟封闭与健康教育的实际价值。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80例行口腔检查的儿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12岁,平均为(8.2±0.3)岁;儿童恒磨牙为82颗;家长受教育时间9~16年,平均(12.5±0.3)年。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6~12岁,平均为(8.3±0.3)岁;儿童恒磨牙为83颗;家长受教育时间9~16年,平均(12.4±0.5)年。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儿童经检查第一恒磨牙萌出,并未患龋齿;(2)儿童及家长对研究知晓并自愿参与;(3)儿童临床资料完善且能够配合完成随访。剔除标准:(1)儿童存在釉质发育不全;(2)合并四环素牙;(3)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4)合并重度脏器功能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儿童单纯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计划:为儿童创建口腔管理健康档案,充分了解儿童的具体情况确保健康教育方案的个体化以及针对性。利用面对面沟通、课程培训、入户随访以及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儿童和家长开展口腔保健的健康宣教,同时通过微信交流群等方式向儿童家长推送有关儿童龋齿预防的科普知识;(2)改善儿童不良行为习惯:了解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及时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并通过角色扮演以及讲故事等手段向儿童介绍口腔保健的相关知识,鼓励儿童逐步养成控糖早晚刷牙以及餐后漱口的优良口腔卫生习惯。

观察组儿童联合应用窝沟封闭与健康教育,其中健康教育方法同期对照组。窝沟封闭如下:对儿童牙面进行充分清洗取少量清洁剂,将其倒入至无菌小毛刷内,对儿童牙面以及窝沟充分刷洗,指导儿童漱口。在此操作中,通常不应用含氟清洁剂或者浮石粉类清洁剂。以探针将残留于儿童窝沟内的食物残渣、清洁剂菌斑以及软垢等充分清除,以脱脂棉充分隔湿。同乙酸处理剂对儿童牙面实施酸蚀处理操作,在酸蚀过程中避免产生大量气泡以及避免对儿童牙面进行用力擦拭,从而维持酸蚀效果。给予加压冲洗从而使酸蚀剂彻底冲洗干净,并充分吹干,适量封闭剂涂抹于儿童窝沟内,继续给予光照固化时间为40秒,对儿童牙石面的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排除牙石高点。

1.3 评价标准

(1)2组儿童均进行6个月随访,统计随访期间龋齿的发病率。(2)对2组儿童干预前后的各项口腔保健行为进行评估,包括餐后漱口、定期接受口腔检查、严格控糖、正确刷牙姿势以及早晚刷牙。(3)对于2组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儿童龋齿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窝沟封闭知识、日常饮食原则以及正确刷牙方法等,分数为0~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龋齿发病率对比

观察组儿童随访中龋齿发病率为2.50%,对照组儿童为17.50%,P<0.05。见表1。

表1 2组儿童龋齿发病率对比

2.2 儿童口腔保健行为对比

干预前2组儿童的餐后漱口、定期接受口腔检查、严格控糖、正确刷牙姿势以及早晚刷牙等口腔保健行为较差且组间相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餐后漱口、定期接受口腔检查、严格控糖、正确刷牙姿势以及早晚刷牙等口腔保健行为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儿童口腔保健行为对比[n(%)]

2.3 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评分对比

2组儿童家长在本次干预前口腔保健知识评分均较低P>0.05,干预后2组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评分对比(x±s,分)

3 讨论

龋齿是危害性较高的口腔疾病,特别是在儿童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学龄前儿童是龋齿的高发病群体,龋齿患病后对于儿童牙体硬组织造成损伤,出现无机盐脱钙以及有机质分解,对于儿童牙体组织造成慢性损伤,所以积极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避免儿童龋齿的患病意义重大[2-4]。

通过对儿童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现阶段预防儿童龋齿的简单和有效措施,并且花费较小。对于儿童和家长进行有计划及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充分运用口头沟通、互联网络渠道等提升儿童和家长对于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意识到儿童龋齿发生的危害性,从而纠正儿童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更有利于预防龋齿疾病的发生[5-7]。然而牙齿具有一定的特殊构造,因此单纯进行健康教育在儿童龋齿疾病的预防中效果仍有待提升,为了改善该情况还需联合应用窝沟封闭,从而进一步降低儿童龋齿的患病率。窝沟封闭在应用中将适量封闭固化剂涂抹于儿童的沟窝处以及牙面处,进而使儿童牙面能够和食物残渣以及细菌等保持隔绝状态,有利于实现预防儿童龋齿的目的。窝沟封闭技术的应用中利用液态有机高分子树脂材料,并不会对儿童产生危害,同时通过光照封闭固定操作,能够确保封闭及维持较长时间,在儿童龋齿的预防中作用效果突出[8]。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通过联合应用窝沟封闭以及健康教育,该组儿童随访期间龋齿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在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各项口腔保健行为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儿童家长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这也表明,窝沟封闭与健康教育进行联合在儿童龋齿的预防中其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通过联合应用窝沟封闭与健康教育可改善儿童家长的认知水平和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并能够有效预防儿童龋齿。

猜你喜欢
牙面保健知识龋齿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提示板
普及眼保健知识
预防龋齿
南昌市中学体育课程中保健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安阳市殷都区计生委关爱更年期妇女健康
要想牙齿好,牙线帮您忙
牙面湿润度对黏结剂边缘密闭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