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调脾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2021-06-02 14:52刘丹青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贝拉证候脾胃

文/刘丹青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是指胃内各类刺激因素损害胃黏膜而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腹痛、嗳气、胃灼热、反酸、恶心、食欲下降及食后饱胀等,也有一些患者无任何症状与体征。西医对于CNAG常用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整体疗效不佳,且长期用药的副作用较大[1]。中医学中无CNAG这一病名,但其症状可对应“胃脘痛”、“反酸”、“痞满”等病名。消化系统常见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发现,CNAG各中医证型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占比较高,而脾胃虚寒属于脾胃虚弱的一种,临床占比也不可忽视[2]。有报道指出[3],对脾胃虚寒型CNAG患者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安全系数高。鉴于此,本研究选取60例脾胃虚寒型CNAG患者展开对照研究,旨在分析在雷贝拉唑基础上增加温中调脾汤治疗此疾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CNAG患者按抽签法分两组,各30例。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并经西医内镜检查得以确诊,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有其他类型消化系统疾病者,有精神障碍者,对本研究用药有过敏反应者,因其他原因引发的腹痛、反酸或嗳气等症状者。参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38.29±7.55)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病程(4.10±1.15)年。研究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38.25±7.10)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4.12±1.0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每天于早饭前30min左右服用20mg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76)。研究组在雷贝拉唑基础上增加温中调脾汤治疗,方中包括炒白芍15g,黄芪、党参、茯苓、陈皮、乌药、姜厚朴、炒白术各12g,干姜、砂仁、桂枝、草豆蔻、炙甘草各6g,将上述药材用水煎煮,取汁300mL,平均分为两份,分别于早、晚饭后30min左右服用;雷贝拉唑用法用量与参照组相同。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进行疗效评价,患者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5%为痊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但不足95%为显效;患者症状有所好转,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但不足70%为有效;未满足上述任一标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中医证候积分:对两组患者出现胃痛隐隐、腹泻或不消化、精神或四肢倦怠、受凉或劳累后发作或加重等中医症状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3)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头痛及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中医证候积分用±s表示,以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分)

2.3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CNAG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其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年龄、遗传、情志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习惯、十二指肠反流、自身免疫及微量元素缺乏等。现阶段,临床对于CNAG主张药物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症状及胃黏膜部位炎症反应,但临床发现,单用西药治疗CNAG虽有一定效果,但长期用药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6]。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CNAG成为消化内科研究的重点。

最新指南提出,CNAG各证型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较为常见,而脾胃虚寒属于脾胃虚弱的一种类型,在中医分型中占据一定比例。中医认为,脾胃属后天之本,后天发育与生命维持完全依赖脾胃运化。生活压力、饮食不节易损伤胃,而寒邪侵袭易损伤脾阳,阳虚则内寒自生。因此,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型CNAG的发生是外寒、内寒共同作用所致,寒邪内蕴日久,致气机运行不畅。针对此病机,临床当以温中健脾、散寒行气为治疗原则。本研究所用的温中调脾汤中包含炒白芍、黄芪及党参等13种成分,其中炒白芍可敛阴柔肝、缓急止痛;黄芪可益气补虚;党参可补肺脾之气,有强化黄芪益气补虚之功效;陈皮可调中开胃、理气降逆;乌药可温肾散寒、行气止痛;姜厚朴可下气除满、燥湿;炒白术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干姜可温中散寒;砂仁可温脾开胃、行气化湿;桂枝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草豆蔻可温中散寒、行气燥湿;炙甘草可调和诸药,共奏温中健脾、散寒行气之功效[7]。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8],党参有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炒白术不仅有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还可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茯苓中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同时茯苓多糖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姜厚朴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有效调节胃肠动力。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80.00%;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提示对脾胃虚寒型CNAG患者采用温中调脾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其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有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贝拉证候脾胃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老狗贝拉
唠叨的妈妈
四十九条围巾
三根横线的秘密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