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注射液辅助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2021-06-02 14:52卢轩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脓毒乌司性休克

文/卢轩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SS)又名感染性休克,指的是脓毒症伴重度循环障碍,同时细胞代谢处在紊乱状态[1]。该病出现和病原菌、特殊种类感染休克及宿主因素等有关,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处在兴奋状态,会很大程度损伤到患者的心功能。据有关资料显示[2],SS于ICU中的发病率已经达到29.5%,且病死率在27.3%左右,是ICU患者一类主要死因。因此,疾病确诊后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乌司他丁是一类蛋白酶抑制药,在急性胰腺炎或循环衰竭等多种疾病治疗中有着良好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3],将乌司他丁用于SS治疗能收获理想疗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为此,现对2018.01-2020.12本院收治SS患者共90例开展研究,分析该类患者加用乌司他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01-2020.12本院收治SS患者共90例,经随机数表法分至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包含45例,两组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6:19、28:17;年龄分别在30-85岁、32-84岁,平均年龄分别是(54.62±3.45)岁、(54.70±3.28)岁;病程分别在1-5h、1-6h,平均病程分别是(2.54±0.36)h、(2.60±0.28)h。两组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可行比对。本研究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同时取得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均与《内科学》[4]中有关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相符。(2)病程均未超过6h。(3)年龄在30-85岁。(4)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存在用药禁忌症者。(2)伴甲状腺病、急性心梗、免疫缺陷病或者恶性肿瘤者。(3)已接受过有关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依据常规予以治疗,包含对具体原发病类型开展积极处理,早期加用抗生素,同时予以升压、补液、调节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除此之外,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5万U/支 国药准字:H19990133),将10万U该药加进0.9%的氯化钠溶液共5-10mL中静推,每日静推3次,治疗时间是2d,治疗期间注意是否存在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分别在结束2d治疗后对两组开展疗效评定,治疗后血压升高同时趋于平稳,末梢循环得到改善,排出尿液,且氧饱和度在90%以上即为显效;血压上升但依旧有上下波动,末梢循环改善,排出较少尿液,氧饱和度在85%以上即为好转;血压长时间未升高、末梢循环不断恶化,未观察到排出尿液,且氧饱和度在80%以下即为无效[5]。有效率=(显效和好转总数)/总病例数×100%。

(2)生化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和结束2d治疗后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总共10mL,行离心处理之后选择血清待测,后经化学发光法对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开展检测。

(3)住院时间。

(4)死亡率:统计两组治疗2d后的死亡人数占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相比

观察组的有效率远远超过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疗效相比(%,n=45)

2.2 两组生化指标相比

治疗前,两组AST、CK、LDH和ALT水平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束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在各项指标水平上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2。

表2 两组生化指标相比(U/L,n=45)

2.3 两组住院时间及死亡比例相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是(27.36±3.65)d远远比对照组(33.54±3.42)d短(t=8.288,P=0.001),死亡比例是4.44%(2/45)远远比对照组20.00%(9/45)低,差异显著(x2=5.075,P=0.024)。

3 讨论

脓毒症属于一类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伴随患者病情加重,各类炎性因子得到释放,进而使得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循环功能产生障碍,最终引发SS[6]。就SS患者而言,其血压较低很难纠正,同时容易影响到肝肾心等脏器,有着较高的病死率。以往临床开展常规对症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积极探索出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乌司他丁对于多种不同类型蛋白水解酶活性能发挥抑制效果,已被应用到急性循环衰竭抢救过程中。该药能于肝肾、胰腺内起效,其生物半衰期在24min左右,同时药物被清除的半衰期在24min左右,使用药物6h之后能经低分子代谢物于尿液中顺利排出[7]。韩莹莹[8]对脓毒性休克合计84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一组予以基础治疗归纳到对照组,一组除基础治疗外加以乌司他丁设为治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有效率上达到85.71%超出对照组61.90%,同时结束治疗之后的CK、LDH水平分别是(70.66±30.12)U/L、(120.41±33.56)U/L远远优于对照组(119.33±29.46)U/L、(174.32±31.44)U/L。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于有效率上是95.56%远远比对照组77.78%高,结束治疗之后的CK、LDH水平是(70.62±24.32)U/L、(124.65±28.96)U/L比 对 照 组(120.35±32.60)U/L、(170.40±34.68)U/L低,同时治疗后AST及ALT水平均低出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疗法效果更佳,能更好改善生化指标水平。考虑原因在于乌司他丁能经降低蛋白水解酶活性,缓解血液的黏稠度,将氧自由基充分清除,减轻组织细胞损伤,对肝肾心等多个脏器起到良好保护效果,进而降低血清内的AST、CK、LDH和ALT水平。此外,观察组于住院时间上远远比对照组短,死亡比例远远比对照组低,说明乌司他丁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长,使其获取更理想的预后。分析原因可能和使用乌司他丁后能减轻机体内部的炎性反应,降低炎性因子给脏器带来的刺激,对患者的心肌功能起到良好保护作用,同时能稳定细胞膜,促进机体微循环改善,进而有助于缓解其病情,加快其康复,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SS患者加用乌司他丁疗效确切,能降低其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缩短其住院时间,改善其预后,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脓毒乌司性休克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集束化容量反应监测治疗高龄重症肺炎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乌司奴单抗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观察ICU脓毒症患者应用谷氨酰胺+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方案效果
乌司他丁在治疗除胰腺炎外的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