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科学主义多元思想观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
——评《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2021-06-02 05:28骆汉华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传统医学理性

书名:《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作者:曹明,张廷干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5365-6

出版时间:2019 年12 月

定价:89 元

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源于西方的反科学主义多元思想观通过不断传播扩宽其影响范围,以至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颇深影响,其中,世界政治经济走势形态急剧变化情境下,我国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更成为诸多研究群体探讨的重点。疫情过后,传统医学已逐渐处于社会边缘并可能随时会被淘汰,面对传统医学如今所处尴尬地位,我们不禁思索造成当前传统医学困境的原因是什么,是怎么样的一种思想交锋致使传统医学岌岌可危。现今传统医学的没落,与医学科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结合《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一书,分析隶属传统文化的传统医学发展现状,从反科学主义多元思想观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为维持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由曹明、张廷干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年出版的《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基于学术史的全面梳理,既详细阐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互融合的困境,让大众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间的关系有基础性认知;也从形态学方法视角看待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形态学重构,通过还原两者相互融合的切入基点与本质根基,收集、创建充实学术资源和坚实学术基础,为人们进一步研究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提供理论参考。该书先是深入论述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互结合的科学合理性与合法性,之后再从两者结合话语逻辑与学术资源,机制及精神功能,内在困境与发展趋势,现代性困境和对策,以及中国文化价值形态转型等方面,将全书内容分为五个章节,且每章节都对相应知识理论有全方位讲解与说明,利于辅助读者熟练掌握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理论、技巧等信息,从而为其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在反科学主义多元思想影响的发展起理论支撑作用。

一、传统医学面临的困境

传统医学与科学医学间的争端早在19 世纪就已存在并延续至今,从表面上看,面对诸多疾病时,传统医学常处于束手无策境地,久而久之人们便对传统医学失去耐心,潜在形成一种“传统医学无用”的心理暗示,传统医学和医学科学被治疗效果这一判断标准分割开来。但从根本来说,传统医学之所以被医学科学所排斥是因方法不同,医学科学是依靠科学理性办法、精准仪器及严密逻辑进行研究和治疗;而传统医学则是基于动植物与矿物,利用药物、精神疗法、肢体疗法等非理性方法,实施治疗、诊断和预防,与科学医学理性方法大相径庭。

同时,医学科学与传统医学间的争端并非只局限于方法优劣性。在医学领域,医学科学认为传统医学仅属于养生一流,并不能真正称之为医学,欲将中医从医学行列剔除,在意识形态方面使传统医学处于不公正的竞争状态。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出现在中国清朝——鸦片战争背景下,清朝统治者开始不信任本国传统技术,认为以理性科学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所以大设西式学堂,积极引进西方科学理念与方法,并不遗余力地扫清理性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障碍。正是这种意识形态引导使普通群众也认为科学方法高于本国传统技术,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突出的一员,自然受到人们批判,诸多文化界名人也先后对中医表露出不信任或歧视态度。如上所述,意识形态干预导致传统医学弊端被无限放大,进而遮盖医学科学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导致人们将传统医学归为不合理方,普遍倾向医学科学。

二、科学主义的思潮与反科学主义的“异端者”费耶阿本德

科学主义思潮是一种把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基础,并相信其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把所有具体事务都置于同一自然秩序内,且认为只有科学方法才能全面理解该秩序,无论是生物、社会、物理或心理方面。简言之,科学将建立一套适用于所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逻辑辩证主义者认为理性是科学知识产生的基础;理性规则指导下的科学发展模式总是坚持固定程序或规则,一切企图偏离固定程序,或尝试运用偶然发现的新证据对基本规则进行修正的“非理性”行为,都会受到唯理性主义者质疑与嘲笑。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医学会遭到医学科学排斥的原因。科学主义强势引导下,不同地域民众被一同送上科学思想包装的流水线,人们价值观、思考方式逐渐同化,人类社会趋于单向发展,多样文明日渐消失弊端逐一显现,科学主义者却对这种被束缚于框架、教条中的情形不以为然,仍秉持“相对于其他更人道的思想方式而言,抽象的、理论的科学更具有优势地位”的观点。

这种单一文化发展趋势遭到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的强烈批判,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被称为“科学最大的异端“的奥地利裔美籍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早年间,费耶阿本德偶然间接触到中医,并意识到传统文化中可能蕴含大量具有价值的知识。他通过研究了解到除医学领域外,传统文化在其他领域都有不可忽视的优良之处,但这一切均被科学所排斥,对此费耶阿本德选择对科学进行解构。他认为构成科学的理论、经验事实和论证方法中,没有一个要素具有普遍结构,且普遍主义不切实际,它把引起才智发展的环境看得过于简单,忽视影响科学变化的复杂环境和历史条件,这会导致科学适应力慢慢减弱、科学变得越来越专制;提出那些关于知识存在普遍有效力和约束力的假说,只是一种开始于古希腊的信念,在不同时期被加入不同内容(神话、基督教等),力图使人相信只存在一种正确生活方式。因此不论是基于这个时代所提理性方法,还是未来某个不确定时间点提出的“新理性”,只要仍采用唯一方法和规则,那科学永远不可能一直前行于正确道路上。

三、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的构想以及对传统医学发展的启示

费耶阿本德在方法论规则有效性有限基础上提出无政府主义,主张人们在生活中多种方法并用即“什么方法都行”来认识并改造世界;并指出无政府主义是不会永久忠于或嫌弃任何制度或者任何意识形态,该主义可从不同角度审视不同事情,在环境变化中对相同事件采取不同态度;主张反对科学哲学中的普遍主义思维,突出个体自由思想。费耶阿本德之所以提出无政府主义,目的是想构建一个自由社会,促使所有传统文化在自由社会中拥有平等权的机会,所以才极尽全力反对科学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费耶阿本德认为价值评判的主体是人,现实中以科学为中心的价值观过分放大物质需求,忽略了精神需求,致使科学凌驾于人之上,剥夺了主体自由选择价值的权力,导致人们只能被动接受科学,这将导致人精神世界出现缺失。费耶阿本德指出在现实中的科学深受国家保护,科学成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理性科学盛行下理性权威从进步力量变成专制暴政,其他思想均会像种族灭绝政策一样逐渐消亡,这直接扼杀了社会进步源泉——创新性。费耶阿本德所构想自由社会具有显著特征:第一,社会文化由多种传统文化组合而成,不仅只有科学,还有土著文化、宗教信仰等;第二,所有传统多能自由发展,某些传统仍能在人们感兴趣的条件下得以生存;第三,各传统均须与国家保持分离状态,赋予人们自由选择传统的权力。费耶阿本德笔下的自由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多种文化传统(不论科学还是非科学)都拥有平等权利与地位,独立理论与方法,人们可自由选择接受何种教育与文化,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自愿公开讨论各种社会问题。

虽然费耶阿本德本身并未发表任何有关医学的著作,但其对科学的批判、多元文化的倡导及自由社会的构想,可为如今深陷困境的传统医学提供延续发展可能性:一方面,费耶阿本德反科学主义视阈下,科学不能成为衡量其他传统的标准,那同理医学科学不能因其理性标准而获得优越感,因为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对医学来说,其本质是追求人体健康,但人们其实并未对健康标准进行明确界定,而医学科学也不能清楚解释健康,且医学科学能做的只是当人体身体机能损害时,通过一系列治疗手段将受损指标拉回正常数值,所以光凭理论或医学科学的理性方法是无法达到其本质要求的。由此,医生不能仅凭理论知识来对待每一位病人,应在充实理论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形成良好行医技巧。因此,医学领域中,科学医学不但不可成为唯一衡量标准,更不能因为传统医学不符合科学医学理性方法而排斥其在医学行业中的发展;应将追求人体健康视作真正的衡量标准,即面对危害人体健康的某一具体问题时,人们应选择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先去考虑该方法是属于医学科学还是传统医学。

综上,反科学主义多元思想观全球化发展情形下,人们已然认识到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必要性,而在大众愈发重视个体身体健康社会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其中一个分支的传统医学,其发展更是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对此,人们需全面掌握传统医学所面临困境,基于反科学主义多元思想观视角,探索促进传统医学在新时代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以便提高传统文化整体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传统医学理性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传统医学认识层面的新知新解及其要义
伊朗2009-2016年间传统医学使用及家庭费用支出情况概述
成功也会上瘾
MINORITY REPORT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人文视域中的中学哲学教学思考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