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诊断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临床价值比较

2021-06-06 10:21孟岩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成骨鼻咽癌骨质

文/孟岩

据相关调查来看,我国的鼻咽癌发生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可生长于鼻烟腔侧部或顶部,在其发展过程中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伤害,使得患者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听力下降、鼻塞、耳闷堵塞等临床症状,且一般情况下在病症前期患者会很容易忽视,以至于其会不断发展,在确诊时多为晚期,也会极大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现如今对于鼻咽癌可采用放射治疗,但在放射治疗前必须要通过影像学方法确认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具体情况,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疗效。从实际检查诊断情况来看,CT和MRI是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检查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基于此,本次研究中便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方法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中共选取73例研究对象,均为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患者,收治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需接受放射治疗,同时在治疗前需对其进行影像学诊断确认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具体情况。73例患者中包括39例男性和34例女性,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4.14±3.31)岁,符合实验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病理学诊断标准;临床资料齐全;患者同意入组参与实验,家属知情,均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2]。

排除标准:患者未合并有肝肾功能疾病、心脏疾病,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

1.2 方法

对73例研究对象均实施MRI和CT检查。

MRI检查时,选用型号为Siemens 1.5T的磁共振扫描仪,将扫描范围控制在第二脊椎以上、鞍上池以下,合理设置相关扫描参数后开始检查。

CT检查时,选用型号为GE 64排能谱CT机,锁骨头至头顶为检查范围,事先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根据标准设置层厚、层距等扫描参数,准备完毕后开始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MRI和CT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检查准确率,将其作为实验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均数±标准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诊断情况分析

在MRI检查后,确认检出19例岩锥尖,17例蝶骨大翼,11例卵圆孔和9例斜坡,共56例,检出率76.71%;反观CT诊断方法,共准确检出29例,包括11岩锥尖,3例蝶骨大翼,3例卵圆孔和11例斜坡,检出率39.72%,相比之下MRI检出率更高,(P<0.05),详细见表1。

表1 CT、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检查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现如今因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使得一些疑难杂症高发,鼻咽癌便是其中之一,其生长部位位于鼻咽腔内,位置比较特殊,在我国的发生率常见居高不下。通过相关调查研究来看,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病毒感染有关,由于其诱发因素较多,防治难度也非常高。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放疗、化疗、手术切除,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放疗的疗效、安全性相对更高[3]。

对于鼻咽癌的放射治疗,首先要确认患者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具体情况,然后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对于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可使用病理检查、CT、MRI、鼻咽镜、前鼻镜等,但是其中多以前三种为主要诊断方法。病理检查虽然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整体操作流程比较复杂,也属于有创性操作,难免会给患者带来伤害,甚至是加剧其心理压力[4]。CT和MRI具有无创、便捷、高效的优势,现如今对于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多采用MRI和CT检查,且本次对照实验中也围绕MRI和CT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研究结果来看,MRI的检出率高达76.71%,反观CT检出率仅为39.72%,相比之下MRI检出率更高(P<0.05)。

MRI和CT均是当下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其中CT的应用范围相对更广,通过CT进行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检查,能够比较全面且清晰地显示出鼻咽癌侵犯情况,但是鼻咽癌肿瘤病灶所处位置比较特殊,构造复杂,而且侵犯组织之间多存在亲密关系,使得CT无法进一步地检出其具体情况,因此漏诊率相对较高。MRI与之不同,其具有多方位、多层面的优势,尤其是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软性组织,在MRI检查时可以被很好地检出。

CT检查多用于检查早期的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该检查方法本身便具有特异性高、对骨质结构灵敏度良好的优势。在进行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检查时,CT影像表现多包括有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三种[5]。第一,溶骨型,一般情况下该类型的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情况最为常见,影像中的骨质呈不规则低密度区,并有连续变薄、中断,而且在颅底底部,各种孔径有增大趋势;第二,成骨型,正常情况下并非单纯成骨,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骨皮质硬化、增厚,也伴有新生骨影,且据调查研究,CT对成骨型的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检出率相对不高,MRI可准确检出;第三,混合型,所谓混合型影像表现,即由成骨型和溶骨型混合而成,CT对混合型的检出率不高,据研究,只有在患者骨矿物质丢失情况较为严重时才能够通过CT检出。总的来说,CT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检出率虽然不高,但是依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比较重要的依据。

通过本次研究来看,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于CT,从相关研究中可见,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过程中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早期浸润情况,使用MRI进行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确认具体侵犯情况。MRI是检查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最佳手段,但在检查时也有一定的不足,对于信号异常问题无法准确区分,例如肿瘤的坏死、复发、残留等,而且这一问题的存在也给鼻咽癌的治疗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通过本次研究来看,在对73例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患者实施MRI检查时,确认检出19例岩锥尖,17例蝶骨大翼,11例卵圆孔和9例斜坡,准确率高达76.71%,其中依然有23.29%的患者无法被准确检出,大部分便与信号异常问题有关。在MRI检查时,能够通过特殊功能性序列的动态化检查来确认患者的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情况,但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细小骨质部位也无较高的检出率,如翼突内、梨骨等。另外,MRI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溶剂效应、磁场强化等,更重要的是操作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够熟练操作MRI设备,否则,以上因素均可能会影响MRI检查的准确性[6]。

鼻咽癌是一种比较常见且高发地恶性肿瘤疾病,在病症前期,患者仅会有一些轻微症状,甚至是无症状,随着鼻咽癌的不断发展,鼻塞、听力下降、复视、涕中带血等典型鼻咽癌临床症状会愈加明显,并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伤害,对此必须要注重早期诊断及治疗。通过实际调查来看,大多数群众对鼻咽癌的认识不足,在出现鼻咽癌临床症状时可能会将其误认为一些普通疾病,重视度不高,而随着鼻咽癌的继续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要重视,而且在临床检查时,应首选MRI。

猜你喜欢
成骨鼻咽癌骨质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成骨分化对骨代谢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lncRNA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miR-449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的机制研究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