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探究

2021-06-06 10:21葛瑾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脑针对性肿瘤

文/葛瑾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对于严重吞咽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吸现象,继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发生[1]。因此,应当重视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吞咽困难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吞咽功能,具有建筑治疗效果。本文将以7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探究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7~62岁,平均年龄为(46.35±2.31)岁。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本组的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内容。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本组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的护理措施为:(1)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疏导,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积极的配合;(2)功能锻炼。患者吞咽困难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大,加强患者吞咽功能的锻炼,可以改善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练习吞咽、发音,促进咽喉的主动运动。进行口唇运动做空吞咽,进行颌运动练习,让患者尽量张口,放松练习,适当的增加面颊阻力对患者的咀嚼肌能力进行锻炼;(3)训练下颚。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护理人员使用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将患者下颚捏紧,指导患者张开嘴,并维持超过5s,随后放松。辅佐患者左右移动下颚,并做闭唇、鼓腮、张口、缩唇、微小、吸吮等动作;(4)舌肌训练:指导患者向左右两侧用力伸舌头,并使用手增加阻力,训练舌肌侧方,向口腔的上部生起舌体、舌尖,并用力舔上颚,进行卷舌、伸舌等运动,主要训练为静力性收缩训练;(5)腮内训练:护理人员需佩戴一次性橡胶皮手套,指导患者张口,使用食指、中指放入口腔,刺激患者舌肌两侧,并以点揉方式,按摩玉液穴、廉泉穴、金津穴等。指导患者轻微低头,取食指顶住舌根,将高舌后部轻轻抬高,向上牵拉喉部,促进吞咽;(6)摄食训练。完成患者的基础功能锻炼之后,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患者保持半坐仰卧位、直坐位等,避免练习中发生误咽危险。食物的选择先易后难,从流食开始,保证患者食物的密度均匀,不会对食道、咽喉产生刺激和影响。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练习摄食,根据患者的情况增加食量,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发生异常及时处理,而且需要患者集中注意力进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进行评价分级[1]:让患者吞咽30ml温水。I级:一次咽下不呛咳;II级:两次咽下不呛咳;III级:两次咽下有呛咳;IV级: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V级:每次咽下均呛咳。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进行对比,吞咽功能采用Gugging量表进行评分,评分范围0-20分。最后,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比较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症状改善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困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改善情况比较

2.2 吞咽功能对比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吞咽功能比较:对于护理后吞咽功能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吞咽功能对比

表2 吞咽功能对比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9.14±1.31 16.02±2.58对照组 35 9.15±1.29 13.56±2.81 t值 / 0.582 10.247 P值 / 0.851 0.000

2.3 饮水试验对比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饮水试验比较:对于护理后饮水试验评分,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饮水试验对比

表3 饮水试验对比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3.68±0.66 1.52±0.09对照组 35 3.71±0.68 2.92±0.25 t值 / 0.982 7.534 P值 / 0.358 0.000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4所示。

表4 生活质量对比

表4 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71.94±5.37 91.48±4.08*对照组 35 72.82±5.68 84.38±4.67*t值 / 0.782 8.933 P值 / 0.562 0.000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桥脑小脑角区肿瘤较为隐蔽,在病情确诊史,肿瘤组织已经发展到中后期,实施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2]。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组织的体积超过4cm,会对患者的脑干产生压迫,实施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神经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影响患者术后恢复[3]。 针对性护理是临床上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护理中,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提高患者的配合度[4]。文章针对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的针对性护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吞咽困难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与护理,可引起误吸,诱发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5]。因此,针对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确保患者得到规范化、系统化康复治疗,加强患者摄食管理,最大限度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运动功能,提供生活自理能力,全面康复,并早日回归社会与家庭[6]。有学者选取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研究结果可见,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证实了这队形护理具有显著应用价值[7]。针对性护理属于系统化治疗过程,由康复科、神经科医师、语言治疗师、心理学家、营养师等组成多学科协作小组,共同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稳定患者病情,促进预后,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小脑针对性肿瘤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北京肿瘤防治联盟(BJCA)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双胞胎在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