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P健康教育模式对建立血管通路的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08 00:59覃廖缓许宜薇
微创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净化通路血液

覃廖缓 向 兰 冯 英 许宜薇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广西南宁市 530007)

血液净化是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循环,利用净化技术滤过多种致病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1-2]。目前,国内血液净化以门诊治疗方式为主,治疗时间较短,患者多处于居家自我管理状态,自我管理质量易受患者身心健康、居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3]。而自我管理质量往往会决定血管通路管理质量,当血管通路管理质量较差时容易引起感染、出血、通路不畅等并发症,降低血液净化效果,甚至诱发不良事件[4]。因此,对建立血管通路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以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IKAP)为理念的IKAP模式已成为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模式,被应用于肿瘤、产后、术后等诸多疾病的管理[5-6],且均显示很好的效果,但IKAP在血液净化管理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发现IKAP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建立血管通路的血液净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定期血液净化治疗的96例患者。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血液净化指征;(3)认知功能与精神状态正常;(4)具备一定沟通交流能力;(5)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6)能完成整个透析治疗周期。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肝、心、脑、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其中观察组女18例、男30例,年龄39~72(54.85±12.45)岁,BMI(22.68±3.24)kg/m2,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 6例、高中(或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24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糖尿病7例、原发性高血压8例、间质性肾炎5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成人型多囊肾4例;对照组女22例、男26例,年龄36~75(55.24±13.18)岁,BMI(22.81±2.96)kg/m2,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或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20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6例、原发性高血压6例、间质性肾炎4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成人型多囊肾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含日常饮食须知、正确控制饮水、常规药物(降脂药、降压药、降糖药)的使用事项。健康教育的方式:组织血液净化患者参加血液净化健康知识相关的课堂(1次/月);专科护士在进行透析的同时进行床旁健康教育(1次/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IKAP健康教育模式。首先成立以血液净化科护士长、专科护士、资深医师等成员为核心的IKAP健康教育小组,以讲座、真人示范等方式,分为把握信息、知识宣教、转变观念、产生行为四大模块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IKAP理论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达标再进行观察组的健康教育。(1)有效获得患者信息:汇总患者一般信息,建立与患者(或家属)有效沟通机制,深入了解患者的病因、身心健康状态、透析相关知识需求等。(2)知识宣教:根据患者信息建立个性化健康宣教内容(血液净化原理、原则、必要性、类型,发病原因,血管通路维护要点及重要性,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性,血管通路可能会出现出血、感染、狭窄、栓塞等并发症),可采用一对一反馈教育、专家讲座、融合讲课、情景模拟、典型病例、问答反馈等宣教模式来强化患者对血液净化的了解。(3)转变观念:负责人需及时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若发现有不良情绪、不良习惯,则进行必要干预,及时纠正或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不良习惯,让患者从思想上重视遵医嘱并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病友交流会,让患者相互交流心声,分享控制疾病的经验与感受,增强康复信心。(4)产生行为:前面的铺垫为引导或鼓励患者养成健康行为奠定了基础。健康行为主要包括饮食方面(选择清淡营养食物、忌辛辣油腻食物、忌暴饮暴食)、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劳动适度、戒烟戒酒)、血管通路维护(避免穿着紧身衣、适度抬高肢体、睡觉侧卧时不偏向动静脉内瘘、不抓挠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周围皮肤、血管通路自我检查)、血压自我监测(预防血压波动)、定期超声检查动静脉内瘘功能等。

1.3 观察指标 (1)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7]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1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其包含4个维度(健康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评分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好。(2)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8]对患者健康教育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包含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健康教育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表评估健康教育满意度,分很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百分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健康教育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1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x±s,分)

2.2 生理健康比较 健康教育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1个月后的生理健康比较 (x±s,分)

2.3 心理健康比较 健康教育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1个月后的心理健康比较 (x±s,分)

2.4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血液透析患者多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时间受疾病的折磨,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既往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更多只是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传达,而忽视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形成健康观念、康复信念,从而改变行为[9-10]。若健康教育过程忽视了与患者沟通这一环节,往往容易让患者产生抵触或反感心理,对治疗方案产生怀疑,治疗依从性降低,甚至引发医患纠纷或者护患纠纷[11-12]。传统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内容呆板无趣,会降低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主动性[13]。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改变患者治疗态度、健康信念、健康行为的难度。IKAP健康教育模式融合了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四大要素,与健康教育理念符合,且在多个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14-15]。

本研究发现,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观察组通过IKAP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改善血液净化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P<0.05)。IKAP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或家属充分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可以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同时可以向患者宣教血液净化原理、必要性、发病原因、血管通路维护要领及维护方法、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性、血管通路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并且通过多样化教育方式如一对一反馈教育、专家讲座、融合讲课、情景模拟、典型病例、问答反馈等来强化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另外,该健康教育模式内容全面,包含血液净化相关内容,重点突出血管通路维护的必要性。在转化患者观念的同时,医务工作者还兼顾患者情绪状况,若发现不良情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干预,从而增强其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IKAP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建立血管通路的血液净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且患者对IKAP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净化通路血液
DJ-1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AngⅡ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臭屁净化丸(中)
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