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叙事视角下的《皇帝的新装》

2021-06-08 13:32于保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叙事策略文本解读

于保东

摘 要 《皇帝的新装》中,安徒生创造性地使用“反复叙事”这一民间文学的叙事策略,使得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的言语、行为、心理,故事情节以及故事的主题等,都在反复叙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童话的意蕴更加丰富,篇性特点得到完美呈现。

关键词 反复叙事;《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叙事策略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创编的一篇童话,反复叙事是童话创作核心的语言策略,安徒生在创编这则童话时遵循了民间故事的反复叙事这一策略,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的言语、行为、心理,故事情节,故事的主题等都得到充分体现。反复叙事符合童话的体式要求,安徒生非常巧妙并创造性地使用这一特点构建了这篇童话的独特篇性。这种经典童话的反复叙事结构,具有衔接语篇、连贯故事、推进故事、生成理解的功能,这使得文本具有了巨大的想象張力,文本的叙事功能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在阅读时,这种叙事结构易于被儿童发现、接受,符合儿童作为听话人(阅读者)的语言运作模式,符合儿童语言习得的认知习惯,同时也能激发儿童积极阅读、认真思考、积极表达的欲望。

从现有对《皇帝的新装》的研究和课堂实录分析来看,对这篇文本的教学多是基于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梳理和主题理解与把握上,这种形态的教学忽视了《皇帝的新装》作为一篇经典童话的文体属性,把童话教成了小说。在语篇框架下分析《皇帝的新装》中的反复叙事现象,可以破解童话作为小文体教学的视野制约,让童话教学真正回归到童话的文体中来。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对这篇童话文体和文本言语形式的深入研究,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教学价值。

童话教学应注意到反复叙事这一独特的特点,并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反复叙事这一策略上,围绕这一核心价值点开掘附着在这一核心价值点上的教育价值。重复是语言使用中自然存在的组成结构,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民间故事中常常使用这一手段,“在叙事文本中,它逐渐演变为口头叙事的一种结构规则,成为建构语篇的重要手段,使横向的叙事链条向纵向聚合发展。”①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叙事关注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关注“如何讲”和“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皇帝的新装》围绕“骗”字组织故事情节,围绕“骗与被骗”这一事件采用不同叙事视角组织语篇结构,使得话题具有了连贯性与统一性。人物形象,无论是皇帝、大臣,还是普通老百姓,在“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面前,都表现出了出奇的一致性。情节结构在多层次的反复叙事中显得更加紧凑,故事情节在互相欺骗中不断得以推进,更增添了文本主题的多重意蕴。

一、反复叙事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

为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安徒生在结构这篇童话时,进行了有意识的多样形态的反复叙事。安徒生作为一个成熟的童话作家,有着非常成熟的叙事技巧和叙事策略,这在他的很多童话作品中都能得到印证。如何把一个西班牙的民间故事创造性地改写成童话,安徒生巧妙地设置了“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作为反复叙事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皇帝首先想在这种神奇衣服面前验证一下他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这两次反复,为下文的叙事发展提供了动力源,使得故事得以顺利展开。在“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与皇帝想知道“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愚蠢的”心理和行政动力的驱使和辐射下,全城的人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检测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这成为这篇童话的叙述动力之源,成为文本故事得以展开的无缝链接和强有力的动力源,而之后的故事情节也朝着这个预定方向发展,各色各样人的心理被皇帝的心理所辐射,又成为这个故事继续发展的推动力。当然,这句话也就成为无缝衔接整个语篇的关键,成为结构文本的枢纽。

二、反复叙事具有连贯故事的功能

要想在语篇中很好地结构这个故事,这就需要安徒生不断向自己的语言发起挑战,同时也召唤自己使用新的语言形式。在童话的文体要求和作者的表达意图的需要下,反复叙事就成为最好的选择,因为离开了反复,叙事就不能具有完整的形式。安徒生在这篇童话中运用反复叙事是为了让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开口说话,因而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动力源的驱使让故事中的每个人开口说话成为必然。因此,让故事中的每个人开口说话成为连贯的叙事要求,从而也使得反复叙事具有了连贯的功能。在所有的人都想知道谁是傻子的前提下,文本的内在结构线索在叙事的连贯性上显得更加稳固,反复叙事成为连贯故事并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

为了骗得更多的生丝和金子,骗子们要倍加忙碌地工作,“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骗子们更加忙碌地工作才显得更加真实。皇帝在急于知道谁是不称职的人的前提下,不断派出重要的、诚实的大臣去视察骗子的工作。在私欲面前,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都说这丝织品“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在确证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都说了“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后,皇帝才决定亲自去视察一番,并决定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验证这一反复的真实性。

反复叙事有完善情节的作用,反复叙事在情节的展开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在视角的推进转换中,展现出事件的微妙变化与丰富性。安徒生在叙事推进的过程中,淡化时间线索,用空间情景呈现故事的立体性,这也是文本的一种连贯性建构。故事中所涉及的众多人物(被叙述者)纷纷出场,主动或者被动地(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成为了叙述者。我们从皇帝派出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再到皇帝亲自去视察织布的情形的语言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物的语言被安排在了三个不同的情境中,虽然空间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因为不同人物参与同一件事(“我什么也没看到”),用不同人物的叙述视角来叙述同样的内容,空间的立体性凸显出来了。同样的场景,但人物的语言在表达同一个意见、同一种看法时(“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老大臣说:“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

诚实的官员说:“是的,那真是太美了!”

皇帝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地满意!”

每一个人随声附和着:“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这也显得这个故事非常连贯。在织布完成后,皇帝急于展示新衣服,于是骗子们又彻夜忙碌起来,皇帝周围的人,老百姓都对新衣服啧啧称赞,对新衣服的赞美也是承接对织布的赞美,从织布到新衣服既是语篇的连贯,更是情节的再次推动和紧密衔接。

所有的骑士都说:“一点儿也不错。”

大家都说:“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老百姓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这样,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反复叙说,不同人物的每次叙述都有全新的内容和更加强调个体自我认知的夸张化表达,成为《皇帝的新装》的叙事独特之处。用不同人物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叙述同一个事件,反映了同一个现象,不但没有给读者造成简单、重复、厌烦、枯燥之感,反而给读者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这便是《皇帝的新装》反复叙事的魅力之所在。“作者反复叙述的事件,其目的主要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思索,从而体味出作者所想要传达出来的某种特殊意味。”②

三、反复叙事具有推进故事的功能

《皇帝的新装》是按照皇帝“喜欢穿新衣服—骗子织布—穿新衣服—展示新衣服—揭穿骗局”的叙事脉络结构故事情节的。作为一篇童话故事,重要的不是是否具有故事情节,而是在于如何安置和结构故事情节;重要的不是这个故事好不好,而是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在这篇童话中,反复叙事不但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情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反复叙事,从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语言形态来凸现“皇帝的新装”这一同一事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能呈现出这件事情本身的立体感。在皇帝想知道“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愚蠢的”心理和行政动力的驱使和辐射下,全城的人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检测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在这个动力源驱使下,我们看到了故事非常清晰的叙事逻辑,不再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是以皇帝为代表的全城人的内在的、不可告人的、自私的欲望展开,这种欲望在结构故事的过程中不断被层层叠加,推进着故事向前发展,这种反复叙事,不但突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显得故事层次分明,衔接更加紧密,加强了故事的节奏感。

作为故事创作者,安徒生要通过反复叙事达到自己创作的目的。因为反复叙事这种手法运用的前提就是为了强调和突出某种主题或结构语篇,用制造悬念的方式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如何安置情节”成为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故事中的所有人物来讲,如何通过这一件新装而达到自己的私欲目的(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愚蠢的),也成为文本中故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对于读者来讲,依据可能存在的叙事脉络,看这场闹剧究竟如何演下去,故事中的所有人如何收场,这个故事如何结局,也就成为最大的阅读期待。

四、反复叙事具有生成理解的功能

反复叙事在视角转换中展现出事件的丰富性,文本的张力显得愈发巨大,也为阅读者提供了可想象的巨大空间。无论是皇帝还是其他叙述者都在企图用不可靠的反复叙述掩盖事情真相,在老大臣被两个骗子反复暗示“花纹很美丽,色彩很漂亮”后,老大臣的想法和什么也不存在这一事实在短暂的矛盾冲突后,终于,老大臣在理性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接着诚实的官员,皇帝,大家,甚至老百姓,都用自己的“不可靠的叙述”强化自己的表达,在每一位叙述者口中都自觉不自觉的用了强化的语序、语气、语调,每个人都站在自我言说的舞台中央,力图使不存在的事件在自我的言说中显得更加真实,这就为生成理解提供了可能。为了达到突出和强调的目的,安徒生用人物夸张的言语形态附以人物的动作、神态把各色人物的表演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一切的“假戏”与“真做”,就是为了抹掉“新装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这一事实。

小孩的一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戳穿了全部谎言和骗局,本来这应该是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可是在巨大的社会结构网里面,也只能是“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同样的句式,出现三次,在帮助读者理解故事内容上具有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三句话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在反复叙述中,意义逐渐加强,强调的意味也在逐渐加强,特别是“实在”这个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肯定。安徒生在写《皇帝的新装》的时候,这种表达相同的句式(反复叙事)被用来结构情节,推动情节,塑造场景,因而显得每个场景都激动人心。当然,故事的连续性允许重复这一看似相同的场景,这样的反复对于创造紧张气氛、丰满文学形象、生成多种理解是必须的。这种经典童话的反复叙事结构,拥有巨大的想象张力,也为读者多样形态的理解生成提供了无限可能。

凡是叙事策略都导向一定的叙事功能,具备了丰富的叙事功能,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就达到了。因而“反复叙事”这一策略就成为了安徒生创编《皇帝的新装》这篇经典童话故事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①梁丹丹.自然话语中的重复现象[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41).

②蒋玉斌.《聊斋志异》的反复叙事策略简论[J].西南民族大學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6).

[作者通联: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皇帝的新装叙事策略文本解读
《皇帝的新装》后传
《皇帝的新装》续编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