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10 08:18张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格瑞洛氯吡格雷

张帅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山东 济南)

0 引言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该疾病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性病变,导致冠脉狭窄、阻塞,影响心肌供血,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1]。这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相关病症,主要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或是心绞痛等,该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一类常见疾病。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人数逐年增长,这也引起了全社会对该疾病的广泛关注[2-4]。而如何提升对冠心病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一直是临床医务人员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药物疗法是治疗冠心病,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况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都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用药[5]。本研究将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药物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情均经心电图检查、血压学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等,获得明确诊断。根据入选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实施如下分组:

A组(25例患者,氯吡格雷):其中男性患者的人数占比为60.0%(15/25),女性患者占比为40.0%(10/25),年龄最高的患者为78岁,年龄最低的患者为45岁,均值为(57.3±5.6)岁;冠心病病程最长为11年,最短为1年,均值(3.1±0.8)年。

B组(25例患者,替格瑞洛):其中男性患者在该组总人数中的占比为56.0%(14/25),女性患者人数所占比例为44.0%(11/25),年龄最高77岁,年龄最低47岁,均值为(57.5±5.9)岁;患者患病时间最长的为12年,最短的患病1年,均值(3.5±1.1)年。

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比。且入选患者均无药物禁忌症,签署同意书,可以积极配合治疗。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调脂、抗凝、扩张血管等冠心病常规疗法,在以上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如下不同用药方案。

A组:该组患者用的治疗药物为氯吡格雷(生产厂商: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患者的药物用量为75mg/次,口服给药,1次/d。共治疗1个月。

B组:该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生产厂商: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71077)进行治疗,用药量90mg/次,2次/d,口服,接受1个月的连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如下几项指标进行统计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其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或基本消失确定为显效,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甚至有所加重为无效。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T段下降次数以及持续下降时间。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脂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及版本:SPSS 22.0;计数资料:差异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差异进行t检验,用(±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研究表明,A 组和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0%(19/25)、96.0%(24/2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sT 段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B 组患者的ST 段下降次数降低为(36.30±3.98)次,ST 段持续下降时间下降到了(120.99±13.02)s,以上指标水平均比A 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T 段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sT 段指标对比(±s)

组别例数(n) ST 段下降次数(次) ST 段持续下降时间(s)A 组 25 36.30±3.98 120.99±13.02 B 组 25 59.32±4.83 182.64±14.21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血液学检查指标对比

经过统计,B 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切变率这几项指标均比A 组更优,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学指标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血液学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n)血浆黏度切变率(%)A 组 25 5.19±0.34 1.75±0.28 4.27±0.20 20.59±0.83 1.70±0.12 B 组 25 4.50±0.26 1.42±0.19 3.99±0.05 19.06±0.57 1.41±0.07 P<0.05 <0.05 <0.05 <0.05 <0.05总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

3 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心血管病类型,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其中心肌缺血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还可导致患者死亡的后果[6-8]。目前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没有十分统一的疗法,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氯吡格雷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但是该药物起效慢,且副作用比较多,患者用药期间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9]。随着临床研究增多以及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临床治疗方案也进行了改进。替格瑞洛是新型血小板受体抑制剂,起效快,药物代谢快,对肝肾功能影响小,因此安全性更高[10]。本研究显示,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能够获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格瑞洛氯吡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如何替换?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