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2021-06-10 08:18祖慧斌阚智慧崔鑫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肺脏肺气支气管炎

祖慧斌,阚智慧,崔鑫馨

(1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中医医院,内蒙古 开鲁;2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开鲁)

0 引言

作为一种临床“出场率”不低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反复发作、以痰浊郁肺证为主的疾病,若治疗不力,往往会并发多种急症,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1-3]。在中医理论中,急性期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病机多在于痰浊壅肺,针对这一状况,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此病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对症疗法,现对之状况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某医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加重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作为研究对象,中西医诊断分别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内科学》作为确诊参考资料。以随机数字表的形式将之划分为各43例的两组。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7±7.4)岁,最幼者42岁,最长者66岁;平均病程(8.4±2.7)年,最短者3年,最长者11年;治疗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4±6.5)岁,最幼者40岁,最长者71岁;平均病程(9.2±3.1)年,最短者4年,最长者15年。两组一般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排除依据为资料不全、依从性差、药物过敏、妊娠哺乳、精神障碍、合并原发性疾病和(或)严重并发症、其他因素导致咳喘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处理;对治疗组除常规药物之外增加内服三拗汤合止嗽散的中药汤剂,其方药组成如下:杏仁(制)9g,麻黄(炙)9g,紫菀12g,桔梗6g,白前12g,百部10g,半夏(法)15g,陈皮9g,瓜蒌10g,白茯苓30g,甘草6g,厚朴(制)10g,大枣6 枚、生姜4 片。若患者咳嗽严重则增加苏梗15g,款冬花15g;若患者寒痰多者则增加细辛3g,干姜10g;若患者咽痛则增加白僵蚕8g,地龙8g。水煎上述药物后去渣取汁300ml,日1 剂分早晚2次服,治疗2个疗程(7d/疗程)。

1.3 观察指标

完成治疗活动之后,对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做出观察,按照其症状做出相应的评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2分表示需要服药;3分表示非常严重。开展治疗活动之后对患者肺功能做出有关的检查,对临床治疗方面之有效率加以必要的计算。疗效标准,临床控制:各症状均消失;显效:肺部哮鸣音及咳痰喘之类症状显著减轻,但不及发作前;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程度不及显效;无效:症状无变化乃至于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见表1。

2.2 主要证候积分

见表2。

2.3 治疗后肺功能

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肺部啰音 气喘 痰多 咳嗽对照组 43 治疗前 2.25±0.36 2.32±0.25 1.82±0.53 2.15±0.47治疗后 1.62±0.13 1.26±0.21 1.56±0.52 1.42±0.25治疗组 43 治疗前 2.36±0.22 1.87±0.42 2.18±0.41 2.21±0.34治疗后 0.52±0.14 0.77±0.20 0.92±0.23 0.82±0.16注:治疗前后均P<0.05

表3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s)/L]

表3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s)/L]

组别 例数 MVV FVC TLC VC对照组 43 50.6±15 2.03±0.35 2.35±0.54 1.41±0.36治疗组 43 70.7±13.0 2.52±0.41 2.72±0.66 2.52±0.21注:P<0.05

3 讨论

类属中医理论中“喘证”“咳嗽”“痰饮”的慢性支气管炎,早期一般发生于寒冷季节,最主要症状为咳痰、咳嗽之类,也会并发喘息症状[4]。临床一般都认为其会和感染、遗传、粉尘、吸烟、过敏、化学毒物扥各种致病因素存在密切关联。如今的医学领域对于这一疾病(主要是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活动一般都以祛痰、控制感染作为指导思想,并加用氧疗、平喘药之类方式,此类办法多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无法完成改善免疫功能的“任务”,故极易复发[5]。而中医领域则以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副反应少、整体调治、安全性高、起效快等长处而优势明显。以中药汤剂内服作为主体,辅以针灸、贴敷、埋线、按摩、拔罐、贴压之类疗法的中医治疗能够很好地弥补西医治疗办法的不足,在整个应用过程中其可以对来源于西药运用的诸多不良反应做出兼顾和必要的防治,并且可以很好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等状况的出现可能性。在中医理论中,慢性支气管炎多源于饮食生冷、外感风寒之类原因造成的脏腑中伤[6,7]。中伤肺脏的外感风寒造成肺失宣降,以至于久咳不愈,而源于久咳的伤肺又会导致肺气亏虚;中伤脾胃的饮食生冷还早成脾虚不运,浸渍肺脏,生痰化浊;久病伤肾的状况会造成肾不纳气以至于发为咳喘。由此不难看出:慢性支气管炎是“本在脾,标在肺,根在肾”的一种疾病,痰饮是其主要标邪之一,以三脏(肺、脾、肾)俱虚为本。急性期因邪实壅肺,在治疗上过程中应将治疗主题定位为化痰、宣肺、平喘;缓解期则祛邪为辅、扶正为主[8]。

此病的急性期症状表现为频繁咳嗽,痰多且流白而稀的清涕,舌苔薄白,肺部啰音气喘,脉浮或浮紧等,属于肺感寒邪造成的典型寒痰证。治疗的主体办法在于温化寒痰、宣通肺脏。本研究使用治疗办法中,源于《金匮要略》的三拗汤为经典的温肺止咳方剂,主要药物为能够散寒宣肺止咳的麻黄,味苦降泄可定喘止咳下气、宣滞化痰、疏散肺经风邪的苦杏仁——一宣一降的此二者配伍,能够有效地调畅肺经气机;生用“补中有散”的甘草则可用于麻杏二者的调和。清朝人程钟龄“发明”的止嗽散润而不腻、温而不燥,符合“不耐寒热”的肺脏生理特点,具备“治诸般咳嗽”这一方面功能。这一药物组方的主要功能在于宣降肺气,方中桔梗兼具祛痰排脓、宣发肺气两方面能力;“苦温之品”紫菀可润肺止咳、温化寒痰苦泄降逆;百部、白前分别能够润肺下气和止咳宣郁;半夏、白茯苓、陈皮则以燥湿化痰、健脾和中为主要功能;瓜蒌可荡热涤痰、润燥开;主降逆的厚朴主要“负责”止咳、下气、平喘。上述各种药物彼此配伍,可完成通利气机、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等“任务”,由此使得肺气宣降如常,各种症状自然消失。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高;有效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本研究使用的三拗汤合止嗽散这一治疗方式可以对加重期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加以有效缓解,具备深入研究运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肺脏肺气支气管炎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不张 肺实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猪屠宰检疫中肺脏病理变化与处理分析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人到中年补肺气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