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的疗效

2021-06-10 08:19任晓飞吕沛宛李欢侯江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配穴治则针灸疗法

任晓飞,吕沛宛,李欢,侯江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指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令贮积脂肪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导致肥胖症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1]。随着我国肥胖人口的逐年增加,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越来越多,如何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肥胖、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体重,也成为肥胖症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本院一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取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中医针灸疗法在肥胖症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了针灸治疗的11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了相关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一组患者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对比;所选研究样本均经本院临床按照相关标准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症,其中重度肥胖65例、中度肥胖32例、轻度肥胖18例;样本男女性别比例为41 ∶74;平均年龄(36.50±10.50)岁;患者在来本院就诊前,均未接受过其他相关减肥治疗;样本排除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有精神及意识交流障碍患者;所选样本均同意配合进行相关统计调查、并授权使用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所选同期进行数据对照的健康体检者,其年龄、性别等资料数据,与患者样本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选肥胖症患者,根据其肥胖程度及肥胖症型,辩证施治、针灸并用[2];主穴选择中脘、水分、关元、天枢、大横、曲池、支沟、内庭、丰隆、上巨虚、三阴交、阴陵泉等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3],并根据辩证归经,配合相关穴位;针刺深度根据患者肥胖程度及取穴位置,较常规针刺深度深0.5 寸-1.5 寸,刺入后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15d,停3-5d 后,继续第二疗程治疗[4]。

辩证配穴包括:痰湿闭阻者,以健运脾胃、化痰除湿为治则,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取内关、足三里为配穴[5];胃肠腑热者,以清胃泻火、通利肠腑为治则,配穴选择合谷穴;肝郁气滞者,以疏肝解郁、理脾和胃为治则,只用针法、泻法,配穴取期门、太冲两穴;脾肾阳虚者,以健脾益肾、温阳化气为治则,针灸并用、补法,配穴取,气海、脾俞、肾俞、足三里;对症见少气懒言者,增加太白、气海,补中益气;症见心悸者,增加神门、心俞,以宁心安神;症见胸闷者,增加膻中、内关两穴,以宽胸理气;症见嗜睡者,加照海、申脉两穴,以调理阴阳;对脾胃虚弱、真元不足者,可增加灸法,穴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足三里、肾俞等穴[6]。

1.3 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减肥成功率

以患者完成疗程后,较治疗前体重下降5KG 以上,为治疗成功[7]。

1.3.2 体围、体成分及肥胖指标

体围指标包括胸围、腰围、髋围、股围、腰臀比五项指标;体成分指标包括体水分率、挥发性脂肪酸(VFA)两项指标;肥胖指标包括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三项肥胖指标;对研究样本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并与随机抽取的健康体检者均值进行对比[8]。指标数据以样本指标数据平均值±标准差表示(±s)。

2 结果

2.1 治疗成功率

所选115例样本中,6例患者中途放弃针灸治疗;其余109例完成全疗程针灸治疗的样本,体重均较治疗前降低5KG 以上,治疗成功率为100%。

2.2 样本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数据比较

如下表统计数据显示,109例完成针灸治疗的肥胖患者,体围指标、肥胖指标及体成分指标均显著超出正常指标均值;在完成针灸治疗后,所有样本的三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更加接近相关指标的正常值水平。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完成针灸治疗的109例样本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完成针灸治疗的109例样本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P指标项目 正常值 样本指标数据治疗前 治疗后 相比正常值 相比治疗前胸围(cm) 92.35±10.25 105.35±7.75 103.50±7.50 <0.05 <0.05腰围(cm) 76.30±3.65 107.35±12.85 95.85±11.50 <0.05 <0.05髋围(cm) 95.25±11.00 109.31±7.75 105.50±9.50 <0.05 <0.05股围(cm) 49.29±4.65 61.05±4.65 59.05±5.50 <0.05 <0.05腰臀比(%) 0.80±0.06 0.99±0.12 0.91±0.08 <0.05 <0.05体水分率(%) 56.50±5.15 38.33±7.50 45.05±6.25 <0.05 <0.05 VFA 36.50±13.05 151.35±35.62 114.25±38.05 <0.05 <0.05 A(%) 9.35±6.95 55.12±16.85 42.05±18.15 <0.05 <0.05 BMI(kg/m2) 21.45±1.50 34.05±3.35 30.65±4.50 <0.05 <0.05 F(%) 25.35±5.05 59.06±9.65 46.85±7.22 <0.05 <0.05

3 讨论

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但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遗传、社会环境、心理及运动量不足,是造成单纯性肥胖症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除减少饮食中高热、高糖、高酯食物摄入,增加日常活动的运动量等方法外,配合中医针灸疗法,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传统中医认为,脾胃肾功能失调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脾虚则至水湿不化;胃肠腑热则增加食欲,导致营养摄入过多。通过对肥胖患者辩证归经,针对不同类型和病因的肥胖症患者,通过针灸相应穴位,化湿祛痰、疏肝健胃、温阳化气,达到促进肠胃蠕动、实现营养平衡的治疗目的。

综上,采取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明显,在完成全部疗程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肥胖症状、恢复患者正常体重,是一种值得推广研究的临床治疗肥胖的疗法。

猜你喜欢
配穴治则针灸疗法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针灸疗法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活血利水为骨伤治法刍议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四)
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