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2019-01-05 18:38张艳丽
中医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治则中医学病机

张艳丽

(杞县中医院,河南 杞县 475200)

临床中医学者应熟悉治则的含义,而且在对每一位患者的中医临床诊治中运用治则指导施治。中医学关于治则的理论和其在临床中的作用充分体现着中医临床诊治的特色。揭示治则的中医理论本质、相互联系和临床规律,对于提高中医临床诊治效果,展现中医技艺的魅力,弘扬中医文化的特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的经验,拟就关于中医治则的临床特点、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发展过程的作用做一理性探讨。

1 制定治则是中医临床诊治的重要环节

所谓治则,即治疗原则,是中医临床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制定治则是临床中医诊治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1.1 制定治则是中医临床诊治的独立发展阶段

治则不仅是中医临床理论特有的概念,而且是临床中医诊治过程中重要的发展阶段。临床中一般认为诊治过程主要有诊断和治疗两个阶段,其实从中医临床活动的性质划分,诊断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等中医检查手段获取被诊断患者病情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进行临床辨证,经过复杂的辨证思考,获得的已不是在“四诊”中关于患者病症的无序堆积,而是关于病因、病机有机联系的本质认知。换言之,辨证的基本任务是把握疾病的实质,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状态。施治是中医临床辨证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医临床活动的重要阶段,而制定治则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环节。

中医临床的诊断阶段是为了搞清楚病情“是什么”和“怎么样”,而治疗阶段是为了使病体的病机向有利于恢复正常状态进行的调节。在诊断和施治两个阶段之间,还存在一个应该使病体的病机发生怎样变化的临床阶段。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术语如“疏散风寒”“平肝潜阳”“清热燥湿”“健脾利湿”等均属于治则的范畴。临床中医构思治则的过程就是制定治则的临床活动,是相对独立的临床发展阶段,其根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制定治则的过程既不是为了诊断疾病而进行的检查和辨证活动,也不是进行的治疗活动,而是介于诊断和治疗的中间阶段。②这个阶段表现为一种理性思考的转化过程,是从疾病的“怎么样”到病体“应该怎么样”的理性认知过渡。③认知过渡的主要任务是医者如何才能使病体发生有利于机体转归的变化,这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推理的过程。④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对于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这个阶段进行得很快,很顺利;但是对于初入中医临床者,或者面对一个疑难杂症,这个过程的进行就比较缓慢。⑤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阶段,制定出的治则正确和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阶段的发展和诊治效果的好坏。

1.2 制定治则体现着主体坚守传统中医诊治的能力

在一个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活动中,制定治则的过程最能检验医者是否在坚持中医传统的诊治技艺。首先,需要医者掌握和熟练运用与诊治疾病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因为只有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遵循中医学的临床规律构思治疗的基本原则;其次,经辨证获得的关于病情的认知必须符合传统中医理念,因为中医学的治则只适应于传统中医对病证的把握,而经诊断得出的西医病名无法构思中医学的治则;再次,对中医临床理论的“证”有正确的认知,只有在辨证阶段形成了包括病因、病机和病态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才是构思治则的直接对象;最后,制定出的治则充分体现着传统中医学的特色,而不是用西医学的有关治疗方法的术语代替中医的治则。

1.3 治则充分体现着中医诊治的特色

传统临床中医理论的治则不同于西医学临床关于治疗原则的含义,后者一般不认为制定治疗原则可构成一个独立的临床诊治发展阶段;中医学不仅将制定治则的过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而且认为是关键的环节。中医学的治则充分体现着中医临床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性。

第一,治则体现主体的目的性。中医调理疾病的目的不能单纯地表述为使病体康复,这只是中医医生和病家共同的愿望。中医诊治疾病属于实践的范畴,实践的主体是临床中医,客体是患者机体的病情。中医治病是用一定的方法使病体发生有利于转归的变化,如“疏散风寒”的治则是欲驱除聚于病体肌表的风寒;“清热燥湿”的治则是使病体内的热得清,湿气被燥气所吸;“健脾利湿”的治则是欲恢复病体的中焦运化功能,并清利多余的体内水气;“平肝潜阳”的治则是使亢奋的肝气平静,压制上越的肝阳。第二,中医学的治则表现出动态的活力。每一个拥有中医临床经验的中医学者都能真切地体会到诸如“交通心肾”“荡涤肠胃积滞”等治则生动的动态形象,这是中医诊治活力的体现。第三,治则体现着中医辨证论治的合理性。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决不是对号入座式的模式化诊断和治疗,治则体现着中医诊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中医的治则体系没有抽象的逻辑推理和演绎关系,具体治则只针对诊治中的病机,使中医临床诊治牢牢建立在一切以实际病情为准的基础之上。第四,古代中医文献中虽然没有将治则列为专题研究,但是历代中医名家都非常注重关于治则的研究。古代中医在其“医案”等文献中凡有“治宜”或“治当”等文字的后面所显示的关于施治方向的表述多为治则。

2 治则针对病机而因势利导

治则的首要作用是承上,即将辨证过程获得的对疾病病情的理性认知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性施治行动意志。

2.1 辨证的终点是构思治则的起点

中医学的辨证不是依据若干个典型症状对号入座式的判定为什么病,而是根据获得的众多动态的、宏观的症状,逐一经“司外揣内”式的追溯,寻找引起每个症状的体内动态机制,再寻找病因与各种体内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病机。这个病机是动态的,是形象的,是中医学者在认知思考中把握的,如“阳明腑实证”在张仲景的认知中是一个动态的“热与宿食相结于中下焦”而引起痞、满、燥、实的生动形象,这个动态形象既是张仲景辨证的终点,又是构思“荡涤肠胃积滞”治则的起点。

2.2 治则表示扭转病机的针对性

在历代名中医的医案中,在现代中医临床诊治教材中,治则的制定和表述都受到重视,诸如“培土生金”“交通心肾”等所有的中医临床治则,都体现出中医诊者对病情把握的信心,又表达了医者对调理病情的针对性。每一个具体的治则都有直接的针对点,如“培土生金”是针对肺气不足而通过补益其母脾土的途径达到宜肺的施治目的,“交通心肾”的治则是针对“水火不济”的病机,“清热凉血”的治则是针对热盛而迫血妄行的病机等等。概而言之,传统中医针对具体病机经慎重构思形成的治则,都生动而坚定地表示了医者对扭转病机的意志和信心。

2.3 治则体现着中医个性化施治的特色

中医学的临床诊治规律之所以体现出生动灵活的辨证论治特色,制定治则的个性化原则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规范化的标准,只有针对病机的原则,这就是中医治则的表述丰富多彩的原因,如“健脾利湿”的治则只针对“脾失健运”的病机,而不是治疗脾胃中焦疾病的统一模式。

3 治则是实施治疗的总体规划

治则的第二大作用是启下,对即将展开的施治实行总体掌控、总体规划和具体指导。

3.1 治则规定着施治的原则

中医学的治则不是一种治疗的操作程序,而是对将要实施的治疗进行的原则性规定。一方面,治则规定着治法的选择。治则规定的施治基本方向不能变,方法可以选择多种,如根据“祛风解表”的治则,可针对病情选择辛温解表法或者选择辛凉解表法。另一方面,治则还规定着治疗途径的选择,如用汤剂还是用丸、散之剂,或是用针灸、推拿的治疗途径,治则的指向性规定着最能实现治则目标的途径。

3.2 治则指导着治疗方剂的选择和组方的构成

中医临诊为病家开处方,犹如在治则的指挥下组建一个欲完成攻敌阵地的战斗集体,选择什么代表方剂担当主力,在这个选定的方剂中做什么调整和补充,如何发挥每一味药的功能等。在治则的指导下对选方或选药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

3.3 治则规定着施治的进程

治则对具体施治过程存在着实质的总体把握,把握着施治的进程,把握着施治阶段的转换,当一个步骤达到治疗目的时,必须迅速转换为下一个步骤,不能守着一个治法或治方不变,以免贻误病情而不能完成治则所规定的程序和施治目标。

4 小 结

在现代科学文化环境中,传承传统的中医临床诊治技艺的根本途径是遵循传统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认知和实践规律。治则是体现中医临床特色的重要内容,临床医生应当在弘扬传统中医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治则在中医诊治过程中的作用。第一,认真体会治则的临床意义,不能认为制定治则是可有可无的临床诊治过程;第二,精心构思治则的主攻方向,因为治则是对施治目标和过程的总体动员及部署,所以要反复推敲,做到既针对病机的主要矛盾,又顾及病态的各个方面;第三,要用准确而精练的语词或语句表述治则,这是书写病案、考试答卷、指导学员必不可少的行为;第四,充分利用治则对施治的指导作用,不能将治则作为一种形式而摆设;第五,注重个人研究和运用治则经验的总结。

猜你喜欢
治则中医学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浅谈从阳论治胸痹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活血利水为骨伤治法刍议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