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10 08:19高明高飞孙雨薇陆文娇姚丽娜田雅杰宋传慧陈志伟王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颈型浮针颈椎病

高明,高飞,孙雨薇,陆文娇,姚丽娜,田雅杰,宋传慧,陈志伟,王博

(吉林省松原市中医院,吉林 松原)

0 引言

颈型颈椎病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为此需要加强对颈型颈椎病的重视和治疗。中西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多为保守治疗,时间、疗程长,起效慢,效果不理想。浮针由传统针灸衍生而来,具有疗程短、起效快、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在治疗软伤疼痛方面疗效显著[1]。以下为本院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到2021年3月门诊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 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期间患者无脱落;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及西医的相关诊断标准,并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取穴: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肩井、天宗,上肢及手指麻木配曲池、合谷、外关,头痛配百会、风池、太阳。操作:选择长春爱康牌0.25×25mm毫针进行常规针刺,采取平补平泻的方法,针刺停留保持0.5h,1次/d,连续针刺7d 为1 疗程,共治疗1 疗程。治疗组(浮针治疗):操作方法:双侧肩峰内侧,由外向内进针。针具选择一次性使用浮针(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豫械注准20162270462,产品技术要求编号:豫械注准20162270462,生产许可证书编号:豫食药监械生产许20170005 号,规格型号:1.0×37mm),组成部分有软套管和不锈钢针芯。首先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在皮下以水平角度进针,针尖指向病灶位置,针体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向前推进,在皮肤表面呈现出线状的隆起,运针深度应将软套管全部埋入。进针完成后将拇指作为一个支点,示指和环指做出前后扇形的扫散,时间一般每个部位为2min。在扫散的过程中同时为患者进行灌注,告知患者以左右的方向来以较慢的速度转动头部,在操作完成后将不锈钢针芯抽出,并留置软套管,将其使用胶布固定好。留置24h 以后将软套管拔出,告知患者切勿沾水,可进行正常的活动,连续治疗3d 后,隔1d 治疗1次,7d 为1个疗程,共治疗5次,观察1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即刻镇痛效应、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1)疼痛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用标有0-10 刻度的直尺进行评定,数值越高则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强烈,让患者自己根据标尺的位置来说出自己VAS 值,以判定患者的疼痛情况。(2)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根据陆氏自拟评分量表进行评分,体征主要包括颈部肌肉疼痛、压痛、僵硬及颈部活动受限,各项分别有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等级,依次使用0分、1分、2分、3分表示,将各项的分数和作为颈部症状体征的评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颈部疼痛感或是压痛感等情况完全消失,颈部活动恢复如之前,或者是颈部的症状体征评分下降超过90%,则将疗效判定为临床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颈部的各种症状显著改善,颈部活动大幅度恢复,颈部的症状体征评分的下降范围在70%-90%,则将疗效判定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有部分消失或是改善,颈部活动受限情况也有所改善,颈部症状体征评分的下降范围在30%-69%,则将疗效判定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未达到以上的标准,则将疗效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 0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即刻镇痛效应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首次治疗、疗程结束后vas 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首次治疗、疗程结束后vas 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首次治疗后 疗程结束治疗组 40 5.90±1.10 3.78±0.80 1.28±0.67对照组 40 5.80±1.20 5.23±1.14 2.53±1.03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首次治疗、疗程结束后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首次治疗、疗程结束后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首次治疗后 疗程结束治疗组 40 7.78±1.25 4.08±0.97 1.88±1.78对照组 40 7.55±1.31 6.70±1.15 3.23±2.19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程度评估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中是最早期,也是程度最轻的颈椎病。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颈型颈椎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筋骨失养、机体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平时体质较为虚弱,再加上外界湿寒邪气的侵扰,导致经络受阻,气血、筋脉不通畅,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出现疼痛的情况。患者颈部肌肉组织受损,气血失调,经络不通,气血不荣而致痛。浮针由传统针灸衍生而来,通过扫散手法直接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增加局部的血流量,能够对液晶状态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结构进行改变,使得气血能够通畅运行[3,4]。有研究[5]表明,局限性疼痛人体的血流量要远远低于健康人群的血流量,而对局限性疼痛患者使用浮针进行治疗后血流量明显增加,减少了引发疼痛的物质,达到了满意的镇痛效果。在浮针应用的同时实施再灌注也是非常重要的补充工作,当血液进入到缺血部位不再是以缓慢的流速呈现出来,而是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灌注动力及范围加大,促进了血流的恢复[6]。

本研究中,治疗组给予患者浮针治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了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同时疼痛评分及颈部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P<0.05)。这一结果显示出了浮针对于颈型颈椎病治疗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僵硬疼痛程度[7],起到了很好的镇痛效果。

综上,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即刻镇痛效果好,有效地缓解了患者颈部肌肉的僵硬疼痛程度,安全绿色,操作简单,疗程短,起效快,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8]。

猜你喜欢
颈型浮针颈椎病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牵引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浮针疗法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