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岭三代守墓人的70年

2021-06-10 15:03邱冰清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后人烈士亲人

邱冰清

江苏盐城是一座没有山的城市,全市最高海拔约8米,却有一个地方叫“岭”:五条岭。

“五条岭”是个烈士陵园,位于如今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庆元村。这里长眠着2000多名革命先烈。1947年冬,盐南阻击战在盐城打响。激战四天四夜,我军共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虏3000多人,我军也有2000多名战士在战场上牺牲。

战事紧张,烈士遗体由地方组织,船载人抬,送至距离主战场几公里的伍佑区袁坎乡港南村(今步凤镇庆元村)一块盐碱地上掩埋。当地老百姓用白布将烈士的遗体裹好,白布不够了,就从家中拿来芦席为烈士裹尸。牺牲战士太多,无法一一建坟,烈士的遗体只能以叠葬的方式安放在挖好的五条沟内,形成五条土岭,每条土岭长约40米,高1米多,各有31个坟茔,民间称这五条土岭为“五条岭”。

拔草,添土,守好墓,等待烈士的亲人来“寻找”他们……有一家三代人义务守护五条岭烈士墓70余载。第三代守墓人卞康全,在继续“守约”的同时,还与社会各界一起,先后为330余名烈士“找到”了家人。

姜步殿烈士、林加喜烈士……每到清明,這些“找到”家人的烈士都有亲人前来祭扫。卞康全说,希望有一天,这里的2000多名烈士都能有亲人来祭扫。

三代守墓人

2021年3月20日,卞华和儿子卞康全在地里忙活着。这一天是卞华特意看了皇历后选的“好日子”。清明前正是棉花播种的时候,父子俩在地里忙的不是自家农活,而是在准备坟茔顶上的添土,细数起来一共155块。

推迟播种期,精心准备祭品,并不是为了自家的祖先,而是为了埋葬在家不远处的烈士们。卞康全的祖父卞德容当年参与了安葬烈士遗体,卞康全的祖母牵着年仅8岁的卞华就站在边上。

多年后,祖母告诉卞康全,当时很多人边安葬边哭。烈士安葬处没有选择老百姓的庄稼地,而是常年长不出庄稼的盐碱地。祖母说:“他们活着打仗是为了老百姓,死也没找个好的安葬地,是我们最亲的人。”

此后,卞德容夫妇常带着卞华去五条岭除草添土。“听我祖母说,裹尸是在冬天,温度低,遗体腐烂速度不快。第二年夏天,一场暴雨让五条岭的坟茔开始往下塌,还有血水流出来。当地政府组织村民围着五条岭的东、北、西三个方向开沟、取土、补土。后来,村民看到坟有点塌就随手补土。大概过了10年,五条岭的坟才基本稳固,不再坍塌。”卞康全说。

父亲离世,母亲老迈,16岁的卞华牢记父亲临终的嘱托,成为第二代守墓人。结婚后,妻子程庆莲和卞华一起守,有了孩子,夫妻二人带着孩子一起守。分田时,不少人因为五条岭是墓地,不敢要后面的田。“我们不怕,那里埋的都是革命烈士,是不会‘危害百姓的。”卞华说。

对卞华两口子来说,五条岭里埋着的,是和家中亲人程步凤一样的人。程步凤是卞华的远房舅舅、程庆莲的堂叔,他参加革命后于1948年被捕入狱,敌人严刑逼供未果后将他杀害。

卞康全十来岁的时候,并不太理解父母的做法。“我们兄弟姐妹在家把饭都做好了,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但母亲还在五条岭慢慢添土。为了能早点回家吃饭,我就帮她一起添。母亲一边添土,一边跟我们说:‘埋在这里的烈士和堂外公没有区别,都是我们最亲的人。”

几十年来,这一家人是真正“守”住了这片墓地。

早年间的五条岭尚未修建水泥台阶,周围树木林立。村子里有人想置换五条岭后面卞家的田地,用来开挖鱼塘,并在东侧修条路运送建鱼塘所需的砖坯。

想到来往的工人运送砖坯会让陵园不再安静,烈士英灵难以安息,鱼塘的开挖更会让五条岭后方的河水影响坟茔,导致其坍塌,程庆莲决定“抗争”。和村里争执未果后,卞康全给当时的乡领导写了封信。“当时也不知道乡领导名字,就在信封上写‘乡里的书记收。”卞康全说。最终鱼塘没建,五条岭安然无恙。

跟着父母,卞康全“自然而然”地接过守墓的“接力棒”。就这样,一家三代人守了五条岭70余载。

烈士从不无名

小时候,卞康全心中困惑,他问祖母,离家不远的那片墓地里都是谁?为什么过年、清明都没有家里人来烧纸钱?祖母告诉他:“是打仗死掉的士兵,是恩人。”

母亲也说:“我们要把这些烈士当成自己的叔叔、外公来看待,给他们守好墓,等他们的亲人来寻他们。要是墓都没了,人家来找什么?”

可他们的亲人什么时候才会来?卞康全不知道。“我能做的,就只有好好守护着,等待着。”

直到1991年,一位陌生女士走到五条岭旁的卞康全家中借铁锹。“我心里想,一个外地人怎么会来借铁锹。她说想给她父亲的坟上添把土。”卞康全说,当时他的心情难以描述,想着“终于来了”,赶忙提着铁锹跟着过去。

这是第一位来五条岭祭拜烈士的后人:陈继业。她的父亲是盐南阻击战中牺牲的陈同桂烈士。根据父亲幸存战友的描述,她找到当地民政局,又随着指引,“过通榆河,向东走几里地,再问当地人一个叫五条岭的地方”。

不知道父亲在哪一条岭里,陈继业为每条岭添了三锹土。“那是春天,茅草刚冒芽,太阳是落山前的暗红色。陈继业走到东边第二条岭时,伏上去痛哭。”卞康全说。陈继业身体不好,拜托他每年清明帮她为父亲坟上添土。他请她放心,一定记得。

2009年,五条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翻新修整。后来,盐城当地组织各村镇收集信息,出版了《难忘五条岭》,书中包含751名烈士名录。

后来,卞康全和在中共涟水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工作的王继华交流,又获悉85名葬在五条岭的涟水籍烈士名单,836名烈士“有了名字”。

“有人说烈士无名,我说烈士有名,只是暂时不知道而已,但他们永远在我们心里。”卞康全说。

2010年,卞康全开始登记烈士陵园来访者信息,包括名字、从哪来、联系方式等,如果愿意,来访者还可写下自己的感悟。有明确名单后,他会告诉来访者,家乡有哪些烈士在这里,烈士的姓名、部队番号是什么等,还请他们用手机拍下来,回去帮忙寻找烈士后人。到现在,他已累积了13本陵园记事簿。

送他们“回家”

“兹有您家先人×××烈士,资料查得在1947年盐南阻击战中壮烈牺牲,被当地人民群众安葬在盐城市步凤镇庆元村二组(原港南组)的五条岭烈士陵园中,今致函您家,特告之,了结寻找之心愿。”落款是五条岭守墓人卞康全,在落款下面,他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2018年,卞康全開始往这836名烈士的籍贯地寄送“寻亲信”。起初,卞康全自掏腰包寄送了300余封信。2020年,亭湖区邮政局在五条岭举行党建活动,被卞康全的行为所感动,决定为他免费提供信封、免费投递。

《难忘五条岭》被卞康全翻了又翻,有的书页已掉落,烈士名单上做了不同标记,用来区分已联系上、信寄出被退回、未寄出……2021年之前,卞康全共寄出近600封信。

然而,有些信件常因“原址查无此人”被退回。2019年初,头条寻人“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组联系卞康全,表示愿意免费帮忙一起寻找烈士后代。卞康全当晚就将836名烈士名录以及已找到后人的烈士名录发给对方。

截至2021年3月,五条岭有330余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卞康全说:“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媒体、志愿者、政府等多方努力的结果,我敬重这些人。”

卞康全家中珍藏着一只风筝,是一位山东籍烈士的后人收到寻亲信找到五条岭,并带了这里的土回家(意为“迁坟”)后,寄给他的。卞康全一直小心收藏,从未给孩子们放过。“烈士就像这风筝,从山东飘到这里战斗,并葬身于此,但风筝的线一直没断,一直在家人手中攥着。于是,家人千里迢迢地来接烈士回家。”

他们是我们最亲的人

“这些烈士是为老百姓牺牲的,是我们最亲的人”,这是卞家一代代传下来的朴素话语。为英烈义务守墓,这是卞家一代代践行的诺言。

对卞家来说,这里是特别的地方。虽然卞康全接过守墓的接力棒,可年逾八旬的卞华仍放不下五条岭。除了每天都要过来,他还不时站在几百米外的儿子家门口望望这里。“这里住的是恩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卞华说。

每天上午8点前,卞康全一准到五条岭,中午回家做饭,吃完了就再回来,晚上到天黑时才回家。五条岭没有大门的时候,卞康全如果有事来不了,卞华就会接替他。自从五条岭有了大门,卞康全没有一天“失约”,因为他“怕来寻亲的烈士后人进不了门,找不到人”。

每天,卞康全都非常忙碌。

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烈士纪念碑三鞠躬,再诵读一遍毛主席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

五条岭的地,卞康全每天要扫好多次,保证“让烈士和参观者都有个整洁的环境”。他每天还要说好多遍讲解词,让来瞻仰的参观者尽可能多了解那段历史,讲解前他还要对着纪念碑三鞠躬。电话要接好多个,有单位联系来参观的,有烈士后人来寻亲的,有邮差退信的……卞康全换了好几部手机,但手机号从未换过。只要有未接来电他必定回拨,他说:“万一(打电话的人)是烈士后人呢,如果是打错的,我就说声‘对不起再把电话挂断。”

卞康全和自己的祖辈、父辈,一直守护这些烈士,守着一份责任,同时也守着一份清贫。

2000多烈士背后,是2000多个家庭。很多烈士亲人在苦苦寻找烈士葬身之地。当年,金套成烈士的父亲在寻找金套成的途中失足跌入壕沟,被人发现时已亡故。妻子看丈夫一去不回,带着孩子一路寻找,听到该消息后以泪洗面,眼睛哭瞎了。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卞康全觉得能生活在阳光下,平淡平安地过日子,是很多人不懂的幸福。“人一生的幸福是追求不完的,要学会知足,我愿意做好五条岭守墓人。”

在五条岭,卞康全见证了“团聚”、哭泣、哀思……这让他更加坚定地要守护好五条岭。“只要身体还好,不呆、不傻、能走,就一直做下去。先烈的血不能白流,我希望更多人知道他们,我愿用自己普通的双手守护这些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猜你喜欢
后人烈士亲人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各界群众夹道迎烈士归来
念念不忘
老树
“烈士”本来不必牺牲
亲人( 连载一)
悼北伐阵亡烈士(二)
后人可畏
伏生传《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