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我们能赢

2021-06-10 18:57张倩雨
求学·文科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木桶赛道题目

张倩雨

转眼间,高考对我来说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但是每到五六月份,我还是会不自觉地去关注它,去看看这一届的作文题目是怎样的,数学有没有很难,顺便回想一下自己那个遥远而又美好的高中时代。

我知道在这个时候,即将步入考场的你或多或少都有些迷茫和焦虑,不过没关系,它们都是很正常的情绪。这篇文章,我就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大家分享两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高考小故事吧。

高一刚接触物理的时候,我处于很“懵”的状态里。拿基础的受力分析来说,我只能标出那个最简单的重力,之后便手足无措了;而速度与加速度、标量与矢量这些概念,我更是一窍不通。不过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物理,不知道是因为我个人脾气比较犟,还是因为心里有点傲气,我做了一个很大胆的,现在看来仍然觉得有点疯狂的决定——在分班的时候选择了物理、化学和政治。

高一结束后的暑假,我开始恶补物理。我挑了一本有详细讲解的教辅书,先做一遍例题,再对照答案和解析,琢磨这样解题的原因;有些头绪之后,就开始做更多的题目。就这样,我把高一落下的那部分物理知识大致啃了下来。我也是这时才明白,物理并不难,每一道题目都是有母题的,只要把最基础的知识理解清楚了,题型变化再多也有门道可循。

正式选考之前,我把物理教材看了一遍,把各个公式和实验的原理都捋明白,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最后我的物理选考成绩有97分。这个从0到1的结果,可以说是我刷了很多的题目和卷子,看了很多的教材,订正和总结了很多的错题才换来的。

这是我想說的第一点,奇迹是有可能发生的,努力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有用,而克服畏难情绪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步。当我们面对一个不是那么擅长的学科时,不妨做做心理建设——它没有那么难,只是我们在脑海中把它想象成了妖魔鬼怪,而弄懂之后,它是很亲切的。

第二个故事,则是则反面教材,也是让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一件事。第一次选考之后,我的政治已经有94分了,而化学只有88分。看到这个数据,我们应该很容易就能直观地做出判断,既然化学比政治差,那分配在化学上的时间应该比政治多才是。可那时的我却恰恰相反,因为更喜欢政治,所以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政治上面。在下一次考试时,我的政治成绩如愿获得了满分,而我的化学成绩却只进步了3分。

这也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第二点,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努力对方向更重要。大家应该都知道木桶原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政治只剩6分的提升空间,而化学还能提高12分,这种情况下还把政治当作复习的重点,显然是舍本逐末了。在冲刺的关键时刻,需要多抓抓自己的薄弱学科。

最后,我想再来说说心态的问题。现在的我也和你们一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但不管怎样,请相信,这只是一条赛道的中点,绝不是终点。越过高考,我们还会面临更广阔的赛道。我看到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如果我们一直着眼于微观的东西,那么大概率会感到焦虑、会患得患失,这是眼光的局限和偏狭所致;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我们就可以获得平静的力量。

所以把目光聚焦到更远的、更宏观的地方去吧。宏观来看——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完美无瑕、一帆风顺的。光鲜亮丽的背后,未尝不是挥洒汗水的勤奋与艰辛,所以不必羡慕,也不必妄自菲薄,一定要相信自己。长远来看——这场考试固然重要,但说到底其也只是漫长人生中很小的一段经历,它终究会被时间的尘埃掩盖,而后面的路还长着呢,你只要努力奔跑即可。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够放宽心,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最后阶段的复习,还有最终的那场考试。稳住,我们能赢!

猜你喜欢
木桶赛道题目
自制冰墩墩不能滑出“法律赛道”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木桶兄弟
无人驾驶,先上赛道如何?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