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不再灵光

2021-06-11 03:03严敏
新民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枪战里奇好莱坞

严敏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在中国不受待见、不再追捧,甚至被拒绝。

近期,一部由硬派导演和明星拍摄的好莱坞大片《人之怒》(Wrath of Man)登陆中国银幕,4天票房仅5000万元,还不如国产“烂片”《秘密访客》,更无法媲美《悬崖之上》。什么原因呢?一言以蔽之:因套路陈旧,不受中国观众欢迎。

《人》翻拍自法国2004年影片《运钞车》,是第二次翻拍。原作本身乏善可陈,这次翻拍虽由英国名导盖·里奇执导,大明星杰森·斯坦森担纲主演,却因故事老套且人物脸谱化而未给观众多大惊艳。外媒如《芝加哥太阳报》批评其“好像是里奇带着一众动作明星敷衍地翻拍了一遍”,《环球邮报》则坦言“带着强烈期待去看,没想到剧情拖杳缓慢,新意寥寥,全靠最后一场火爆枪战才抓住眼球”。

好莱坞大片是流水线生产的,剧设和人设有固定的模式,美國编剧沃格勒曾从众多经典和当代影片中量化归纳出来一种电影叫“英雄的历程”——其原型人物有8种,剧情铺陈有12个环节。《人》沿袭之,但简化许多——主人公梅斯被定为“英雄”,他的儿子被劫匪杀害,于是开始为子复仇的“冒险经历”,他“深入虎穴”,化身H进入安保公司做卧底,“面临严峻考验”,大战训练有素的劫匪和贪婪阴险的内鬼,其间穿插了他与女同事厮混的“温存”桥段,“高潮”是存钞仓库内发生多方激烈枪战……里奇推崇暴力美学,擅长用多线叙事和快速剪辑。在他掌镜之下,片中人物和情节只是框架,火爆的枪战场面才是主线。让观众大爽的正是主人公拔枪秒杀众匪,弹壳四溅。激爆场面配以大提琴旋律,如同爆米花式的GNT对敌游戏——刺激是刺激,但称不上是电影作品。

《人》的票房失利归咎于题材内容、类型风格和表现手法的老套路,尽管其场面特效还是不错的。枪战动作片在好莱坞算是很成熟的类型,每年都摄制好几部,在动作设计上有些变化,如《疾速追杀》系列、《飓风营救》系列等,中国票房平均2亿元。但是同质化问题并没解决好,斯坦森主演的《蜂鸟特工》《杀手精英》等不啻为《人之怒》的放大版。至于投资更多、特效更酷、场面更大的超级英雄电影如《速度与激情》系列、《碟中谍》系列乃至各种迪士尼大片,均为大IP复制,在中国的票房最多5亿、10亿、20亿,个别的如《复仇者联盟》系列靠长线效益才达到40亿。而《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轻而易举拿下50亿、40亿。那些超英电影部部讲拯救世界,通过美学化的暴力描写宣扬美国的权威和价值观,令观众产生道德厌恶感和审美疲劳感。难怪,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在中国不受待见、不再追捧,甚至被拒绝。

比如漫威新片《尚气与十戒传奇》,我国决定不引进,因为它不尊重中国观众乃至全体华裔观众的感受。尚气原是漫威的经典漫画人物,早在前年就官宣要拍成首部华人超级英雄电影,并邀请梁朝伟出演,但保留着一个辱华的反派角色即尚气的父亲傅满洲,立马遭到华界抗议。现在拍成的影片虽然标榜是全新制作,却仍然沿用原先的套路,让尚气的父亲这样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存在,只是改名叫文武。尚气的扮演者选加拿大籍华人刘思慕,他的细眉小眼单眼皮符合西方审美下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武打戏也非常简单,缺乏拳拳到肉的质感。

好莱坞大片不再灵光,反观国产片十分吃香,叫座又叫好,助推中国电影高质量提升并优化中国观众的审美观,这才是正道!

猜你喜欢
枪战里奇好莱坞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趴 下
我是孤独的不妨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