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胚物残留电切术后芬吗通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13 03:41宋淑敏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雌二醇宫腔宫腔镜

宋淑敏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河南安阳 455000)

胚物残留在临床较常见,可发生于妊娠早中晚各期,残留的妊娠组织长期留置于宫内,发现机化、粘连,加之部分残留组织植入肌层,使用传统刮宫术往往失败。宫腔镜即可诊断,又可在超声的监护下用电切环将胚物刮出或切除,取出组织送病理检查,是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首选治疗方法[1]。残留胚物对患者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大,术后辅助雌激素,能够使子宫内膜基底层迅速分化出功能层,覆盖临近的创面,使子宫内膜得以修复,对于维持正常宫腔形态、恢复其功能益处明显。本文对芬吗通术后辅助治疗进行研究,探讨芬吗通在宫腔镜胚物残留电切术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不同用药方式将所选患者50 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 例,年龄18~39 岁,平均(34.19±5.17)岁;孕周6~15周,平均(8.46±3.18)周;孕次1~4次,平均(2.33±1.03)次;胚物残留时间21~56 d,平均(25.14 ± 12.56)d。观察组25 例,年龄20~37岁,平均(32.21±5.11)岁;孕周7~16周,平均(12.17±2.81)周;孕次1~5 次,平均(3.24± 1.61)次;胚物残留时间23~ 60 d,平均(27.143 ±11.87)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有生育要求。

1.1.1纳入标准

药物保守治疗失败,妊娠终止后3 周以上宫腔残留胚物者;清宫术后仍有组织残留并机化;宫腔残留组织部位隐蔽如组织宫角处残留;患者有生育要求;了解术后宫腔粘连的可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

生殖器官急性炎症;大量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可疑剖宫产瘢痕妊娠、宫颈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年龄大40岁有吸烟史者;有肝肾乳腺疾病者。

1.2 方法

1.2.1手术步骤

宫腔镜下观察宫腔形态,明确宫内妊娠组织的部位、大小及与子宫壁的关系。用卵圆钳钳夹操作,尽可能取出宫内妊娠组织,胚物组织嵌入浅肌层,宫腔镜下用环形电极逐步电切宫内胚物组织,深及胚物组织基底部。宫腔镜手术结束时检查宫腔,观察子宫壁的完整性,有无胚物组织残留以及宫腔形态是否恢复,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给予芬吗通或常规五加生化胶囊口服。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五加生化胶囊(生产企业:多多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粒装0.4 g×30 例/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43)用法用量为口服,6粒/次,2次/d;持续用药1周。观察组采用芬吗通治疗:患者采取芬吗通(生产企业:abbott biologi⁃cals B.V;规格:1 mg:1 mg~10 mg×28片/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50346)口服治疗,28 d 是一个疗程,前14 d每日服用1片白色片(内含1 mg 17β-雌二醇),后14 d每日服用1片灰色片(内含1mg 17β-雌二醇+10 mg地屈孕酮)。持续1周期。

1.2.3观察指标

观察二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时间、月经量、宫腔粘连率)、术后4周宫腔镜二探情况,将所获相关数据详细记录并作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孕次、术前血HC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50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50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芬吗通组、常规组宫腔镜二探情况

芬吗通组:宫深7 cm,形态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子宫内膜中厚,光滑,腺体清晰可见,颈管形态正常。诊断:大致正常宫腔。常规组:宫深7 cm,形态基本正常,宫腔见多处条索状膜状粘连,双侧输卵管开口可见,子宫内膜不均匀,质地疏松水肿,颈管形态正常。诊断:宫腔膜状粘连(已分离)。见图1。

图1 芬吗通组与常规组宫腔镜二探图像

2.3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量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胚物残留(retained products of conception,RPOC)是指分娩或妊娠终止后在宫腔内残留的胚物组织,包括胎盘或胚胎,可继发于药物流产、手术流产、自然流产、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术后[2]。患者可出现闭经、盆腔疼痛、发热或异常阴道分泌物等,RPOC占所有怀孕妇女的1%,其发生原因[1]包括人工流产时操作不认真,过期流产、不全流产等导致妊娠组织排除不全;粘连胎盘、植入胎盘等致胚物存留在宫腔内,残留胚物组织因存留宫腔太久,逐渐老化并与子宫壁致密粘连,分离时操作难度较大,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相对增高。宫腔粘连的临床处理很棘手,多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而传统的刮宫术加重了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或加重粘连,有报道[3]PROC 传统刮宫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为17%~40%。

RPOP治疗的常用方法有期待治疗、药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但对于胚物残留宫腔时间长药物保守失败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刮宫术及宫腔镜手术,刮宫术是处理RPOC的传统方法,但刮宫术可破坏子宫内膜的基底层[4],进一步加重子宫内膜损伤,增加宫腔粘连几率,且有残留物清除不完全造成持续残留的可能[5]。1997年,Goldenberg等[6]首次报道应用宫腔镜处理RPOC。随后,宫腔镜被广泛用于临床处理RPOC。

Lin YH[7]报道一位G5P3 45 岁女性,因阴道出血行子宫内膜活检提示子宫内膜退行性变,门诊随访宫腔镜怀疑后壁RPOC,行TCR后阴道出血停止,病理提示退行性妊娠产物伴急性炎症,说明宫腔镜在RCOP诊治方面有明显优势。在宫腔镜直视下可观察到宫腔的妊娠组织部位质地,对宫腔内残留组织有针对性进行钳夹、电切,不过多破坏子宫内膜。Cap⁃mas P 等[8]对114 位RPOC 患者行宫腔镜胚物残留电切术,91%可完全清除,83%受孕率,但宫腔粘连率仍然达到7.5%,因此术后最好辅以药物治疗以期加速内皮细胞再生[9],刺激新生子宫内膜覆盖损伤的子宫内膜层,形成一个功能性的隔离层,避免宫腔粘连发生。

美国妇科腔镜协会(AAGL)及欧洲妇科内镜协会(ESGE)联合推出的IUA指南推荐使用雌激素,其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与再生,有助于创面修复,术后使用雌激素降低宫腔粘连复发[10]。2015 年的《IUA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术后每天使用4 mg的戊酸雌二醇或等效雌激素,连续使用21 d,随后7~10 d加用孕激素周期用药[11]。

该研究对胚物残留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术后对照组常规使用五加生化胶囊口服,中药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不良反应小,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可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使宫腔残留组织的排出,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子宫的复原,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和流血量[12]。我们使用五加生化胶囊2.4 g,bid,连用7 d。与含雌激素制剂相比较,来了解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

雌激素是临床常用的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手段,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内膜上皮细胞增殖及促进血管再生,子宫内膜功能层的血管对激素高度敏感。雌激素还能有效促进子宫内膜及间质细胞的有丝分裂,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和间质细胞增生,从而尽快修复创面,以达到改善月经量及月经时间的效果。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用芬吗通治疗,其为雌孕激素联合制剂,其所含17β-雌二醇是纯天然的雌激素,和人体的雌二醇结构完全相同,可使子宫内膜增生并在短时间内得以修复,防止宫腔粘连,并控制患者子宫血流情况,缩短流血时间并减少流血量。地屈孕酮是与17β-雌二醇于患者后半周期联合给药,地屈孕酮是新一代孕酮,口服易吸收,平均生物利用度达28%,孕激素活性也增强10~20 倍,地屈孕酮可经雌激素作用而促使子宫内膜分泌期改善,恢复正常月经及经量,并可将宫颈黏液变稠,避免患者产生宫腔粘连。

有研究显示[13],若血清雌二醇水平<3 660 pmol/L,血清雌二醇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呈正相关,而当血清雌二醇水平>3 660 pmol/L时,则与内膜厚度增长无显著相关。芬吗通中1mg 17β-雌二醇更接近生理剂量。本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芬吗通与常规组进行比较,发现芬吗通能更好地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对于子宫内膜修复作用更好,出血时间更短;研究结果也证明,观察组在术后监测指标中,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量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为术后能早期发现宫腔粘连,了解子宫内膜修复及宫腔形态,我们对50例患者进行了术后宫腔镜二探,进行二次评估是指导受孕及辅助治疗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于宫腔粘连分解(TCRA)术后进行宫腔镜二次探查术已达成共识,AAGL[10]推荐术后2~3个月进行宫腔形态的再次评估,也有术后1周或1个月进行宫腔镜二次探查的报道。本研究参考TCRA术后评估标准,术后4 周给予两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二探,发现芬吗通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因为例数有限,仍需要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观察。

4 结论

综上,胚物残留原因很多,一经诊断,应积极处理,经宫腔镜电切术后给予芬吗通口服,芬吗通在术后修复子宫内膜、缩短出血时间、尽早恢复患者正常月经及经量、减少宫腔粘连等方面优于常规组,为备孕患者奠定了土壤基础,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雌二醇宫腔宫腔镜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不典型宫腔粘连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误诊分析
沼灌土壤17β-雌二醇专性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