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关键能力培养促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06-15 18:58周鹏程徐惠黄桢余国叶海龙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关键育人评价

周鹏程 徐惠 黄桢 余国 叶海龙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与争夺成为焦点。如何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如何培养大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更准确地讲,教育是为一个尚未到来的社会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未来社会具有的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高中教育要站在未来视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好的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有效回应时代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着眼国家、学校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提出以关键能力培养促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

关键能力育人理念的提出背景

(一)国家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钱学森之问”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2012年我国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我国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当下,我国基础教育为人诟病的主要问题是“应试”,而缺少真正地“育能”。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在培养“乖孩子”“跟随者”,他们具备接受知识的能力,但不会质疑,不会提问题,也不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与历史上的“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深刻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破解。

(二)学校需求:创世界一流中学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作为湖北省首批省级示范高中和窗口学校,华中师大一附中以素质教育改革著称。从20世纪80年代“五·四〇”方案改革,到90年代“素质学分制”探索,再到21世纪初“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特色学校建设,学校始终致力于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学校着眼社会的未来需求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希望“关键能力”成为学校毕业生的“DNA”以及学校办学的最大特色。学校有序开展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涵盖教学、评价等多方面。

(三)学生需求:立足未来社会和为终身发展奠基

创校70年来,华中师大一附中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校友们不同的发展状态让我们深深反思:影响学生成才的原因是什么?求索路上,我们不断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也在进行与培养“关键能力”高度相关的教育改革。教育所具有的培养未来公民的本质属性,促使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将关注的重心转向那些影响人的终身发展的能力上来。

于是,我们在2014年提出了“以关键能力培养促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卓越高中,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这一教育理念。育人理念的变革,对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挑战。

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关键能力不是全面能力,而是能力中的关键少数,是高阶能力。经多方深入讨论,我们不仅明晰了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而且探讨了培养关键能力的途径、方法,逐步达成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共识——对高中生而言,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在文化传承、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一)人才定位:明确“强健身心,卓越品格,关键能力”的人才观

以“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为目标,我们期许学生在高中三年做好三件事:一是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塑造强健身心;二是逐渐养成卓越品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责任、自律、诚信、感恩、执着;三是努力培养自己的关键能力,使自己装备有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核武器”。学校建立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关键能力体系”,推动学生在洞察世界的基础上,具备洞见未来的敏锐性。洞见未来,拥抱未来,继而引领未来。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能力。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学习科目、学习深度和广度,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健康,是其走向成功的基本要求和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它对学习者在元认知和独立思考等方面提出了高要求,这与批判性思维中学习者对材料、观点和结论的审慎态度相一致,即:不随意、不盲从,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进入21世纪,学习和创新因其任务的复杂性,呈现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便是团队共创和合作分享。团队领导能力成为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必备能力。

(二)文化传承:营造“自主、开放、创新”的学校文化

以学校文化、育人环境、学校与社会共育为切入点,建设起“文化育人、社會育人”的构架。开发并运用好光谷高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让国防文化、传统文化、创新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

自开设“高校文化周”以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走进学校,帮助高中生开阔视野、规划人生,让学子们在学术和德育两方面受益匪浅。

70年来,学校确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核心价值观;坚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教学理念,赋予“厚德、博雅、笃学、敏行”校训以实践、创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弘扬“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使创新发展、优质发展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目标追求。

(三)机制创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光谷课程”“院士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为载体,将社会资源纳入学校课程,并以家长学校为平台引领家校共育,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社会资源的加入极大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学校个性化教育教学的条件和能力。比如,“长飞班”和“长储班”开设班级特色课程,包括创新品格培养、企业参观实践等内容;人文实验班开设社会专题课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科技实验班开设“光谷课程”,并实行“双导师”制——为每一位学生选配某一领域的科技专家和学校教师作为导师指导其专项课题研究。FDA15210-2630-4C52-8B53-216786D3AA83

(四)课程重构:探索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组成学校课程结构,将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都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挖掘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逻辑来构建专业的学科课程,让学生跨学科创造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培养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国家课程之外,学校开设了88门校本课程,分为六大类别。其中,公民素养类课程和体艺特长类课程侧重强健身心和卓越品格,其他课程分别对应各项关键能力。例如,实践创新类和学术拓展类课程侧重批判性思维能力,国际视野类课程侧重团队领导能力,生涯规划类课程侧重自我发展能力。

(五)评价创新:建立“基础、发展、创新”评价体系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重要指示精神,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充分发挥教育质量评价导向作用,优化育人生态。

课堂教学评价力求平衡课堂教学的自由度和规范程度,把师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课堂的价值追求,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着眼点,重点从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人数、状态、效率和形式等方面评价课堂的“健康指数”,对学生身心健康、卓越品格和关键能力等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的教育评价新体系。

受国内高考改革的最新变化和评价领域的最新成果启发,我们在传统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平时各项学生检测中着力渗透关键能力的要求,做相应的评价方式开发。同时,借助大数据和学情分析系统,将学生日常表现与活动课程考核等纳入评价体系,完善学生过程性评价。

关键能力培养的成果辐射

经过7年的改革实践,华中师大一附中在社会影响力、毕业生质量、师资队伍水平、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飞跃,逐渐成为国内名列前茅、享誉国际的著名高中,受到社会高度认可和赞誉。

2014年至今,学校高考成绩持续攀升,独占鳌头,每年高考重点率、名校率、高分率等均居省内榜首地位。2014—2020年,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共425人。2017—2020年,在传统高考收官之际,4年高考涌現出5名状元,3年囊括省市文科理科第一名。

学科竞赛成绩成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有力注脚。目前,国际奥赛各学科共荣获金牌31枚、银牌5枚和铜牌1枚,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位居全国中学前列。

近年来,学校相继有优秀毕业生李逸良(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付伟博(201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龚衡恒(2018年荣获北京理工大学最高荣誉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等一批优秀学子先后获得知名高校的最高荣誉奖学金,成为母校一张张靓丽的“金名片”。

和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从一所中学毕业的学生,严格意义上说检验成功与否,要到他十年之后走入社会的时候才知道。因此,一所名校要着眼于培养人的终身学习和立足于社会的那些核心竞争力。

关键能力是学生立足社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和关键。能力为重的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和系统发展,更需要强化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关注完整的人的培养,让素质教育真正从概念走向行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为学生成人、成才打下浓浓底色。

责任编辑/杨万军FDA15210-2630-4C52-8B53-216786D3AA83

猜你喜欢
关键育人评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考考好是关键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