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作员在申达机器:推动塑料工业转型升级

2021-06-15 06:20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杭州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塑化注塑机制品

文/徐 啸 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2020年7月,一批浙江大学专家团队与杭州市龙头骨干企业结对“成行”。许忠斌教授和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双双入选创新协作员和重点服务企业单位。迅速地,专家与企业双方“看对了眼、碰上了头”,着手开始瞄准国内塑料机械行业共性难题,共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具成套设备。

申达机器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生产、制造注塑机的企业之一,浙江省“五个一批”重要骨干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中东、南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水平一流的塑料机械生产厂家之一,已经具备一定的精密模具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当前,制造业的发展对精密塑件和复杂微型塑件的需求日趋旺盛,但我国传统注塑装备及模具难以满足需求,导致高端制造装备长期受制于发达国家,“卡脖子”关口亟需突破。

许忠斌和申达机器的合作,就是从精密注塑、微注塑和注塑模具三方面入手,开展关键技术和塑化理论的系统研究,研制开发系列高效节能精密注塑机、微注塑机和注塑模具,形成了注塑加工生产的成套装备。

创新协作员的智慧与企业的研发攻坚决心迅速产生了“化学反应”,诞生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首次提出了“直接背压反馈控制的电动塑化驱动方法”,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直接背压反馈控制的电动塑化驱动装置。双方合作钻研了塑化过程工艺参数与制品材料间的耦合规律,成功构建出节能成型的控制模型,成功实现了精密注塑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能耗的降低。

首次提出了差动传动微型注塑机的微量注射方法,创造性地将注射系统与差动螺旋原理相结合,解决了微注塑过程中难以控制微小注射量以及控制注射精度的问题,双方合作发明了高精度差动传动的螺杆-柱塞复合式注射装置、新型注塑模具,提高了制品的成型质量。

发明了一种多元场量作用下振动加工与制品成型一体化装置,揭示了制品性能与工艺条件之间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振动叠加技术在注塑充模过程应用的理论与方法。

双方合作开展了注塑成套装备与模具配套技术研究,研制了新型车灯注塑模具及其成套装备,实现了注塑制品的高质量和稳定性。

现在,申达机器在模具成套装备的关键研发技术方面,成功打破了精密和微注塑成套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部分成果已应用到国际一流品牌和制造业产品,近年新增销售额11.3亿元,出口创汇1.45亿元。申达机器研发的新型车灯注塑模具及其成套装备产品已广泛用于路虎、奔驰、奥迪、大众、丰田等全球著名汽车企业的车灯零部件制造。特别是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环保节能优势和远程监视网络化功能,在能源紧缺、环保要求越来越严、企业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国内外市场极具推广价值。

许忠斌和申达机器的成功合作,可以说促进了我国塑料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高端产品比例,推动了我国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这个行业,我们看见了广阔的未来——国内精密注塑生产设备年需求约500-1000台(套),正在崛起的东南亚市场年需求也在200台以上,可冲击进口机器约8-10亿元的市场份额。另外,高效精密注塑机技术可派生开发高性能的产品专用设备,替代目前昂贵的同类产品进口,满足通讯、电子、医疗器材、汽车制造以及防伪产品、血液分离及检测、光学镜片、精密粉末冶金注射成型、精密陶瓷注射成型等,带来相关经济效益将超过10亿元。而且,新技术还可以促进相关零部件配套供应,在浙江形成具有年产值15亿元规模的产业群,创造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猜你喜欢
塑化注塑机制品
聚合物超声塑化速率的量化表征与影响因素
粮油制品检验工作的思考分析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注塑机电气故障的处理方法
几种观赏鱼原色标本制作方法
东莞欲5年改造万台注塑机
注塑机液压系统及油缸的结构特点与保养维护分析
注塑机变频节能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