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香港流行音乐歌词中的都市形象

2021-06-15 06:37卢辉源黄佳希
文学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时期香港

卢辉源 黄佳希

内容摘要:新时期以来,香港流行音乐歌词中的都市形象在不同的历史分期呈现出鲜明各异的艺术特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是社会性因素,而“港人”意识的变化则是其重要的心理成因,由此可分为确立期、膨胀期和消减期。这三个时期的歌词都市形象各有其规律和成因、成就与不足,但都反映出都市生活对人们的情感态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香港 新时期 流行音乐歌词 都市形象

新时期香港流行音乐歌词中的都市形象,在本土意识确立时期(上溯至1974年,下至1983年),只简单呈现外部轮廓和概括性的特征,宣扬的是团结奋斗精神;从1983年到90年代末,都市形象愈发个性化,体现出香港人自我意识的膨胀;进入21世纪后,都市形象中的“港味”明显变淡,与香港乐坛整体青黄不接、难以复兴的尴尬局面相契合,是乐坛大势影响下的结果。

一.宣扬本土意识和奋斗精神

从1974年起,香港人不再把国语视作“正统”,开始普遍接受以粤语演唱的流行曲,原因之一是香港人的本土意识萌生并扎根。“移民一代”,也和本土港人的后代一样,开始觉得自己是香港的居民,自觉地为“港人”身份自豪。一旦本土意识确立起来,香港人就迸发出强烈的奋斗热情,为家乡香港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且唱一曲归途上”——海外游子的归属感

新中国成立后,由大陆南迁移民来港的中国人,只把香港这座城市当作是暂居地,将自己当成过客而不是主人翁。“香港学者评论香港人的社会心态常常使用‘过客一词,意谓香港人缺乏乡土观念,视香港为暂时居留地,发现有更好的机会即会迁移他国。”[1]不过,由于香港与大陆分处两岸,当时又由不同的政府管辖,移民暂居的人逐渐在香港定居下来,日久生情,渐渐地有了“家”的感觉,不再像之前那样渴望重回内陆故乡了。他们的后代,一出生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香港人”的身份,更容易对香港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种情感,会在离家和返乡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幼随父母移居香港的许冠文,在一次外出旅游后重回香港,将自己的返港心得写成歌词,即《铁塔凌云》,流露着“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感觉,只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寄托在歌词上:“在远方迷雾/山长水远/未入其怀抱”“且唱一曲归途上/此时此处此模样”。在1974年,经弟弟许冠杰谱曲并演唱后,这首歌引起了香港人对于“归属感”的广泛共鸣,成为了代表香港文化的时代标志曲。无论是移民一代,还是本土出生的一代,香港人的本土意识都已经逐渐地确立起来了。

2.“仍愿翻百千浪”——争当时代的弄潮儿

香港本土意识的确立,让原本具有内地特色的国语流行乐风潮渐渐消退,香港各个阶层开始普遍接受粤语影视剧和流行歌曲。与此同时,香港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让社会的中下层人士看到了向上爬的希望,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打赢人生的“翻身仗”。因此,香港本土制作的音乐作品开始变得比较注重表达香港人的自豪感、凝聚力和个人奋斗的精神。

1980年电视剧《上海滩》的同名主题曲,由香港著名词作者黄霑填词,“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比喻的是如滔滔江浪一般起伏不定、变幻莫测的社会状况,但历史的年轮总是滚滚向前的,要想不被时代浪潮拍倒在沙滩上,唯有在激浪中不断搏斗,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即使浪再大再多再凶,即使生活过得再苦再累,也要像歌词中说的那样“仍愿翻百千浪”。虽然歌曲名叫《上海滩》,看似写的是民国时期大上海的风云际会,实际上暗喻着香港在新时期可能会碰到的挑战和机遇,而香港人则要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抓住机会,努力拼搏,争当时代的弄潮儿。

3.“让洋紫荆永远盛放”——建設你我的家园

香港人在努力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在为建设香港作出贡献,香港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香港人付出的汗水与泪水。上世纪80年代前中期,很多香港流行歌曲都在鼓舞人们携手并进,共创美好家园,宣扬的是一种同舟共济、团结友爱的精神,以及对未来香港越来越繁华美丽的向往与憧憬。例如,由甄妮演唱的1981年版《东方之珠》的歌词就写道:“若以此小岛终身作避世乡/群力愿群策东方之珠更亮更光”。又如1983年的《洋紫荆》,先是铺陈香港之盛景:“霓虹灯光/购物天堂/自由都市”“百业繁旺”“有粒珍珠闪闪发光”,然后号召人们“齐心一致”“共谋方法”,为明天更美好的香港“再努力干”,“让洋紫荆永远盛放”。

罗文在1986年发行的歌曲《狮子山下》,歌中唱道:“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呼吁香港人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还用极具亲切感和地方特色的口吻诉说:“我哋(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流行歌曲,狮子山都成为了香港精神的化身,也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灵活应变的精神”[2]。不仅如此,狮子山已经成为香港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是联系香港人情感的精神纽带,也是港人共同奋斗经历的标志。

新时期初期的香港流行音乐,虽然都市形象只突出了外部特征,但是宏大叙事特征明显,将大时代和个人际遇结合起来,体现出时代的新气象和人们的新思想。像《上海滩》和《东方之珠》这两首歌,就是借旧上海和香港这两座城市,一方面展现了大时代的变迁,另一方面表达了香港人要凭自己的奋斗开拓崭新生活的美好愿景。

二.自我意识和个人情感的恣意表达

1978年前后,受《强人》等港剧的价值理念影响,香港人同甘共苦的互助精神、心系家国大事的态度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对自我生存和个人幸福的关注。这种自我意识在八九十年代渐渐膨胀起来,在流行歌曲中表现为以城市面貌为背景或抒情环境,展示日常的港式生活,并注重经验的特殊性、展露创作者的独特个性,追求理想和爱情受挫时的失意是重要的歌曲题材。

1.“所有好嘢香港制造”——港式生活的变化

自80年代中叶起,香港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商业发达,社会富足,市民消费能力提高,直到今天都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消费热情。在衣食住行方面,香港的饮食独具特色,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本地人特别引以为豪。不过,人一旦在某一方面自满,就很容易忽视其他方面的缺点或故意对其视而不见,比如显而易见的住房问题。总地来说,香港人因以经济发展为傲,而形成自大自满的心态,但尽管后来香港经济慢慢衰退,社会问题和矛盾突出,这种“过时”的心态却仍然保留着。

由于经济腾飞,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香港人对本土生产制造的商品存有一种“黄婆卖瓜”的心态。这在《香港制造》一曲中可见一斑,“所有好嘢(好东西)香港制造”这句歌词点出了主旨。许冠杰用“鬼马”的本土方言以香港大街小巷的名称入歌:“响(在)西贡烧烤玩吓海鲜好盏/租番舢板一钓几斤沙鯭”,描绘了大众的日常生活,“香港好东方之珠世上无/香港好你我都也觉自豪”,流露出对活在香港的自豪之情。

在众多行业当中,香港人对饮食行业情有独钟,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餐厅则已经成为香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餐厅在香港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餐馆形式,其效率高、反应快、物美价廉的特点,适合香港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受到了广泛欢迎。“香港人极少未光顾过茶餐厅;反之,一天之内光顾多次,解决三餐的,也大有人在”[3]。歌手谢安琪演唱的《我爱茶餐厅》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香港茶餐厅火爆的营业状况:“款式相当广泛”“相差咫尺都有好几间”“不需超额消费可一餐”“做够七晚夜半也未闩”。茶餐厅的“朴素平民化”“会教顾客畅快满意如归家”,是其受到大众喜爱的主因。于是,港式茶餐厅也就变成了香港一张独特而闪亮的文化名片。

相比于吃得津津有味,香港居民却住得十分窘迫。“截至2018年,香港的现状人均住宅用地仅为10.4平方米,其人均住宅用地水平即使在人口同样稠密的亚洲都市区内也是极低的”,“在全球92座城市中,香港连续第八次成为全球房价最难负担的城市”[4]。虽然切实的数据摆在面前,但是自恋的香港市民似乎不太愿意承认这一事实,认为“不足为外人道也”,至少在香港的流行音乐中,人们对拥挤的住宅空间的不满情绪被尽可能地消解了。歌手卢巧音演唱的歌曲《生于和平区》,歌词里的主人公生活在“就算观天/观不过对面”的住宅区里,不过有意思的是,主人公却觉得“和邻居/不有亲/但有趣”“如同居/一个家/在这里”,抒发出“远亲不如近邻”的类似家庭的温馨感觉。然而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辞,反映了香港人自尊自怜的心态。生存在具有挤压性空间里的人,很容易将身体上承受的压迫感内化为心灵上的扭曲压抑。“从生存的拥挤走向心灵的挤感”,“形成了香港城市书写中特有的挤感空间文化”[5]。比起城市空间的挤感问题,香港城市人自大自傲而不自知的心态问题更难以解决。

香港人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主要来源于对经济发展的盲目自信。虽然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但因其属于外向型经济,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市场稳定性易被破坏。特别是回归之后,“随着香港经济产业转型,行业间非均衡增长现象日益严峻,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6],居民收入两极化愈发严重,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然而,香港人早已习惯了高质量的生活,虽然他们的消费能力跟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但仍然幻想自己在享受着物质消费带来的快感。2006年《八十块环游世界》这首歌第一句就唱出了香港人囊中羞涩的窘态:“摊开手掌/八十个铜板”,但旺盛的消费欲促使他们“想逛哪里就去逛”,米兰、伦敦、宝莱坞、阿姆斯特丹、首尔、塞维尔广场……走在香港这个“购物天堂”就像是在环游世界,但最后却要通过“杀价”才能买到水钻,可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更荒唐的是,有的人消费能力越低下越不理性消费。《碌卡》这首歌的歌词写出了人们会因为消费而陷入到一个负债死循环当中:为了“面子”过度消费而负债累累,向别人借钱去还钱又欠下了人情债,出现了“人人负债/轻轻松松的欠下人情巨债”的现象。

2.“望向孤单的晚灯”——理想与爱情的失意

上一部分列举的流行歌曲,从饮食、住房、购物等方面反映了香港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现实状况,也突显了香港人以我为主、自尊心强、放纵自我的膨胀的社会心态。就像香港作家倪匡在其散文集《心中的信》里说的:“流行歌曲的曲词,是很能反映这些歌曲流行地区的社会形态的。”但他紧接着补充道:“即使歌词并没有社会现实意义,只是男女间的爱情,也可以反应大多数人的心态。”[7]

在香港流行音乐中,绝大多数歌曲都是情歌,表达的是音乐人对理想与情感的态度,其中又以爱情生活为主,以伤感基调为主。词作者很善于依托城市意象,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以乐衬哀。下面的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这四十年来香港流行音乐中运用都市意象抒发理想情怀和爱情失意的代表曲目,以及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环境、动作和心理描写。

从以上两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歌曲在城市意象的选用上,形成了一个以“街”和“夜”为时空主体、交通和建筑为辅的意象群,构建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都市内部意象的体系,突破了以往只从城市外部轮廓描绘的模式,更加直观、深入和细致地表现出城里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比如,张国荣的《想你》,将昏暗街灯人格化,表现出对心上人浓郁的思念和自己矛盾的心理:“想你但怨你/暗街灯也在想你/但却在暗示结局甚迷离”。又如陈奕迅的《好久不见》,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描写熟悉又陌生的街景对往日回忆的逗引:“走过你来时的路”“熟悉的那一条街”。

不管是概览式展现大众的日常生活,还是书写个人的独特情感体验,香港作为一座城市的内部意象在香港流行歌曲的歌词中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对表现“港式生活”和港人心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表现出浓厚的香港本土气息。

三.正宗港味的消逝与怀念

依托香港这座城市来创作歌词,或者在曲词中注入香港元素,很容易将香港“掏空”,毕竟城市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一旦城市的发展陷入停滞,社会阶层固化,市民生活状况缺乏改变,就很难为音乐创作者提供新的素材,流行歌曲的歌词就很可能出现低质化、同质化的现象。

1.情感的“废墟”还是“禁区”——同质化现象

刘德华在1987年发行的歌曲《情感的禁区》和麦浚龙在2019年发表的歌曲《情感的废墟》,不仅歌名高度相似,歌词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也很雷同。这两首歌都是通过描写城市凄冷的夜色街景,抒发主人公對恋情的懊悔遗憾之情,排谴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意。两者都以“街”和“雨”作为抒情背景,都写出了主人公同样的动作,就是“踏快车”“追”和流泪,都用了“悔恨”“痴心”“唏嘘”三个词来表达心境。如果说这些词语和意象在其他情歌中也很常见,有类似之处不足为奇,那么在《情感的废墟》中,“情感的废墟/一切跌进禁区”这句歌词显然是套用了《情感的禁区》的歌词。

然而,有关城市的流行音乐歌词出现重复、粗制滥造、缺乏深度的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客体环境,反而是创作主体要承担起主要责任。由于香港市场狭小,音乐行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一开始从事流行歌曲创作的人并不多,但随着后来粤语流行歌曲打开内地市场,唱片销量急速攀升,唱片公司给创作者的酬劳也有提升,于是到了1997年,香港“作曲家及写词家协会”的会员从成立初期的二十多人发展壮大为七百余人。但是,市场需求量增大,创作者增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歌曲的“量不能说不多,但在质的方面,就实在难于保持水准”[8]。

另外,词作人青黄不接也是导致歌曲质量下滑乃至整个香港乐坛趋于没落的重要因素。在香港老一辈著名的作词者当中,黄家驹、林振强和黄霑已逝世,陈少琪、易家扬和李安修等人近年来鲜有代表作品,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风气延续到了新一辈的作词群体之中。新生代的作词人仿效前辈获得辉煌成就的老路子,企图一鸣惊人,一举成名,结果却事与愿违。同质化的歌词不仅使新发行的音乐无人问津,也使得原本充满“港味”的流行歌曲变得乏味了,让曾经声音嘹亮的香港乐坛持续地沉寂下来。

2.“你伦敦我纽约”——其他都市的“入侵”

不过,总有一些微小的声音会在沉默中爆发。由于流行歌曲中的香港元素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不少音乐创作者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到了其他城市上,在香港音乐中添加异域色彩。这些歌曲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却加速了“港味”的消逝,不仅没能挽救香港音乐的颓势,反而流失了一部分忠实的粤语流行曲的听众。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歌词中出现其他都市形象的频率提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港出现的次数逐渐减少或其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從上面的表3可以看出,在流行歌曲中,香港遭到了台北、首尔、纽约、伦敦、威尼斯、莫斯科等世界各地大城市的“入侵”与“围剿”。如Twins演唱的歌曲《莫斯科没有眼泪》,歌名取自前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列列军队/在街上森严戒备”的歌词令人如身临阅兵现场,但也已完全失却了香港的地域特色,很难引起香港人乃至粤语地区人群的共鸣。

3.“同舟之情携手走过崎岖”——只剩下情怀

如今香港乐坛的沉寂与没落,从根本上说,是正宗“港味”的磨灭与消逝导致的。为了打开内地市场,香港唱片公司转变歌曲的形式,用普通话来演唱歌曲,很多香港流行音乐都有粤语和国语两个版本,这是“港味”减弱在语言形式方面的体现;有作词者试图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在歌词中引入其他城市作为意象,这是“港味”削弱在内容方面的体现;而优秀的音乐创作者后继无人,则是“港味”流失在本土人才培养和传统继承方面的体现。

现在的香港乐坛缺乏闪耀的新星,只能靠经典音乐和当年的天王巨星继续撑起门面,通过重新填词、编曲等方式演绎上世纪的经典金曲,来怀念逝去的青春和辉煌,继续消费着仅剩的情怀。在2013年,由张学友和陈奕迅合唱的歌曲《同舟之情》,在“家是香港”运动启动礼上播出。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狮子山下》原曲的副歌,“同舟之情携手走过崎岖”的曲词传达出“狮子山”的精神和“家是香港”的怀旧情感。

香港音乐要想复兴,首先必须保留自身的地域特色,以粤语方言为主要演唱形式,以香港城市形象和生活为背景与内容,因为“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包含了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经过历史的沉淀充满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趣或是特色文化”,这正是“吸引音乐人和歌迷的重要元素”[9]。其次,香港应该注重培养和保留本土的音乐创作人才,包括作词人、作曲人和歌手等音乐行业从业者,没有人才就不会有优秀的作品,只有“人”才能让事业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四.结语

观察一个地区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情感态度,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流行音乐是一个突破口,而要对流行音乐的歌词文本进行鉴赏批评,意象繁复、因时而变的都市生活则是其中一个切入点。由此可见,流行音乐歌词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理应得到文学界和研究界更多的重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流行音乐歌词的创作存在不少弊病,文学批评者要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合理建议,才更能促进音乐文学及其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熙元,姚书恒.60年来港人身份之惑[J].文化纵横,2010,(06):116-121.

[2]耿书培.粤语流行歌曲中的身份认同——以歌词中的城市意象和地点置入为例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116-117+123.

[3]吴燕和.港式茶餐厅——从全球化的香港饮食谈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24-28.

[4]马杰,于儒海.土地供应视角下的香港住房问题探析[J].中华建设,2020,(1):57-59.

[5]凌逾,薛亚聪.挤感空间:香港城市文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12):9-18.

[6]陈广汉.香港回归20年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亚太经济,2017,(4):163-172.

[7]倪匡.心中的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157.

[8]黄霑.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

1997)[D].中国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3.

[9]谢润怡,涂波.粤语流行歌曲发展及趋向研究[J].黄河之声,2014,(11):87.

基金项目:2020年广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时期中国流行音乐歌词中的都市形象研究”(XJ20201107808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新时期香港
香港ifc商场夏日呈献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香港ifc商场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