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声音的奥秘,畅享发现的欣喜

2021-06-15 16:55俞珺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游戏

俞珺

摘  要:结合本园省“十三五”课题《幼儿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性策略研究》,在观察和捕捉到科学区域中,幼儿对声音这一探究对象浓厚的探索热情和需要后,我们开启了追随幼儿脚步,提供适宜支架,在师幼的共同建构下,不断丰富和深入地揭示声音奥秘的科探历程。

关键词:深度学习;游戏;科学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1-0072-02

Explore the mystery of sound and enjoy the joy of discovery

——Probing into the supportive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deep learning in the games of the big class science zone

YU Jun  (The second kindergarten of municipal authorities in 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roject of this kindergarten province,"Research on Teachers' Supportive Strategies for Deep Learning in Early Childhood Games",after observing and capturing the scientific area,the childrens strong enthusiasm and need for the exploration object of sound,We started the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following the footsteps of children,providing suitable supports,and continuously enriching and in-depth revealing the mysteries of sound under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children.

【Keywords】Deep learning;Games;Science area

1.活動缘起,以趣为始

不久前的一次科技馆之行,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聊起此事依然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在观察和捕捉到幼儿对声音,这一探究对象浓厚的探索热情和需要后,我们开启了追随幼儿脚步,提供适宜支架,在师幼的共同建构下,不断丰富和深入地揭示声音奥秘的科探历程。

在确立了探究对象后,我们精心设计和发放了调查表,一方面,了解幼儿对声音的实际经验水平。另一方面,调查表中“关于声音你有哪些问题?”一栏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和直观地聚焦幼儿对声音探究的核心疑问,为接下来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活动明晰方向。

2.初次游戏,虚假繁荣

我在科学区提供了三角铁、金属棒、大鼓、木质鼓槌、碰铃、矿泉水瓶、报纸、小积木等材料。游戏时间一到,阚星宇等几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冲向科学区。眼疾手快的星宇第一个抱住桌子中间的大鼓,拿起一旁的鼓槌使劲儿敲起来。其他几个孩子也都选择了乐器类的材料玩起来。科学区瞬间分贝飙升,热闹非凡。

分析与反思:新鲜材料的初体验使孩子们表现得比以往更兴奋。伴随着敲击力度而不断增强的音量使他们过于激动的情绪贯穿于探索活动的始终,而削弱了探究应有的专注精神和思维参与。

调整措施:

(1)在游戏后的评价环节以视频再现的方式让幼儿观察、讨论游戏行为是否适宜。在听到其他区域同伴对科学区噪音的“投诉”后,孩子们决定调整行为并绘制“保持安静”的标记,贴于区域内。

(2)让同组中专注探索,表征丰富的琪琪和大家分享她的记录和发现,肯定其良好的探究品质,相互学习,提升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惊喜地发现,幼儿的游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延展。

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很多关于声音的经验。

关于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

关于声音的变化:敲击的力气越大,声音越大;用同同一根棒头敲不同材质的东西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敲不同的部位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用敲、摇、抖、转等不同的动作可以让同一件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等。

第二,表征方式愈加丰富多样。

随着探究的持续深入,幼儿的表征也从最初的单页涂鸦发展为表格化、连环画呈现。

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各色彩纸方便幼儿进行个人的连续记录;把单页记录纸按时间整理合订,成为“我的发现”记录册;“我的问题”版块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本次游戏中的疑问,或是对下次游戏的计划想法,或是呈现教师引导和推进幼儿探究的问题表达;主题版块的呈现清晰地展现出幼儿的探索进程,形成经验的相互借鉴和逐步丰富。

第三,探究规则逐步确立完善。

在每一次的游戏后,我们借助照片、视频、实景,以幼儿自评、同伴互评、师幼共评等不同的形式,对游戏中的经验进行梳理,问题展开讨论。孩子们达成以下关于科探游戏的共同约定:轻拿轻放、保持安静;游戏材料一次最多取两种;游戏结束,物归原位;未完成作品,请勿触碰。

轻拿轻放、保持安静     未完成作品,请勿触碰    游戏结束,物归原位

3.偶得材料,打破瓶颈

在游戏进行了一个多月,似乎遇到瓶颈而停滞不前,该向哪個方向推进?如何支持幼儿经验的继续拓展和迁移?一次偶发事件为我们打开了僵局。

“俞老师,谁把吸管放到科学区的篓子里来了!”甜甜手里篡着半根粗粗的吸管向我报告。“我知道,是插区域牌的吸管。”思行在一旁说。吸管,这个我没有投放过的材料,能否激发孩子们新的探究兴趣呢?“你们觉得吸管可以发出声音吗?它可以玩关于声音的游戏吗?”话音未落,孩子们就忙活开了。吹一吹,听一听,敲一敲,折一折,很快有了新发现。科学区的满满活力被重新找回。

在交流完自己的发现后,又有人提出新想法:“老师,我想用吸管做一个上次在科技馆看到的,一根根管子排在一起,有长有短,还能吹的?”“是排笛吗?”“是的,就是排笛!””很好的主意,那你们要想做什么样子的排笛?怎么做呢?”

思行发话了:“俞老师,我想借下你的手机,找找排笛的图片?”“你知道怎么查图片吗?”“我知道,问Siri呗”很快他们找到图片,开始动工。“这个吸管好硬,不好剪怎么办?”“你不能和我做一样长的,要一根比一根长!””我要把两根吸管接起来做最长的那根,可是这两根吸管一样粗,插不进去!”......游戏中一个个问题层出不穷,在幼儿积极思维、自主商讨后,又被各个击破、迎刃而解。当孩子们手捧着看似粗糙的自制排笛出现在我眼前时,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绽放出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分析与反思:如何保持幼儿对科探游戏持续和稳定的参与兴趣,将所获经验进一步延展和提升,我们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着,如定期更替游戏材料,结合秋季投放了黄豆、绿豆、落叶等;创设问题情境,“不用小手的帮忙,你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评选“智慧宝贝”,肯定幼儿专注且持久的探究行为。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抓住偶发事件中的契机,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对将吸管投放科学区后幼儿可能产生深度学习的适宜性、有效性等进行及时的考量审议,顺应幼儿的兴趣和想法,生发出新一轮的探究学习。教师始终保持退后的姿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隐性支持。幼儿在观察、分析、回忆、查找、讨论、比较、尝试、表征中主动迁移经验,自主解决问题,实现深度学习。

调整策略:

(1)在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中捕捉兴趣点,顺应幼儿的需完成要,支持幼儿对声音的深度探索和学习。

(2)帮助幼儿梳理、提炼碎片式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

4.追随问题,深度探究

因美工区的需要,我班购置了若干彩色的纸杯,这引发了多多的注意,他正在和美工区相邻的科学区游戏。“俞老师,我们可以把纸杯拿到科学区来玩吗?”“可以啊!”带着满足的笑容,几个人开始摆弄起来。

第一,小洞和大洞,哪个声音大?

“我想做传声筒!”星宇和多多说干就干,两人分别拿起铅笔和剪刀就朝杯底戳去,于是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洞。“你们觉得小洞和大洞,哪个传声筒的声音大呢?”“我觉得是洞大的声音大,因为声音是震动产生的,洞大的里面装的空气多,震动就大,声音就大!””我觉得洞小的声音大,因为它把声音都聚到一起了!”两人的意见完全相反“那怎么样才知道谁对谁错呢?”“做出来试试呗!”两人商议好各用八只纸杯粘连成一个长条形的传声筒。到验证猜想的时间了,星宇还在试验前提出了要求:同一个人,用相同的力气吹。试验的结果证明星宇之前的猜想是错误的,他并没有表现出失望,而是愉快地记录下自己的试验结果。

分析与反思:幼儿自然的迁移了之前关于声音是通过震动产生的这一经验,并且灵活的运用于新的游戏情境,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来表达说明自己的观点,是高阶思维的一种体现。幼儿对通过实际试验来验证各自的猜想正确与否达成一致的意见,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最初的科学意识和探究习惯,并且以稳定的情绪状态接受实验的结果。

第二,为什么每个听筒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又到游戏时间了,今天来科学区玩的小朋友在一阵商议后,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每人制作一个传声筒。在开始之前,每人思考、设计了自己喜欢的传声筒的样子,并在记录纸上表征出来。接着,开始动手制作了,杯身和杯口如何连接?怎么解决双面胶的粘性不够的问题?完成不了之前设计图上的造型怎么办?伴随着问题的层出不穷,孩子们相互协作,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当大家完成各自“作品”,交换着游戏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同一个传声筒听同一个声音时,不同位置的听筒听到的声音有的大,有的小?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分析与反思:幼儿对自主制作传声筒表现出浓烈的兴趣,这是他们展现独特自我的一种方式。大班幼儿在操作活动前表现出一定的计划性。在制作过程自主探索,迁移和构建新的经验,最终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本次过程中幼儿的新发现,又为下一次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指引了方向。

第三,怎样让声音更大些?

本次的游戏就从上次探究的遗留问题开始,怎么解决听筒声音过小的问题呢,孩子们各抒己见。对用添加喇叭型的辅助装置的方法来扩大音量这一方案达成一致后,孩子们开始动手制作了。通过多次尝试,思行和星宇分别选择了硬卡和软卡两种不同的材料,用多张拼接和整张环绕的方式达成喇叭构造的成型。当他们通过互相试听发现声音确实比之前大了,喜笑颜开的两人迫不及待地把实验的成果分享给更多的小伙伴儿。

分析与反思:基于问题的探究使得幼儿在游戏中目标更明确、思维更活跃、探究更深入。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特点,比如材料的选用,制作的方法等,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和独创性。思行用软卡尝试失败后,自己到存放材料的“百宝箱”里找来他认为更适合的硬卡。星宇用剪掉底部一圈增大周长的方法解决口径一致的纸杯底底相对无法连接的问题,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得更加专注、从容、独立,探究也随着问题的不断产生和一一破解而走向多元和深入。经验的自然迁移和问题的自主解决展现出幼儿日渐成熟的科探素养和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年会讲座.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2017

[2]朱莉·布拉德(美).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游戏
游戏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