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管理措施浅析

2021-06-15 09:55杨希恒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造林方法林业发展

杨希恒

摘 要 造林绿化工程是我国的基本工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造林绿化工程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造林绿化工程并不是通过种植树木就可以实现,还要采用合理的林业技术进行养护,保证造林绿化工程的成活率。基于此,对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技术进行分析,以促进林业发展,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保证造林树木的成活率。

关键词 林业资源管理;造林方法;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52

造林绿化工程是我国的基本工程,经过多年坚持,我国的造林绿化工程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绿化面积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当地经济也不断发展,极大地降低了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率。比如毛乌素沙漠,在多年持续的造林绿化工程的推动下,面积不断缩小。造林绿化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工作,需要长期坚持[1]。造林方法是提高造林绿化工程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定要做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造林、合理造林。

1 我国林业资源现状

20世纪5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极为常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积极推动多项造林绿化工程,比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多年的持续推动下,我国的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绿化造林工程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提供了进5 000万的工作岗位。

虽然我国的造林绿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我国的林业资源利用率不高,没有完全发挥出林业资源的作用;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在我国西北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量荒漠化土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资源仍然相对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我国造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品种较为单一,人工种植的多为易成活的低价值树种,森林多样化资源不丰富,人工造林中的高价值树种较少。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并提高林业技术水平,积极引入新的高价值树种进行种植,做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2]。

2 林业资源管理的任务

植树造林工程并不是简单种植树木就可以取得成效,还需要进行林业资源管理,应用林业造林技术对种植树木进行养护,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提高植树造林工程的效率。此外,在造林绿化过程中,还要考虑当地的环境与气候,保持人与自然和谐。造林绿化工程的回报期非常长,是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程,因为树木成材本身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总体而言,林业资源管理要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2.1 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质量

树木的成活率是造林绿化工程效果的重要保障,林业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林业造林技术保证树木的成活率。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就要做到合理种植,避免过度密植或者种植密度过小,针对未成活或长势不好的树木要及时进行补种,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要做好育种工作,培育优良植株,提高植株的抗病害能力;要合理混种,单一树种极易受到病虫害的破坏,因此要合理选择多种树种,提高林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但要注意选择的树种要符合当地的环境。

2.2 积极发展经济

如果造林绿化工程不能获得经济收益,很容易打击造林人员的积极性,尤其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在植树造林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提高造林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造林工程的发展。要想在造林绿化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就要合理选择经济树种。同时,造林绿化工程也改善了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可以积极发展养殖业、旅游业等,提高当地人的经济收入。

3 创新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3.1 科学管理林木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与地质情况都有所不同,适合种植与生长的树木种类也不同。因此,造林绿化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文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造林完成后,要根据不同的树种进行科学管理,比如适度密植、及时补种、松土施肥、适当修剪以及防治病虫害等。不同树种的生长规律与其所需要的养分均有区别,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保证造林绿化的成活率,促进植树造林工作有效开展[3]。

3.2 科技兴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植树造林工程中也是如此。只有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完成造林绿化工作。因此,要加强对造林人员的知识培训,尤其是在科技知识迅速革新的当下,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造林人员掌握最为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比如使用生物学手段与防治方式,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避免化学污染;应用杂交等育种知识进行育种,提高林木的抗病害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与相关的科研单位或高校合作,积极展开科学研究,加大科研投入,有效解决现有的问题。虽然科研的投入较大,但是一旦取得成果,后期收益也非常大。

3.3 适度砍伐

过度砍伐是对林业资源的破坏,但是适度砍伐可保障林木更新,促进林业资源发展。适度砍伐就是人为地对林业资源進行更新,既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发展。但是适度砍伐的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3.4 造林方法

3.4.1 清理林地

在植树造林前一定要清理林地,林地清理主要是清理残留物,比如杂草、秸秆等,清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植树造林工作的质量。林地清理方式主要包括带状清理、块状清理以及全面清理等。清理过程中为了提高清理效率和质量,可以使用一些清理工具。

3.4.2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是植树造林中最为常用和较为简单的造林方法。分殖造林的造林材料主要是树体的营养器官,相比于传统的方法,分殖造林的造林速度快,且苗木的成活率较高,幼树的生长速度也非常快。但是,分殖造林也有一些缺点,如难以进行大规模应用,对林地的要求较高,最重要的是适合使用分殖造林的林木种类较少。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适合使用分殖造林技术的树木有杨树、松树等[4]。

3.4.3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也是一种常用的造林方法,与幼苗培育不同,播种造林是直接在林地上播种,没有幼苗培养流程,更为简单适用。但是播种造林对于土壤的要求非常高,成活率较低,一般情况下使用播种造林的都是种子较大、容易发芽的树种,比如核桃等。

3.4.4 因地制宜

如果想要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以及造林质量,一定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域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植树造林。比如,在土壤营养丰富、肥力较好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土壤优势,选择经济收益更高的造林方式,比如将林木与蔬菜或者和粮食一起混合种植。这种造林方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且最好种植生长速度较快的林木。

3.5 强化基础林业站的职能

3.5.1 明确基层林业站的职能

在现有的形式下,基层林业站要积极作出改变,明确自身的基本职能与任务,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做好林业保护的宣传指导工作以及林业资源管理工作。

3.5.2 狠抓采伐限额管理

认真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好采伐限额,对违法采伐的人员严格惩处。一定要严格执行采伐审核程序,对农民自用木材等进行严格管理,杜绝超额采伐,坚决打击无证采伐,保证林木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3.5.3 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

基层林业站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于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一定要及时上报主管单位,并积极协助进行治理,做好监督保护工作,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保证林地长期发展。

3.5.4 强化林权管理

相关单位要强化林权管理,做好林权证发放情况的登记工作,明确林权关系,并积极处理林权纠纷,保证林权明确。同时,要加强对集体林权的生产管理,合理进行林业经济活动,并保证林业生产稳定。

3.5.5 加强木材流通和木材加工的监督管理

一定要对木材的流通环节与加工环节加强监督管理。林木非法采伐后要通过流通与加工才能进入市场,加强对流通环节和加工环节的监督可以有效降低非法采伐的发生率。对于非法运输与非法加工行为,要与有关部门进行配合并严格处理。要定期审核相关单位,依法取缔违法单位的资格,并依据法律进行惩处。

4 结语

社会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与破坏越来越严重,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是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但是造林绿化工程并不是简单的种植树木,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林业资源的养护工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好造林绿化工程,就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林业技术对人工林进行养护,提高树木成活率,同时要积极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保证林业人员的基本收入,提高造林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赵文斌.试论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實践分析[J].现代园艺,2018(10):226-227

[2] 郭升柳.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的管理路径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3):187,190.

[3] 林秋夏.当前园林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8(22):189.

[4] 侯毅,王利峰,李芳银,等.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10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造林方法林业发展
营林前造林整地及造林方法研究
谈林业整地技术与造林方法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分析
关于林业造林技术的研究
宁夏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浅议森林生态旅游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略谈植树造林程序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