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的探究

2021-06-16 06:39胡润红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能力探究

胡润红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中学 广东广州 510960)

高效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在有限时间内教学所得利益最大化,不仅体现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体现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上[1]。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跨度非常大,非常注重实际应用,要想学好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需求,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为此,本文解读了思维导图特征,分析了其对构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的意义,探究了高效教学的方法。

一、思维导图教学内涵解读

思维导图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提出,是表达发散新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2]。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有关主题用相互隶属的关系进行层级展示,使学习内容更加清晰、明朗,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主要具有四个特征:1.中央图形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焦点;2.主题向四周发散,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3.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树状结构,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关联性;4.树状结构每一个主干都由一系列关键词构成。

二、思维导图对构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点转变为较为容易理解的图片形式,以直观、明朗的图片展现给学生,可促使其明确所学知识点,认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对相关内容进行逐渐深入学习,这样既不会为学生带来记忆压力,还可以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技巧。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课前预习、上课授课、课后巩固有着密切的关系[3]。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教师可以深入课前、上课、课后等各个环节,以导图为辅助,呈现预习路径,激发学生参与重难点讨论,引导其主动进行知识巩固,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这样既可以促使课堂教学系统化、有序化,还可以打造地理高效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而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如培养人地协调观,需要学生综合考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等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等归纳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需要学生综合人为因素、自然经济活动、生活等方面,全面考虑地理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对策。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

三、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应用思维导图,实现高效预习

课前预习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实现高效教学,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完成预习,使其在预习环节知道学习内容、掌握基础知识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基础。那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绘制预习导图,在导图中帮助学生进行新课结构梳理,为打造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教学“东南亚”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此次所学知识内容,对东南亚的组成部分、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发展等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使其能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判断各个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先在课件中设计导图问题,如:

1.对于东南亚你知道哪些?

2.学习东南亚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展?

3.站在地理思维视角,思考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然后在课件中呈现如下预习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的梳理,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逻辑化、有序化,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从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展开层层探究。然后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自己的预习成效,让学生在微信交流群中共享学习成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基于学情,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二)应用思维导图,促进高效授课

1.促进小组讨论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完善知识、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4]。但是,根据心理学家所说,学生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5到20分钟,为保障良好的听课效果,激活课堂活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讨论,引导其充分发挥左右脑,对知识进行辩论交流,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又可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例如,教学“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时,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地理位置、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危害、能够归纳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和方法。在具体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此次所学内容,如:

然后围绕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一号小组负责整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二号小组负责探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号小组负责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四号小组负责归纳探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在合理安排各个小组探讨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走进黄土高原,认识黄土高原”的活动,让学生围绕思维导图交流分析此次所学内容,总结各个小组的探讨情况,将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活力,在生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高效学习。

2.解析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很多学生在理解难点知识的时候会产生思维混乱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对知识掌握不牢固。为解析教学重点难点,实现高效授课,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做教学辅助,通过层级推导和知识展示,使学生认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学“鱼米之乡”——长江三角地区”时,重点难点是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归纳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等内容,学习过程是层层递进的。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以导图为导向,根据导图牵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实现高效教学。

根据导图牵引,教师可以将教学分为四个部分,位置与范围、河流与区域发展、城镇发展、文化特色与旅游等,然后依据四个部分进行递进学习引导,如在解析第一部分的时候,可以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地图,开展看图说话的活动,让学生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设计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活动二:长江对该区域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在教学第二部分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有关长江的知识,说说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引导其探究河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展示都江堰示意图,引导其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以及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河流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地理核心素养。第三、四部分,也可以以导图为指向,以城镇发展为核心,从城镇分布入手到同城效应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导其进行逐步探究。通过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树立重点和难点之间的发展关联,从地理位置到区域发展,到生活方式变化到文化特色等进行逐步学习探究,从而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3.优化学习过程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多是以讲为主,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课堂成为了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促进教学探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跟随导图对知识进行探索分析。例如,教学“地形和地势”时,旨在让学生了解各种地形类型,能够在地形图上准确找出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脉等主要地形区,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在学习探究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优化学习细节,如探究四大高原内容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以下真实情境: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四大高原进行学习,从地形区名称、所在位置、特征等方面入手展开学习,学习四大盆地的时候,依然可以运用此方法,引动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探索。最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思维导图呈现,以地形和地势为中心,以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势、山区面积广大等为主要分支,在各个分支上,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细化,如中国的地形可以细化节点地形、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中国的地势可以细化节点特点等内容,然后根据细化的节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如:

这样既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清楚,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其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和学习探究能力。

(三)应用思维导图,实现高效复习

复习是完善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复习过程中,信息量大,各种地理事物、现象、概念及规律间的关系都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探索。在此环节应用思维导图,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主干知识,又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提高复习效率。例如,教学“大洲和大洋”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位置,说出其分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观察能力,复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导图制作能力,使其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自己巩固知识,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引导。

首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引导学习小组综合此次所学知识,讨论思维导图构建的主干信息是什么。

生:七大洲和四大洋。

然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七大洲和四大洋空白图,引导学生阅读大洲的分布图,观察大洲和大洋的名称,思考:七大洲的轮廓大致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赤道穿过哪些大洲?让学生对大洲和大洋位置分布和特点进行学习探讨,然后进行思维导图,以七大洲和四大洋为核心,以大洲和大洋为分支,根据分支构建各个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完善思维导图,如:

生: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生: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

在梳理导图主干和分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学习探究,在完成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地理复习效率,从而实现高效记忆引导,提高地理复习教学质量。

四、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注意事项

综合以上来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对梳理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积极意义。但也会由于思维导图制作过于复杂或知识点梳理混乱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导图时注意以下几点。

导图要简单明确:做到主干知识、分支节点、关键词明确精准,让学生一眼可以看出此次节点是要讲什么、学什么。

导图要层级鲜明:做到由简到难,层层递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学生思维高度。

导图要重点突出,用图像、颜色、符号及层次变化突出学习的主题和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通过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能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导图梳理知识结构辅助预习,运用导图探讨学习重难点,促进学习理解,运用导图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五、结束语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既能打破传统讲授教学的弊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深入课前预习、授课讲解及课后巩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学习能力及地理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能力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