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困惑与对策

2021-06-20 14:46刘爱莲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困惑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刘爱莲

[摘  要]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是广大一线教师的毕生追求. 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旧教学理念的碰撞下随之也产生了各种令人困惑的问题,出现了很多盲目走偏的教学现象. 文章从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谈起,展开对课堂盲目走偏现象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困惑;对策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如关注过程、讲究合作、注重体验等. 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生为本”不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被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但是,随着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在新旧教学理念的碰撞下随之也产生了各种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倘若不引起足够重视,则高效教学也只会成为一句空谈.

再现“精彩”课堂,引起深刻思考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曾听了一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新授课. 执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抛出公式,而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寻解决方法. 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执教教师激动不已,从而既顺利完成了公式的推导,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如此一箭双雕,看上去十分精彩.

本节课中,由于执教教师的巧妙预设和准确诱导,使得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生的数学交流充分,有效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场,不少评课教师赞不绝口,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乍一看,笔者也自然而然地为其课堂推进的流畅性和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而喝彩. 但经过一番思考,笔者认为本节课存在多处盲目走偏的现象.

对盲目走偏现象的分析

1. 脱离教材的教学有效吗?

“以教材为中心”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新课程理念下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需要足够开放,充实且完善教材,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曲解了对照本宣读的理解,过于追求开放性教学,从而对教材的处理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上例中,执教教师注重开放性教学,基于自身的设想来组织课堂,完全置教材于不顾,如此大搞“空中楼阁”,这样的教学是否有效?还有一些教师过于随意地组织教学,擅自修改教学的顺序,更有甚者在教学用时上完全无组织……显然,以上行为都是脱离教材的教学,笔者认为,这样是不合适的.

2. 轻视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合适吗?

例如,一节“正弦定理”的新授课,教师挖空心思创设情境引入课堂,当然是有必要的,而花费十几分钟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课题,却又是值得深思的. 又如,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教师千篇一律地每节课都安排一个或多个讨论,毫不顾及授课的内容,也不在乎是否需要合作探究,这样的合作真正是有名无实. 再如,上例中,教师课堂伊始就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理清问题,当学生大费周章地把问题理清后,也再无空余的时间安排应用和练习了. 这样的课堂中既没有应用练习,又没有对方法的总结,这样轻视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真正合适吗?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正确实施却又是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3. 翻新花样的教学手段真的恰当吗?

如今,信息技术凭借其现代化独特魅力的优势进入课堂,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例如,一些教师通过自制微课的形式引入课堂的确有效,而运用微课复习旧知的行为是否恰当呢?又如,一些教师热衷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给予学生过多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师的主导地位束之高阁. 因此,在翻新花样设计教学时一定要慎重思考.

思考与建议

1. 教学设计需立足教材却高于教材

编写教材不仅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还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需求,从而,教师在组织开放性教学的时候,需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准确地领会编者的意图和教学目标,加工和整合教材,给予学生亲身的体验,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知识,而不是在主观臆想下脱离教材进行教学,让教学成为“无源之水”.

案例1:二项式定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PPT出示牛顿的一些个人信息)

生:牛顿.

师:对,他就是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牛顿,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二项式定理. (PPT呈现图片)

师:大家能说一说(a+b)4等于什么吗?

生1:这个需要算一算.

师:那大家就在纸上算一算吧. (学生完成演算,教师巡回指导)

师:在巡视中我看到两种算法,第一种将(a+b)4写成(a+b)2(a+b)2,第二种将其写成(a+b)3(a+b),两种算法所得结果也都正确.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算式称为(a+b)4的展开式,那若你是牛顿,接下来该如何思考?

生2:(a+b)n的展开式是什么?

师:哇,太棒了,很有牛顿当年的风范,牛顿是这样思考的:一般情况下,(a+b)n(n∈N+)的展开式是什么?

……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依据,更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为了让枯燥的知识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常常需要教师立足教材却高于教材地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拓展与再加工概念的探究历程,增进对数学的理解,通过对教材例题、习题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体验必要的思维历程. 以上教学设计中,教师从教材本身出发细心雕琢教学细节,在引入环节引入历史来提升文化品位,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指明学习的方向,真正做到“用教材教”,为构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合作学习”需开展在精心设计之下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共同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所做得的一种选择. 因此,一线数学教师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對合作学习的认识,精心设计,让合作学习更加有效[1].

案例2: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b,c∈R,a≠0)的图像过点C(t,2),且与x轴相交于点A,B,若AC⊥BC,试求a的值.

问题1:从题目的条件出发,试着合作探究如何应用这些条件.

问题2:解题中,面对两个等式中的4个字母,你有何想法?可以试着在草稿纸上比画,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

本例中,倘若教师只是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势必会因为两个等式中4个字母的问题而思维卡壳,出现讨论无法前进的局面,而正是由于教师问题的点拨,让学生跃跃欲试,在尝试和探讨中获得思路,让合作学习更高效.

3. 探究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数学素养的提升

开展探究活动,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學的重要目标.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过于追求简约而让学生的思维浅尝辄止,也不能让过量的探究活动扰乱学生的思维,通过适度、有效地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从而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2].

案例3:对数的概念

在课堂导入后,教师设计以下探究活动.

活动1:今天我们要接触的是一种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例如23=8中,可以称3是以2为底8的对数. 那么,是否能依据刚才的讨论来定义这个新概念呢?

活动2:翻开课本,再来认识、分析和讨论这个定义.

活动3:认真且规范书写对数式,同桌两人互查互纠.

在新知的探究环节,教师设计以上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再发现”的过程,在探究中深入领悟对数概念的重要内涵,真正做到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学会.

总之,一节课是否真正精彩,是否真正高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课堂表面的观摩,而应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着眼于新知的形成过程,重点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显露数学本质,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真正意义上创造精彩数学课堂,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钟文芳. 试析新课改实施中小组讨论的形式化问题[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1).

[2]  任长松. 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困惑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