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对肉牛运输应激的防治研究

2021-06-21 09:17杨仕群阳刚邓茗月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草药肉牛防治

杨仕群 阳刚 邓茗月

摘要:长途运输肉牛容易产生应激反应,为了解中草药对肉牛运输后应激性症状是否存在改善作用,试验选取 24 头临床检查健康、体重相近(约 300 kg)、8 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4个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和对照组),每组 6 头,试验组Ⅰ灌服参苓白术散,试验组Ⅱ灌服刺五加液,试验组Ⅲ灌服自拟方剂(黄芪多糖+参苓白术散加减)。结果表明,运输应激会导致机体严重失重,运达时4组失重率由大到小顺序为:对照组、试验组II、试验组I和试验组Ⅲ,运达后30 d基本都恢复到运前体重。运达后对照组的体温、呼吸和心率都显著升高(P<0.05),有的指标呈现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Ⅲ的体温、呼吸和心率相对最为稳定,其次为试验I,然后为试验组II,运达后1 d基本都恢复到运前水平。说明自拟方剂可使肉牛运输前后的体重、体温、呼吸和心率指标变化相对缓和,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参苓白术散和刺五加液也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但不及自拟方剂效果好。

关键词:中草药;肉牛;运输应激;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S8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1)03-0006-04

牛运输应激综合征一般发生于地面运输的肉牛,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研究表明运输过程中应激对家畜的影响很大,并发现地面运输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牛、猪和家禽等畜禽机体健康[1]。研究表明运输应激会导致动物疲劳、脱水、体温变化、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2]。研究表明反刍动物对转运压力的耐受性最低,实际上反刍动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群对荷尔蒙应激介质的反应与宿主细胞和器官系统一样[3,4]。肠道微生物短暂暴露于生理水平的应激激素下会导致其生长和毒力因子的分泌显着增加[4]。此外,动物在运输过程中缺水12 h以上会严重影响其机体健康及肉品质,运输过程中减少动物应激表现是生产高质量肉制品和保证肉制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3]。目前关于防治肉牛运输应激的中草药复合添加剂的报道较少[5,6],因而进一步研究中草药对肉牛运输应激的防治效果,对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有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8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牛(约300 kg)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饲喂1个月左右,饲养管理按常规进行。

1.1.2 试验药品 参苓白术散、刺五加液和自拟方剂中药(黄芪多糖+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及饲养期间所用药物均来自四川省川龙动科药业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试验分组 随机挑选 24 头临床检查健康、体重相近(约300 kg)、8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牛,经1个月饲養调整后运输出售。共分为4组(表1),试验组Ⅰ灌服参苓白术散,试验组Ⅱ灌服刺五加液,试验组Ⅲ灌服自拟方剂(黄芪多糖+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照组常规饲喂。

1.2.2 饲养管理及处理 肉牛饲养按当地现有资源,以稻草、啤酒糟、玉米面和育成牛浓缩料为主,并在精料中添加0.5%的电解多维和1%的食用碳酸氢钠。

运输到目的地后的饲养管理如下:落地2 h后饮用温开水(添加0.4%口服补液盐、0.05%电解多维)25 L/头,运输到达后1~2 d,每天饲喂2 次,饲料为玉米秸秆,同时添加玉米2 kg、麸皮0.5 kg、电解多维15 g,饮水中添加0.4%口服补液盐。运输到达后的3~6 d,每天饲喂2次,饲料为青贮玉米秸秆,同时添加普瑞纳3 500抗应激全价饲料和娜尔公司肉牛用赐力健。3 500饲喂方法:第1天0.5 kg,第2天1.0~1.5 kg,以后每天增加0.5 kg,逐渐过渡至肉牛体重的2%~3%即可替换常用肉牛育肥料;赐力健饲喂方法:每天添加量为5 g/头。在运前1个月的饲养期间,分别对这24头牛皮下注射4种疫苗:口蹄疫O型和亚洲I型疫苗、支原体疫苗和巴氏杆菌疫苗,剂量均为2 mL,并对整群牛进行驱虫处理。

1.2.3 测定指标 分别于选购时、给药前、运前5 h、运后10 h、运达时、运达后1、3、5、7、30 d的9:00 记录环境温湿度、测量体温、呼吸、心率;在选购时、运前5 h、运达时、运达后7 d 和30 d对其进行称重。

1.2.4 统计分析 数据结果首先采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然后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群运输前后环境平均温湿度及THI变化

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x,THI)=0.72×(Td+Tw)+40.6,式中Td为干球温度;Tw为湿球温度。THI值可判断牛的热应激状态,判断标准为THI<72时为安全状态,73~77 时为警戒状态,79~89时为危险状态,THI>90时为紧急状态[7]。运输前后环境平均温湿度及THI变化见表1。选购时气温较高,1月后运输时气温明显降低,之后温度持续在10 ℃左右。由表2可见,试验组肉牛均处于正常而非热应激状态。

2.2 抗应激处理对牛群体重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运前5 h相比,试验组I、试验组Ⅱ、试验组Ⅲ与对照组肉牛在运达时和运达后7 d体重呈极显著降低(P<0.01),运达后30 d又恢复到原来的体重,组间比较均不显著(P>0.05);4组肉牛体重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试验组Ⅲ变化最平缓,其次为试验组I,再次为试验组Ⅱ,对照组变化最剧烈。

2.3 抗应激处理对牛群体温、呼吸和心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各组牛体温与给药前相比,对照组在运后10 h显著升高(P<0.05),之后逐渐恢复正常,其他各组体温前后变化均不显著(P>0.05);在运后10 h,试验组I和试验组Ⅲ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对照组的呼吸次数在运后10 h极显著升高(P<0.01),运达时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Ⅲ在运后呼吸次数升高但不显著(P>0.05),运达后逐渐恢复正常;在运后10 h和运达时,试验组I、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与对照组相比,呼吸次数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试验组I、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的心率在运后10 h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Ⅱ的心率在运达时显著升高(P<0.05),运达后均慢慢恢复正常;对照组的心率在运后10 h极显著升高(P<0.01)、在运达时显著升高(P<0.05);在运后10 h,试验组I、试验组II和试验组Ⅲ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显著降低(P<0.05);运达时,试验组I和试验组Ⅲ的心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小结与讨论

3.1 温湿度、THI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哺乳动物均属于恒温动物,而牛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耐寒不耐热,育肥期最适温度在10~25 ℃,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 ℃,在最适温度内其代谢最低,维持需要较少,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当其生活在较高环境温度时,主要通过减少采食、产奶等来维持机体平衡[7]。有研究表明环境温度过高易导致动物产生热应激,过密的饲养密度会导致机体单位体表面积产热增加[8]。本试验中的环境温度范围为2~18 ℃,可知试验牛基本处于较适宜环境温度中。试验中的THI值均在72以下,根据THI值判断标准可知试验牛均处在正常安全非热应激状态中。

3.2 抗应激处理对牛群体重变化的影响

中草药中黄芪多糖与参苓白术散有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促进动物生长的功能,黄芪多糖内含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含有未知生长因子(UGF)[9]。其中白术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白扁豆可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茯苓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及镇静、降血糖等作用;甘草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有研究表明大鼠静脉注射桔梗皂甙,可使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抑制。对离体豚鼠高浓度注射时则呈负性肌力作用[10]。

本试验中经过运输的肉牛体重几乎都极显著下降(P<0.01),运达时试验组I、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和对照组肉牛都显著失重;运达后7 d,试验组I、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和对照组肉牛体重逐渐恢复,而试验组Ⅲ的肉牛失重最少,其次为试验组I,再次为试验组Ⅱ,对照组失重最多,经过1周的恢复以试验组Ⅲ的肉牛体重恢复得最快,可见自拟方剂有减轻机体失重的效果;中药参苓白术散和刺五加液也有此功效,但是没有自拟方剂效果明显。刘延鑫等[6]研究了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可稳定肉牛長途运输后的体温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有提高日增重和减少发病率的作用,其中体温变化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3 抗应激处理对西门塔尔杂交牛体温、呼吸和心率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肉牛在经过短时间(30 min)和长时间(14 h)运输后,体温呈显著性升高,运输结束后休息24 h体温才逐渐恢复到运输前的正常体温[11]。本试验中仅对照组的体温在运后10 h显著性升高,运达后又慢慢恢复正常体温,试验组I、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的的体温运输前后变化不大,差异均不显著(P>0.05)。运达时,试验组I和试验组Ⅲ的心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差异不显著。可知参苓白术散和自拟方剂的抗应激效果要比刺五加液好。

贺丛等[12]研究了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应激药物(肌注科特壮)能有效降低运输肉牛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研究表明温和的应激(轻轻碰撞)会增加平均心率<30次/min,更多的应激(肉牛装车)会增加心率>30次/min[13]。本试验中4组肉牛的心率在运后10 h呈显著或极显著升高,对照组平均心率约增加了29次/min,试验组I、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的平均心率约增加了10次/min,运达后又都慢慢恢复到运前水平,在运后10 h和运达时,试验组I和试验组Ⅲ的平均心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试验组用药能起到一定的抗应激作用。心率增加的同时呼吸次数也随之增加,对照组呼吸次数平均增加约15次/min,试验组I、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平均呼吸次数约增加5次/min,运达后逐渐恢复到运前水平。在运达时,试验组I、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平均呼吸次数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综合来看自拟方剂和参苓白术散的抗应激效果要比刺五加液好。

4 结论

运达后对照组的体温、呼吸和心率都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试验组Ⅲ的体温、呼吸和心率相对最为稳定,其次为试验组I,然后为试验组Ⅱ,运达后1 d基本都恢复到运前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自拟方剂可使肉牛运输前后的体重、体温、呼吸和心率指标变化相对缓和,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参苓白术散和刺五加液也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但不及自拟方剂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HE C, ZHANG K, DENG L. The research report of TSSBC in henan province[J]. Jouran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12:131-132.

[2] SCHWARTZKOPF-GENSWEIN K S, FAUCITANO L, DADGAR S, et al. Road transport of cattle, swine and poultry in North America and its impact on animal welfare, carcass and meat quality:A review[J]. Meat science ,2012,92(3): 227-243.

[3] HOGAN J P, PETHERICK J C, PHILLIPS C . The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impacts on sheep and cattle of feed and water deprivation before and during transport[J]. 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2007,20(1): 17-28.

[4] FREESTONE P, LYTE M. Stress and microbial endocrinology: prospects for ruminant nutrition[J]. Animal, 2010,4(7): 1248-1257.

[5] 李铁山, 韩瑾瑾, 赵 协,等.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综合防控[J]. 河南畜牧兽医, 2012, 33(4): 47-48.

[6] 刘延鑫,孙 宇,高腾云.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肉牛运输应激的效果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7):102-104.

[7] 杨高丰,韩瑾瑾,陈晓东,等.2种中药方剂对肉牛运输的抗应激效果[J]. 中国兽医学报 ,2012,32(8):1186-1190.

[8] 季 平. 肉牛运输热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J].现代畜牧科技,2017(1):104.

[9] 王向荣, 彭 涛. 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J].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 2008(2):46-48.

[10] 李爱群. 桔梗皂苷D和D_3在体内外增加大鼠和仓鼠呼吸道粘蛋白的释放[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3(2):33-34.

[11] DIXIT V D, MARAHRENS M, PARVIZI N. Transport stress modulates adrenocorticotropin secretion from peripheral bovine lymphocyte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1, 79(3):729-734.

[12] 賀 丛,韩瑾瑾,毛存志,等.2种抗应激处理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1, 38(2):250-254.

[13] 覃智斌, 左福元. 肉牛热应激研究进展[J]. 现代畜牧兽医, 2007 (9):52-54.

猜你喜欢
中草药肉牛防治
浅谈中草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脑筋急转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