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探讨

2021-06-22 15:56肖国平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外书笔记高中语文

肖国平

语文学科是高中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学科,也是难点学科。很多教师都感觉到高中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很难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就要认真思考应怎样帮助学生突破“瓶颈”,推动语文学习能力的持续进步。本文将从重视预习与复习、积累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多写多练、组织学习活动四个方面,对高中语文的高效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重视预习与复习

几乎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都会重视预习和复习工作,高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有些教师的“重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在预习或复习的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简单重复的学习任务,如背诵课文、抄写词句等。虽然作业量很大,却不能与实际效果成正比。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黄金时期,如果教师依然采取背诵、抄写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会感觉语文很枯燥,无法体会到语文知识的价值。缺乏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也就难以提升。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應该努力丰富预习的内容和形式,不要只让学生去熟读课文或翻译课文。例如,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较为丰富的课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这种预习能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效果比传统的预习方式要好得多。

二、积累阅读经验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到了高中之后,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不在于精读某一篇文章,而在于进行大量的泛读。只有持续地积累,学生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阅读感悟,从而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有限,教师在上课期间不能一味地讲解教材中的课文,要结合教材拓展到课外名著,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学时对班里的学生做一次阅读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然后在班里设置图书角,向学生提供符合其兴趣的课外书。教师在每本课外书中还可以夹上一张小卡片,简单总结这本书的特点和阅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时有一个大致的思考方向。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作品,逐渐替换图书角原有的图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三、引导学生多写多练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高中生都不愿意进行写作练习。有的学生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东西,有的学生认为写作太耗费时间,自己还有更重要的学习任务需要完成。这都是学生面临的写作困难,教师采用命令的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创新写作的练习形式,将写作与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写作。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课外阅读笔记,不限制笔记的字数和形式,但要求学生写自己真实的阅读感悟。因为有较大的写作空间,学生的写作压力不是太大,所以学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当学生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教师再布置写作任务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阅读笔记中找到一个主题,根据这个主题来展开论述,要求学生注意作文的格式和谋篇布局的原则等要素。因为有阅读笔记作为支撑,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觉得太困难。

四、组织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说的。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虽然课堂上不乏师生间的互动,但总体上是比较单一、枯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好。而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让他们主动去感受语文学科,提升认知水平。如上文提到的在预习课文之后进行角色扮演就是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的内容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也可以从课外书中选择。同时,学生还可以用班费去租借一些衣服,如中国古代的文人服装,当学生穿上服装进行朗诵时,课堂的气氛就能活跃起来,这样的课堂非常新鲜有趣,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作者单位: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书笔记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爱看课外书的我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课外书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