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2021-06-22 15:56万小文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积极性个性化

万小文

高中阶段的课业任务较重,这使得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从而给高中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 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会带领学生做简单的体能训练,有时一堂课只有跑步一个项目,这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并不高,更不要说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二) 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把重点放在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上,缺少教学形式和模式的创新。另外,由于高中阶段的课业任务比较重,体育课程少之又少,教师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学生很容易出现抵触心理。

(三) 教学理论不够完善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运动结果上,很少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和心理品质,这会导致学生无法对体育运动产生正确的认知,甚至会出现心理过于脆弱的情况。另外,教师对学生同一化的教学内容难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低。

二、 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一) 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都过于传统,把教学重点放在体能训练上,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不高。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体育教学课堂,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进而增强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与学生当面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体育爱好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堂。

(二) 创新体育教学形式

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是当前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最大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创新教学形式,改善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的现状,消除学生对高中体育课堂的抵触心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相结合,利用合理的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如组织学生参加两人三足绑腿跑、折返跑、摸高竞赛等活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進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将个性化教学与体育理论相结合

在教学时,教师要将个性化教学与体育理论相结合。在个性化教学方面,由于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训练项目,让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体育课堂中找到自信,进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或性别差异,把学生分为篮球组、足球组、体育娱乐组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加活动。在体育理论方面,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基础上,将体育理论知识融入活动中,让学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掌握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体育精神内容,通过介绍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充分理解体育运动的作用,掌握体育知识。

三、 结束语

在教学高中体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最后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积极性个性化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