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练笔在古诗词教学中穿行

2021-06-22 17:10赖淑华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杏花村表现手法领悟

赖淑华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课中,课堂练笔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能做到读写结合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师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后便戛然而止,学生难以深刻体会诗中的情与景。“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古诗词讲究留白艺术,字里行间给我们留有大量的补白之处。倘若教师能引导学生潜心会文,用写话来拓展和丰富古诗词的内涵,那学生就能真正掌握古诗词表达的情和景了。

一、领会意境,引发联想

古诗词无疑是最具想象力的。诗人通过想象赋予诗歌血肉和生命,给予其灵魂。古诗词篇幅虽短小,但诗的意境深远,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去补充和领悟。想象能让学生把一篇篇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首首优美的乐曲、一幕幕动人的画卷,让人身临其境,想诗人之所想,忧诗人之所忧,悲诗人之所悲,喜诗人之所喜。

那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呢?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中的某一个场景或某一个片段,让学生通过联想,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从而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后,可以让学生动笔将想象的画面写出来。这样的随文练笔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全面发展。

二、延伸意韵,表达思想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学古诗词最理想的境界是学生与文本产生情与情的交汇、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有限,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对古诗词所表达的意韵无法全面、深刻地认识。基于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流于笔端。

(一)拓展外延,续写全文

有些古诗词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对象。对于已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在他们领悟了古诗词的内涵之后,可以设计一些续写任务,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把古诗词中“言尽而意未尽”的内容续写出来。例如,对于杜牧的《清明》一诗,笔者让学生以《我来到了杏花村》为题,写出“牧童遥指杏花村”后,诗人是如何来到杏花村的,来到杏花村后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等。

(二)揭示道理,引发深思

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古诗词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这些古诗词除了描写景物、叙述事件外,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其实,很多古诗词在无形中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中的道理,同时让学生写一写对这些道理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的读写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古诗词的精髓,还能教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并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授人以渔,教授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的小练笔也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好方法是良好效果的保证,尤其是在学生尝试写诗时,适当的引导与指点是非常必要的。古詩词不仅在章句、声韵上有讲究,而且在谋篇布局上也有讲究。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运用得最多的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如《春日》《秋思》《清平乐·村居》等,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不加雕饰,直陈其事,任意铺排;《咏柳》《山行》等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兴”更是俯拾皆是,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以“离离原上草”起兴,从草的生长揭示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除“赋、比、兴”外,夸张、联想、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也能提高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中悟情,在写中会意,在写中感受诗人的精神与品格,在写中锻炼写作技能。古诗词能滋养学生的心灵,课堂练笔能为学生的心灵提供栖息地,让文字有徜徉的舞台。教师要让课堂练笔穿行于古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逸夫小学)

猜你喜欢
杏花村表现手法领悟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多么痛的领悟
杏花村更新重建探讨
厚重感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杏花村文化研究的学术审思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