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组织策略

2021-06-22 17:10张英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团结合作专刊组内

张英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当数学与文学相遇,会产生美妙的感觉。笔者从数学与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组织策略进行探讨。

一、 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首先,教研组长要了解教研组中教师目前的教研状态和看法。不同的教师对教研的看法不同:年龄较大的教师因为即将退休,教研的意识越来越淡;年轻教师一般任务较重,他们认为教研会加重他们的教学负担;骨干教师的培训一个接一个,他们对学校组织的教研有厌倦情绪。其次,教研组长要大胆创新教研形式,传统的教研方式基本按照“一提(提要求)、二说(说素材)、三议(议内容)”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研方式枯燥乏味,难以激发教师的热情。因此,教研组长要创新教研形式,调动教师的教研热情。例如,笔者在带领教师教研时,经常使用不同寻常的开场方式,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改变思路,提升实力

(一)群策群力共策劃

教研组长要精心设计和策划好各类活动,在策划教研活动时,要号召教师共同参与、共同策划。号召教师共同设计教研活动,不仅能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还能让教研活动内容更符合教师的教研需求。教师参加自己策划的教研活动,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潜心钻研增实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研组成员要能写优秀的教育科研论文。因此,教研组成员平时要多阅读与教育相关的书籍及论文,多想、多看、多听、多写,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当一个教研团队有了一定的理论境界和良好的写作水平后,就能让教研活动渗透人文元素,从而打造一个充满智慧的教研共同体。

(三)精准帮扶谋策略

为了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实力,教研组长要鼓励组内教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究、深入交流、科学实践,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组长要充分了解组内成员的教研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教研问题进行精准帮扶。

三、筹办专刊,总结成果

为了让教研活动渗透进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研组长要带领教师及时对教研成果进行总结。在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组可以对教研成果进行汇编,自主创办教研专刊,让每个教师都参与其中,发挥每个教师的力量,让忙碌变得有意义,让组内教研氛围更加浓烈。

在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要及时编辑电子月刊,将平时的“教研琐事”变成“教研文化”,让意犹未尽的教师在工作中继续分享成果。教研专刊的价值在于形成一种仪式,将教师的每一次活动和成长都记录成册,形成成果集。同时,它能给教师带来心灵的触动,让教师感受到教研的价值所在,从而自主参与教研活动。教研专刊还能促进组内成员的交流,从而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于是,教师的教研态度也在制作专刊的过程中慢慢改变,教研专刊成了组内成员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明确目标,团结合作

(一)明确活动目标

在组织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教研组长要重点关注教师的发展情况。笔者根据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研主题和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教师会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反思,并能静下心来写自己的感受,还能为后面的教研活动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这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因此,教研活动的目标要清晰,教师在参与活动时就能抓住重点。

(二)鼓励团结合作

在教研活动中,时常有一些教师会遇到一些困惑,或整个教研组会面临一些教研难题。这时,组内成员的团结合作很重要。教研组长要利用团队的智慧破解难题,让组内成员紧密配合、互相借鉴。教研组可以通过互相帮扶,形成一种合力,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接受新理念,提升教研的效率和质量。除了组内成员的合作,不同的教研小组也可以相互交流,团结合作,共同成长。◆(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团结合作专刊组内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让班级活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
专刊
专刊
亚运专刊
亚运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