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研究

2021-06-22 17:32张晓晨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术家长评价

张晓晨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是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往往以分数或等级评定学生的作业,这种单一、刻板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应鼓励学生成为美术评价的主体,让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边。

一、重视自评,引导反思

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对个人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师生将共同面对“信息浪潮”,对各种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因此,当今教育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形成可持续的学习能力,这个过程正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能力,将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笔者会将所有学生的作品張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的构思有什么特点,又存在哪些不足。例如,在“画感觉”主题的美术课上,有个学生画了音符、英语书、画笔、数字等,并配上了一些杂乱的线条,这显然和大多数学生画得不一样。在交流中,这个学生解释说,家长非要她上很多补习班,她没有时间玩耍,因此她的画呈现出的感觉是烦闷。自评是学生对自己作品的理解,也是教师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自评,学生不但能展示才华,展现创造的火花,还能提高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心,进一步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互评,促进交流

个体存在认知上的片面性,因此学生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水平,教师不仅需要促使学生重视自我评价,而且需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一) 培养学生宽容、开放的审美意识

美术具有多元性,需要学生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学习。每个学生对特定的学习内容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每个学生对美术的感知是独一无二的。在学生进行互评时,教师不应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分数或等级上,而应鼓励学生在互评中形成相互关怀、相互尊重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他人的美术作品,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自己与他人的能力,教育学生不应轻易怀疑自我价值,也不应轻易否定他人。

(二)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互评过程是交流学习心得与作品创意的过程。在互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审美能力。

在互评中,教师可以采用同桌互评法或全班互评法。例如,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三颗星、两颗星和一颗星,让学生评估自己的作品完成情况,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在不同数量的星星之下。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再评价,说说哪些作品达不到标准,哪些作品的评价过低,并说明原因。通过互评,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术审美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能够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势,在互评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认识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三、家长参与,鼓舞促进

家长的评价也不能被忽视。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过去,家长往往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对学生在校的美术学习情况不够关注。实际上,家长参与、支持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的美术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学生树立美术学习的信心。在开学伊始,教师可以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家长美术课的课时安排、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等,并提出课前预习和课外阅读的要求。教师应让家长监督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好上课的材料,并请家长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做出评价,从而对学生起到鼓舞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过程中,当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就会从评价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树立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高美术审美能力,提升美术综合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小学)

猜你喜欢
美术家长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家长请吃药Ⅱ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