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2021-06-22 17:32黄俊平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知识跨学科

黄俊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科学课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当代学生的素质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下面筆者将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一)将科学材料与生活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科学材料与生活内容进行结合,这是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关键一步。科学课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探究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能帮助学生从小就建立主动发掘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学生在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过程中,能掌握科学知识,并能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知识,从而解决相关的科学问题。在学生形成了独立探究的意识之后,他们就能主动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学过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准备好科学材料,保证科学材料与生活相关联。

例如,教师在教学“溶解”的概念和现象时,可以从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入手,如果汁粉、白砂糖等。再将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实验材料与科学课的其他材料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溶解”的含义。教师采取这样的方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快掌握科学知识,并且能够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二) 将教学案例与生活相结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当前科学教材中的大部分案例都是比较陌生的案例。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产生都是有科学根据的,如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变色。当学生观察到苹果变色的现象就会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及科学方法对苹果变色的现象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将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与教学案例相关联,列举出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案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学“电与磁”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发现过电生磁的现象吗?”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把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变成容易理解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同时学生也会认为科学课十分有趣,因此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提升科学课的教学效率。此外,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顺序是否与小学生的成长过程相符,即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以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观察到的事物为教学切入点,引出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能使教学更加合理,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二、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教学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其他学科的内容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跨学科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要做好跨学科教学的计划和内容安排。首先,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例如,在完成科学课某一单元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制作手抄报的任务或组织学生参加黑板报设计比赛,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融入作品中,并加入一些图案设计。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审美能力及写作能力均会得到提升。其次,在教完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评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完善教学计划。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及公平性。教师不能只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做出评价,还应该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要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心。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广大一线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摒弃应试教育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关联,提升科学课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曹园小学)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知识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蜗牛看牙医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