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刀

2021-06-22 10:56青山外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1年1期
关键词:泰斯刀削面茅屋

青山外

中原腹地,人口众多,村落密集。即便是一座贫瘠小山,山脚也会聚集着几个小村庄。茅屋山就是这样一座只长茅草的贫瘠小山,山下的茅屋村就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可偏偏这个像茅草一样不起眼的小村庄,竟然出了一个名人——宋大虾。

宋大虾不卖鱼虾,卖面条。他三十来岁,脑袋尖,身子长,走路总是低头弯腰,像大虾一样,人送外号“宋大虾”。宋大虾平时不爱闲聊,不爱闲逛,就喜欢在家做面条。他做出来的面条,无论是拉面、扯面还是刀削面,口感那叫一绝,让人吃一口想一碗,吃一碗想三碗。四里八村的人都排队来买。

可是,宋大虾出名却不是因为面条,而是那把削面的刀。很多人来买面条,更多是为了能看宋大虾耍刀削面的过程。这叫先过足眼瘾,再过嘴瘾。宋大虾能把一把普通的削面刀耍得出神入化,花样迭出,就连那些习武之人见了他耍刀削面的动作都拍手叫绝,自愧不如。由此,宋大虾得了个“天下第一刀”的美誉。

对于以面食为主的中原人来说,面条做得好,威望自然高。慢慢地,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到目前为止,宋大虾一个徒弟都没有收到。不是他不愿意收徒,而是那些学艺的人不是嫌和面累,就是嫌削面苦,总是学不到三天就苦着脸离开了。

宋大虾一身手艺没有人能继承,实在是件憾事。

开门收徒

春末夏初的一个早上,公鸡刚叫过三遍,宋大虾就起床了。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大门。宋大虾的家门朝南,开门就能看到茅屋山。老辈人说,早起开大门是迎新瑞、纳吉祥。宋大虾倒是不奢求什么吉祥,他只是因为早起第一眼看到茅屋山心里就会很踏实。

宋大虾打着哈欠,双手拨动门栓,哗啦一声响,松木大门打开了。可是今天,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看到茅屋山,而是被突然出现的两个“门神”吓了一大跳!

宋大虾仔细一瞧,这俩“门神”竟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瘦的那个像龙须面,胖的那个像手擀面。

“请问,您是……天下第一盗(刀)……宋……大蛤蟆(大侠)吗?”“龙须面”舌头打着卷儿,洋腔洋调。

一听这问话,宋大虾气得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他严肃又客气地回道:“你们找错人了,我不是天下第一盗,更不是大蛤蟆!我是守法本分的正经人。”

一旁的“手擀面”看了看手里的小纸条,然后又抬头看了看宋大虾家的门牌号,嘀咕道:“门牌号没错啊!怎么回事?”

他一边上下打量宋大虾,一边说:“您好,我们要找天下第一刀,请问是您吗?”

“你们找我干什么?”宋大虾一头雾水,自己难道在国外都有粉丝了?

那“龙须面”立刻喜笑顏开,边比画边说:“卧门(我们)想学真功夫,该死(盖世)神功!天下第一盗(刀)法!卧门(我们)是从一个神秘人那里打听到地址的,请收下卧门(我们)吧!”

宋大虾呵呵笑道:“我的确有‘天下第一刀的荣誉称号,获奖证书还留着呢!”

两个外国人一听,立刻齐刷刷跪倒在地,大声说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这种拜师场面已经出现过好多次了,之前很多人都是像他俩这样兴冲冲来拜师,可都是学了两天就弃学离开了。宋大虾平静地看着他俩,正琢磨要不要劝一下这两个人三思而后行,只见瘦瘦的“龙须面”掏出一个包袱,塞到宋大虾手里,说道:“这是学费,请师父笑纳。我叫罗伯斯,他叫海泰斯,我们以后就跟着您学习了。”

宋大虾一听这两个人的名字,心想,一个叫萝卜丝,一个叫海带丝,都是跟食物有关的,估计他俩是喜爱中华美食,真心想学厨艺。于是,他小心问道:“跟我学刀法很辛苦也很危险,你们能坚持到底吗?”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能!”

罗伯斯说:“师父,我知道中国有句俗话,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我们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跟您来学功夫的。”

宋大虾被两人的诚意打动了。他欣喜地说:“既然你俩想学,那就请进吧!我一定把我毕生所学的真功夫全教给你们。”

掌上功夫

第二天一早,宋大虾就开始了面条培训课。

他先指挥二人和好两盆面,然后清清嗓子开始了第一堂课:“徒儿们!学什么都要先练好基本功。干咱们这行的,基本要求是:揉、压、扯、甩,样样都得学扎实;手、眼、耳、心,处处都要做到位。为师先操练,你们仔细看着点。”

说着,宋大虾拿起一大块面团,平息凝气,用力在面板上揉拍起来。

俩人认真地看着,不一会儿,海泰斯举手问道:“师父,您这个动作,在中国话里是不是叫‘揉面?”

宋大虾欣喜地点点头:“完全正确。”

“师父,揉面和练刀法有关系吗?”罗伯斯小心地问。

“关系可大了。”宋大虾说,“首先,揉面练的是手上的劲道和手腕的灵活性。只有揉面揉好了,等到刀子上场的时候才能顺手。手上的劲练好了,才能运刀如飞,刀刀有料。所以,把面揉好是练好刀法的第一步。”

罗伯斯和海泰斯重重点点头:“明白了!”

然后他俩一左一右,分站在面板两侧,手拿面团,开始揉起面来。

第一天,揉面。第二天,揉面。第三天,揉面……就这样,一连揉了一个月的面!

罗伯斯越来越觉得揉面跟自己想要学的中国功夫差别有点儿大,于是问海泰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是来学中国功夫的,为什么一直要揉面?”

海泰斯一副“这你都不明白”的表情,说道:“凡是拜师学武功,都得经过类似挑水做饭的基本功练习。电影《少林寺》里头就是这么演的,你忘了?”

“哦!”罗伯斯恍然大悟,“师父原来是在让咱们练掌法!”

“没错!”

啪啪啪!咚咚咚!在四个大手掌的按压下,面团变幻出各式形状。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揉过去了。眼看他们的掌法越来越娴熟,揉的面不沾不黏,不软不硬,几乎快赶上宋大虾了。最重要的是,他俩从没叫过苦喊过累,宋大虾很满意。

月末的时候,宋大虾给他们进行了月考测验。此时,罗伯斯和海泰斯的手掌握起来就像鲜面团一样软,但是力道却如钢铁一般强。宋大虾拿出两个布袋子,说:“这是石子馍,你们如果能在五分钟内把它们徒手压成粉末,掌上功夫这一关你们就算合格了。”

罗伯斯和海泰斯信心十足地把袋子平摊在左手上,右手掌用力一压,只听咔咔几声响,袋子打开,石子馍成了粉面。

宋大虾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看来你們的掌上功夫已经练到位了,接下来,为师将要传授给你们我的第二个绝活——连环飞刀!”

罗伯斯和海泰斯一听,击掌相庆。他们感觉自己距离中国功夫又近了一大步!

连环飞刀

第二个月的第一天中午,天很热,灶房里更热。灶房北边的灶台上支着一口大锅,里面的开水正咕嘟咕嘟翻滚得热闹。宋大虾左手托起一团刚揉好的面团,右手拿起一把削面刀,先用刀面拍了拍面团,然后眼看开水锅,手腕微摆,削刀轻飞,嚓嚓嚓,一刀连一刀,一刀赶一刀,削下来的面片儿一片连一片,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随即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是银鱼戏水,煞是好看。罗伯斯和海泰斯看呆了。

宋大虾笑着说:“这招叫做连环飞刀。这一招讲究的是手稳、心正,要点是手腕发力、力透刀锋,手起刀落,切莫停留。”

罗伯斯和海泰斯连连点头。

宋大虾接着说:“等你们把这招连环飞刀练熟了,我再教你们我的独门绝活——头上飞刀。想当年,我就是凭借‘头上飞刀一炮走红,大街小巷,多少人都排队来看呢!”

罗伯斯和海泰斯听完,立刻就认真练了起来。想要早点练成盖世神功,不付出努力怎么能行呢?自此,他俩天天围着面板转,手不离面和刀,一板一眼练习起来。

就这样练了半个多月,罗伯斯又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了,他问海泰斯:“你有没有觉得有点儿奇怪?咱们学的这刀法怎么要一直削面?我看电影上演的那些习武的人都是直接用刀比画的啊!”

“这你就不懂了,刀枪无眼,要拿着大刀在院子里真比画起来,伤着人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觉得师父让咱们先拿面来试是为了安全。”海泰斯解释道。

“哦,有道理!”

疑虑消除,俩人又开始愉快地削起面来。有时候,宋大虾也会让他们直接对着烧开了水的大铁锅削面,这样,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就出锅了。

眼看宋大虾的家里每天挤满前来买鲜面条的人,罗伯斯终于明白过来:糟糕,这几个月所学的功夫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刀削面功夫,不是武侠电影里的那种中国功夫!我要去找师父问个明白!有句话说得好,不怕干不长,就怕入错行啊!

正当他想找宋大虾当面问清时,突然有人给宋大虾送来了一张大红请帖,帖子上赫然写着几个烫金大字——武林大会专用。帖子内里有一行漂亮的小楷:第×届武林大会……敬请“天下第一刀”大驾光临。地点:茅屋山庄。

误会,误会!好险,好险!

罗伯斯看到请帖,一颗悬着的心又落到了肚子里。他心想,这武林大会肯定高手如林,堪称现场版的“华山论剑”,要是能亲自去比武现场看看,也不枉在厨房里苦练这几个月功夫!他恳求道:“师父,请带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吧!”

宋大虾爽快地答应了。

武林大会

第二天,师徒三人刚到茅屋山庄,一位壮汉热情地迎了出来:“请!”

罗伯斯和海泰斯一看,这茅屋山庄果然名不虚传,所有的建筑门窗都是用茅草装饰而成。壮汉把他们领进一间宽敞的房间,里面的陈设格外眼熟:灶台、面盆、面板、大刀、柴米油盐井井有条,锅碗瓢盆样样齐全。

怎么是厨房?不是武林大会吗,来厨房干什么?罗伯斯和海泰斯彻底懵了。

这时,宋大虾发话了:“徒儿们,今天武林大会,非比寻常,为师给你们一次露脸的机会,就按平时我教的,在这儿露一手吧!”

难道是先考核基本功再比武?罗伯斯和海泰斯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二人带着满肚子的问号,开始了“基本功”展示:和面、揉面、削面……每一个细节都干得利落漂亮!

等所有的面片儿在锅里翻滚的时候,罗伯斯和海泰斯听见外面一阵阵刀枪相撞的“乒乒乓乓”声和此起彼伏的叫好呐喊声,他俩的心此时就像面前这锅里的开水,翻腾个不停。

水开三次,捞面出锅。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黑汉子披红挂彩走了进来,一群人簇拥着他,不停地说着“冠军果然名不虚传”之类的恭维话。黑脸汉子哈哈笑着抄起一只大海碗,盛满面条,愉快地坐在桌子前“哧溜!哧溜!”大口吃了起来。

黑脸汉子吃了两大口面,赞叹道:“真好吃!宋师傅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刀!实不相瞒,我就是为了您这碗刀削面才来比武的!”

“见笑见笑,其实你现在吃的面条是我这两个徒弟做的……”

黑脸汉子抬头看向罗伯斯和海泰斯,惊讶地说:“哎呀,还是外国人!能把面条做出这个味儿来,难得,难得……宋师傅的面条手艺看来是后继有人啦!”

罗伯斯和海泰斯这下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的“天下第一刀”!

尾声

几个月后,正在家中做面条的宋大虾看到了这样一则美食新闻:

中国传统美食——刀削面,现已正式落户大洋彼岸,生意火爆。店主是两名当地人,据说他们曾来茅屋山拜师学艺,得“天下第一刀”宋大虾真传……他们不仅面条做得味道正宗,就连门口的对联都很有中国味道:

学文艺,学武艺,怎比学个厨艺?

耍长刀,耍短刀,何如耍把菜刀!

宋大虾稳稳地托起面团,手起刀落,一片片面片儿争先恐后跳进锅里,看着翻滚的面片儿,他猜想着:那两个徒弟的面馆里,想来也是这般热闹吧!

猜你喜欢
泰斯刀削面茅屋
天堂是所茅屋
茅屋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偶拾
一碗酸酸的刀削面
刀削面
不完美的表演
山西刀削面
有诚意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