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特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

2021-06-23 21:38胡钦邹承儒肖丽霞
中国食品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食品专业

胡钦 邹承儒 肖丽霞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虽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已在很多高校开设,但是由于该专业是新型学科,尚存在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因此,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确立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结构、完善教学条件,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点所在。

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规范》等法规及区域食品产业发展需求,我们制定了扬州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1.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食品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掌握生物学、食品科学、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国际视野,能够在食品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卫生监督、品质控制、检验检疫、安全评价、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具有深造基础和发展潜能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在毕业5年后要达到工程师与质量安全管理从业能力。

2.确定专业人才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学、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从事食品生产、检测、控制、认证等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食品工程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能够设计针对复杂食品工程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能满足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特定单元(部件)、系统或工艺流程。(3)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食品工程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4)能够针对复杂的食品工程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食品工程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发现其局限性。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区域与地方重大社会经济需求,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以培养新时代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与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培养方案满足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具体。本专业的培养方案首先明确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是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分析与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在食品企业、检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品质控制、检测检疫、安全监督、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2.培养目標与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及学校定位的吻合度高。本专业培养具有从食品原料、加工、贮运到消费全过程质量与安全控制的科学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并能在餐饮、食品、检验检疫等相关单位从事食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质量控制、安全检测等研究和管理的应用型新农工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体现了与研究型本科人才、高职类人才培养的区别。

3.培养方案制定修订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充分。本专业通过建立校内实习生产线多家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强化课程体系中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训练模块,并在实践中与企业行业专家充分探索实验实训项目和学生需要培养的理论课程,构建了产学融通的理论教学平台和三维实践教学体系,知识能力素质并举协进。

三、优化师资结构

本专业引进高水平专任教师,聘任著名科研院所、企业一线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同时推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增加教师规模,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建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师资队伍。师资结构符合如下3个指标:

1.本专业生师比12.5:1,高于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类合格标准。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及中级职称11人,生师比达到12.5:1,高于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类合格标准。

2.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各项指标全面达到评估标准的要求。本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年龄结构合理;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100%,50%以上有海外访学经历;主讲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54%;有企业行业兼职的教师比例达30%以上。

3.本专业教师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或参与社会服务的比例超过30%。本专业教师具有半年以上企业或行业实践经历、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合作或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参与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的比例达35%。其中,有江苏省333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人、宿迁市科技领军人才聚集计划1人等。

四、完善教学条件

1.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值均达到国家标准。本科教学实验实践主要依托扬州大学食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扬州现代乳业加工服务中心、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食品化学研究所、扬州大学乳品研究所、扬州大学焙烤食品技术中心等展开。全院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的面积有800平方米。

2.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稳定且充足,实践教学满足要求,利用率高。本专业建有肉制品、黄酒、乳制品、纯水、啤酒、分离工程、挤压膨化等7条校内实习生产线,总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通过多年的建设与相关企业产业合作,本专业现建有8个有合作协议且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3.图书符合国家规定且逐年充实增加,专业图书、期刊和网络课程资源满足师生需要。配备国内外与本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有关的专著、教材、期刊、电子数据库等资料及专用场地,保证图书资料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一定的数量规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图书及电子信息资源库建设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满足读者对本专业文献信息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又利于本专业的建设。

五、学生学习指导与跟踪

本专业具有课堂内、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等的教学大纲和指导教师制度,建立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为每一名本科新生配备了学业导师,实现了教师对本科生的一对一指导。

近五年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及竞赛项目,获得省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项、扬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0余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申请专利10余项,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省高等学校高等数学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全国高校食品创意大赛等多项比赛并获奖十余项。

本专业建立了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和评估流程等,从到课率、课堂互动活跃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课后学习和准备质量、期末的课程考核、教学督导的监管等机制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整体执行良好。

作者简介:胡钦(1991-),女,汉族,安徽淮南,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有害物快速检测。

邹承儒(1985-),男,汉族,辽宁大连,科员,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政产学研结合与发展。

肖丽霞(1966-),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与安全。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食品专业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分析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发展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