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拓荒人,逐梦稻田立奇功

2021-06-23 06:02张卫
中国食品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亩产袁隆平杂交

张卫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醫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这位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的“杂交水稻之父”曾一次次创造了水稻亩产量的奇迹,让中国人“端牢饭碗”。

遥记得,2012年12月28日,本刊记者曾在“湖南粮食集团”首届湖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上见到袁老,并同他进行了简短的交流。本刊还在2013年第二期《中国食品》杂志上以袁隆平为封面,写下了《袁隆平:毕生用科学为农民造句》的文章。当时的袁老虽已到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用幽默的语言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如今,9年过去了,在这9年间袁老又多次打破杂交水稻产量记录,并将其定格在2021年5月9日“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的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如今,袁老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为中国农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不会被遗忘,将永远镌刻在历史中,被后人世代传颂。下面,本刊带领读者一起,再次重温袁老的一生,并以此文纪念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坚定的农业梦

1905年,袁隆平院士的父亲袁兴烈出生于江西德安。当时的袁家开始弃农经商,迁居县城发展,后因经营有方,家道日盛。

袁隆平的祖父袁盛鉴是读书之人,科考中举,曾当选为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作为读书人,袁盛鉴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袁兴烈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视知识为一切,后来考取了南京的东南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在县里担任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后又受到西北军爱国将领孙连仲的器重,做了这位上将的秘书。这样的学历和履历,放到现在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是一位知书达理、贤惠慈爱的知识女性。她出生在扬州的富商家庭,从小就被父亲送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文化艺术和礼仪。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小学任英语教师。恰巧就在这期间,她与时任校长袁兴烈结缘,并与其结婚。

1930年9月7日,家住北京的袁兴烈一家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年轻的父母或许已经失去对孩子起名的兴趣,在姓名一栏只填写了三个字:袁小孩,乳名二毛。因生于北平,家中排“隆”字辈,后来父母便给这个孩子取名为“隆平”,寓意着家庭隆盛、世事昌平。

袁兴烈和华静希望袁隆平能够继续走仕途,以光耀门楣。于是,1936年,不满6岁的袁隆平被送到了汉口最好的小学读书。在上小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袁隆平开始萌发学习农业的想法。在一次郊游中,老师带班上的孩子去学校附近一个企业家办的园艺场学习。彼时恰逢6月,园艺场内桃红柳绿,好不漂亮,这让儿时的袁隆平迸发了学农的兴趣。70多年后,当袁隆平再次回想起儿时的这次经历,称它美妙、清晰,恍如一场梦境。可梦境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战火打得支离破碎。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几个月后武汉失守,袁兴烈和华静带着几个孩子开始逃难。离开北平后,他们一家人先后辗转湖北、湖南等地。疾病、疼痛、饥饿和死亡,成了时代和这个家庭的伤痕。那段时间,袁隆平一家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好几个星期才能打一次“牙祭”(吃肉),孩子们时常被饿得走不动路。关于这段饥饿的岁月生活,袁隆平还曾回忆称:“肚子空空的,身体无力,双腿没劲。晚上睡觉,被窝冰凉,始终也睡不热,身体没能量嘛!”

可哪怕条件再艰辛,父母对五个孩子的教育也从未有过丝毫放松。不论停留在哪个地方,袁兴烈都会把孩子们送去上学。母亲华静还非常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开发智商。她说:“孩子们的智商如同一座宝库,而品德和情操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为了方便孩子理解,她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化作故事,用仲夏夜晚的故事时间,开动孩子们的思绪。

有一次,母亲讲的是粮食和土地的故事:“我们吃的粮食,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用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我们住的房子,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后来,华静还带着袁隆平和哥哥袁隆津去了供奉着炎帝雕像的“神农洞”。她让兄弟俩向神农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表达景仰之情。礼毕,母亲告诉他们,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这位先贤曾经在五千多年前创耕耘、植五谷、训禽兽、尝百草,为民疗疾。这些故事让袁隆平对脚下的土地燃起一片敬意,奠定了他理想的基础以至未来的一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年,19岁的袁隆平即将报考大学,儿时的田园梦和战争时期食不果腹的景象不断交织。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袁隆平想要在新中国建立起富饶的新农村,可是,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科长的父亲却希望儿子能够从政。袁兴烈叫来妻子与儿子共同商讨,父亲见儿子低头不语,便问:“隆平,你未来的志向是什么?”袁隆平回答得很干脆:“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父亲反问:“想成为一个身上充满庄稼味的学者吗?”袁隆平回答:“试想一下,这人世间倘若没有庄稼味,而是充斥着铁血味、硝烟味,该是多么可怕!”而且,“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仔细思忖儿子的想法后,颇具民主思想的父亲选择尊重他的意见,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1949年8月,袁隆平告别了南京,也告别了父母,赶往他心目中的第二故乡,走进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即现在的西南大学。在大学期间,袁隆平主修了遗产育种学,而这一选择也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又一次面临着选择:我该到哪里去?他想要留在重庆的农业科研单位,可学校号召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袁隆平的脑海里不断回荡着母亲说过的话:“土地是生命之源。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场,他们演绎了多少壮怀激烈的历史篇章,都与国土紧紧相连,国土是最神圣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袁隆平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写下一行大字: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别了,母校!别了,龙门浩!别了,重庆!1953年,被分配到偏远又穷苦的黔阳县的青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开启了长达18年的教学生涯。刚去任教时,袁隆平被分配到的教学任务不是教农学,而是教俄语。第二年,学校才将他安排到了农业上,让其干起了“老本行”,进行红薯育种研究教学。

在教书期间,袁隆平不仅给学生教授课本知识,还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带着学生们进行农学实验。在实践考察中,他看到了传统农民的原始耕作方式,看到了产量极低的稻谷,心里非常难过。1960年大饥荒,袁隆平目睹过饥饿夺去他人生命的残酷现实。他亲眼目睹一位花季少女,因为吃了观音土拉不出大便,而被活活憋死。他亲眼目睹过百姓因为饥饿而饿死在街头,有一次,袁隆平走出学校的大门,远远看到一群人在马路边上围观着,等他走过去一看,是两具皮包骨的尸体。

在《袁隆平口述自传》中,袁隆平也提到了1960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当时吃不饱饭,那真难受啊,也有饿死了人的!我至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的是路有饿殍!那种凄惨的场景对我有很大的刺激,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太可怕了!”“那个时期饥饿难受的滋味到现在回想起来,仍是不堪回首。我们是学农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在建国之后,受到国家培养,是想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面对全国粮食大规模减产,几乎人人吃不饱的局面,我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非常自责。本来我就有改造农村的志向,这时就更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充满曲折的杂交水稻育种路

之前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一般是采用优中选优法,这是一种培育水稻的老方法,在国内外水稻制种界沿用了多年。这一妙招虽然也选出了几个不错的水稻品种,但只是将水稻的单产从三百斤增加到了五百斤。袁隆平经过深思熟虑,觉得“优选”这条路基本上是个死胡同,想要使水稻高产,必须走“杂交”这条路。

关于杂交水稻的基本原理,《三联生活周刊》曾打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方:水稻一出生就夫妻成双,两人很难拆开,类似“近亲结婚”。为让其后代具有“杂交优势”,必须将原配“丈夫”换掉,使“妻子”重回单身,成为母本(母水稻),再找一个血缘关系更远的“新丈夫”。袁隆平曾经在一个本子上写出了水稻杂交育种的两种思路——第一种方法是人工去雄育种法,但这种方法费工费力,可以在实验室中小规模地进行,想在大田中搞大规模的实验,基本上不可能。第二种方法是一定要找到雄花不育的母稻,然后借助周围水稻上的雄花为它授粉,从而培育出杂交优质稻种,让其增产增收。

袁隆平的杂交理论正式提出后,育种界的同仁立刻发出了一片质疑之声。因为早在1926年,美国人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花不育的现象,紧接着日本、美国和菲律宾等地的专家都进行过杂交水稻的实验,结果是他们全都失败了。袁隆平为了说服“权威”,找出了一本《齐民要术》,指着其中的一段说:马驴可生骡,骡的体能和负重都优于马驴。故此,水稻的杂交实验,也是可以成功的。

1961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他在口述自传中回忆当时的狂喜状态:“长得特别好,穗子大,籽粒饱满,10多个有8寸长的稻穗向下垂着,像瀑布一样。我挑了一穗,数一数籽粒,竟有230粒!我推算了一下,用它做种子,水稻产量就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的产量一般只不过有五六百斤,可以增产约一倍呀,那可就不得了!”可惜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那颗稻株的后代没有一株似它们的“老子”。伤心的袁隆平这才认清了一个事实: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不过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罢了,要想让后代也能结出两百多粒的籽,关键还在于选育出天然雄性不育株。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

1970年的仲秋,一个水稻抽穗扬花的美丽季节,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一个水塘边,农场技术员在一片两百平方米的野生稻田中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这名技术员以前恰好跟班听过袁隆平讲育种技术,知道花粉瘦瘪就是不育,他立马通知了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接到李必湖的电报后,袁隆平赶往三亚,确认了那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皇天不负有心人,“野败”的后代每代都是雄性不育株,雄性不育株能100%遗传。

“野败”的发现,像一束照进黑夜的光。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水稻科研协作会议上,袁隆平正式宣布,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此后,“东方魔稻”的称号在世界的超级舞台上一炮打响。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袁隆平团队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对“誰来养活中国”这一世纪问题,也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虽然结果是喜人的,但过程却是艰辛的。我国幅员辽阔,且地域气候和土壤等不尽相同,要想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需要更多的试验。某一个春天,突然发生了倒春寒,由于试验基地条件有限,缺乏可以调控温度的设备,袁隆平担心费尽心血栽培出来的种子被冻伤了,便对学生说:“这些种子是我们多年辛苦得到的宝贝,这是多年的心血,种子已经到了关键期,现在最适宜它们的温度便是我们的体温。”说完,便用塑料薄膜把他的这些“命根子”种子包裹起来,缠到了自己的腰上保温,把自己当成了培育种子的“大地”。学生看到后都笑了,说老师的模样实在太可爱。而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就这样,经过了多年忘我的艰辛努力,天天踩在泥泞的烂泥上、扎根于田间地头,袁隆平终于实现了杂交水稻产量节节攀升的目标,而他也因此成为了让中国数十亿人远离饥荒的“杂交水稻之父”!

终身为实现两个梦而努力

2019年,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的采访时,袁隆平曾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这是粮食的重要性。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叫花子过去讨饭,饭都没有,你讨谁?”记者问他:“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袁隆平坚定地回了四个字:“不可能了。”

是啊,自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以来,袁隆平带领团队持续攻关,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他们研发的超级稻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而就在2021年5月9日,袁隆平去世的11天前,袁老又为祖国献上了一份大礼:“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在三亚验收,平均亩产高达1004.83公斤!“超优千号”,是袁老指导研发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又称作“湘两优900”,是高品质软米。目前已顺利通过了海南低温寡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三亚连续几年亩产量不断攀升。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中国杂交水稻的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700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成左右,产量方面占水稻总产量的58%,实现了用7%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伟大目标。

在2019年时,袁老曾说过自己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2020年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实现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时,袁老十分欣慰,表示亩产3000斤就意味着离“禾下乘凉梦”更近了。而关于第二个梦想,数据显示,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面对这至高的荣誉,他说:“我得过很多的奖,这个共和国勋章是最高的奖,对我是一个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年纪大没有关系,我还没有痴呆,今后要向亩产1300公斤冲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袁隆平不仅不断提高超级稻的产量,还带领团队研发“海水稻”——一种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可以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袁隆平说,“全国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没种庄稼,还有几千万亩的滩涂,如果利用起来,全國推广一亿亩海水稻,每亩300公斤,将增收300亿公斤,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水稻产量。”

2016年,袁隆平向世界介绍正在探索种植的“海水稻”,并于10月12日成立国家级研发平台“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进行海水稻的研发,当时定的目标是在未来能够培育出亩产300公斤以上的海水稻。9月28日,种植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试验基地项目的首批“海水稻”收获,基地对海水稻进行小面积收割理论测产,结果为最高亩产620.95千克,远超最初300千克的亩产目标。袁隆平对于这个结果表示“很满意,很满意,可以打个‘优秀,希望再接再厉,接下来要大量制种”。2018年5月26日,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千克——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2018年5月28日,在位于城阳上马的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袁隆平宣布启动一个“高燃点”计划:中华拓荒人计划。该计划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同时进行水稻插秧“拓荒”,建立稻作改良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审定区域种植试验和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示范。整个“中华拓荒人计划”,将最终实现“改造亿亩荒滩,增加亿亩良田”的目标。2018年10月10日下午,承担海水稻产业化方向的城阳上马稻作改良示范基地千亩海水稻首次大田试种测产,测产结果是每亩261.39公斤,袁隆平在连线时表示:“对此次测产结果,满意,但不满足!”2020年10月16日,城阳上马稻作改良示范基地对种植面积已由千亩扩大至五千亩的海水稻进行测产,结果显示基地种植的yc-2003耐盐碱水稻产量为每亩542.5公斤,“超优千号”耐盐水稻亩产达到739.7公斤。袁隆平得知后高兴地说:“那很不错。”

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全国8省区推广示范种植耐盐碱的海水稻面积达10万亩,实现了对我国主要盐碱地类型的覆盖,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了860公斤,增幅均达到了10%以上。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目前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现如今,袁老的梦还没有彻底实现,而他却走了。不过,袁老也不要担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目标,还有其他“90后”顶上!从今往后,每当稻子熟了的时候、每当我们吃米饭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您——中华拓荒人。

袁隆平获得荣誉:

2020年11月28日,袁隆平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2020年11月17日,袁隆平院士获“纪念麦哲伦海峡500周年奖”

2019年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18年1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

2018年9月14日,袁隆平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2018年9月8日,袁隆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3年10月17日,袁隆平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

2010年4月11日,袁隆平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6年4月30日,袁隆平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年5月10日,袁隆平荣获“沃尔夫”农业奖

……

猜你喜欢
亩产袁隆平杂交
“牛气冲天,亩产三千”
从“80后”变“90后”袁隆平许下这样的生日愿望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袁隆平戒烟
“常染色体遗传”等于“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