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血流信号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1-06-24 09:19李艳辉张莹莹赵友谊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2期
关键词:脉管宫颈癌淋巴结

李艳辉,张莹莹,赵友谊

(灵宝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河南 三门峡 472500)

宫颈癌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高达13万例,其中死亡病例超40%,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宫颈癌预后至关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用于宫颈癌检查的一种方法,其不仅可以显示宫颈病变,而且可通过血流信号反映血管生成情况,有利于明确肿瘤生物学行为[2]。近年来有报道[3-4]表示,肿瘤的生长、转移、浸润等均与血管生成有关。因此,超声血流信号可能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而临床病理特征又对宫颈癌的预后发挥着决定性效果,故认为超声血流信号可能对宫颈癌的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基于此,作者对近4 a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超声血流信号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旨在为宫颈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效果的改善提供参考,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组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灵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年龄28~65(51.89±7.59)岁;孕次0~5(2.83±0.56)次;产次0~3(1.62±0.54)次;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5(23.18±2.36)kg/m2;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期29例、Ⅱ期31例;病理类型:腺癌27例、鳞癌33例。纳入标准:1)符合2018年FIGO对宫颈癌新诊断标准[5],且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2)自愿接受双附件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治疗;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2)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3)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术前1周,对所有患者采用美国GE公司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血流信号,超声探头为IC5-9H,频率5~9 MHz,经阴道进行超声检查。检查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检测病灶大小、形态,获取宫颈内部回声、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多切面观察距离宫颈病灶血流情况,脉冲多普勒获取心动周期血流阻力指数。所有检查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师独立完成。

1.3 观察指标1)评价超声血流信号:根据Alder半定量标准[6]对病灶血流信号进行分级,超声显示内见网状血流为+++级,超声显示内见条状或棒状血流为++级,超声显示内见星点状血流为+级,超声显示内未见血流为0级;血流丰富为++级、+++级,血流较少为+级,血流缺乏为0级;2)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收集所有患者年龄、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脉管累及、宫旁浸润、间质浸润深度等指标;3)预后效果评估:术后随访1 a,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并将预后结果分为良好与差。良好为术后1 a内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脉管受累等,并且患病组织间质浸润深度不足10 mm;差为术后1 a内出现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脉管受累等,并且患病组织间质浸润深度达到10 mm及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用χ2检验;超声血流信号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血流信号对宫颈癌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60例宫颈癌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流丰富33例、血流较少18例、血流缺乏9例。根据血流信号情况分为血流丰富组(33例)和血流不丰富组(27例)。血流丰富组和血流不丰富组年龄、BMI、孕次、产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超声血流信号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血流丰富组有淋巴结转移、病灶≥18 mm、有脉管累及、有宫旁浸润、间质浸润深度≥10 mm者占比均高于血流不丰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超声血流信号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n(%)

2.3 超声血流信号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以超声血流信号是否丰富为因变量(血流丰富组赋值“1”,血流不丰富组值“0”),以单因素分析结果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有淋巴结转移、病灶≥18 mm、有脉管累及、有宫旁浸润、间质浸润深度≥10 mm赋值“1”,无淋巴结转移、病灶<18 mm、无脉管累及、无宫旁浸润、间质浸润深度<10 mm赋值“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病灶≥18 mm、有脉管累及、间质浸润深度≥10 mm是导致宫颈癌超声血流信号丰富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超声血流信号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2.4 超声血流信号对宫颈癌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血流丰富组预后良好率为24.24%(8/33),低于血流不丰富组的74.04%(2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6,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血流信号对宫颈预后评估价值的AUC为0.748,95%CI为0.619~0.876,且当血流信号丰富时,评估不良预后的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70.00%。

3 讨论

宫颈癌发病机制仍存疑,普遍认为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孕多产、过早性行为等为宫颈癌发生的重要诱因,并且其作为一种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定期筛查或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7-8]。但随着我国老年化的加剧,宫颈癌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并且由于该病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经确诊已达到晚期,预后较差。因此,宫颈癌早期有效诊断方式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多普勒超声是临床心脏、肢体、体表、腹部、妇科等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手段,近年来报道表示其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方面效果较好,不仅可显示病灶大小、形态、浸润、转移情况,而且可通过血流信号反映血管生长情况[9-10]。有学者表示,肿瘤血管生成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有关[11]。

本研究对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血流丰富组有淋巴结转移、病灶≥18 mm、有脉管累及、有宫旁浸润、间质浸润深度≥10mm者占比显著高于血流不丰富组,且有淋巴结转移、病灶≥18 mm、有脉管累及、间质浸润深度≥10 mm是导致宫颈癌超声血流信号丰富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超声血流信号越丰富,患者淋巴结转移、脉管累及、宫旁浸润的发生风险越高,病灶越大,间质浸润越深,与林利等[12]报道结果一致。推测原因可能为:血流信号越丰富,血管生成越多,不仅病灶可随着血管生成而生长,而且当血管不断生长,淋巴结和肿瘤细胞会经生长至脉管和宫旁的血管和淋巴管道进行转移和增殖,从而导致淋巴结转移、脉管累及、宫旁浸润、病灶增大和间质浸润加深[13-14]。本研究发现宫旁浸润虽与超声血流信号有关,但却不是血流信号丰富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纳入样本量较小导致的。此外,有报道显示,宫颈癌血流信号不仅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而且与预后有关,可用于预后评估。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血流丰富组预后良好率(24.24%)显著低于血流不丰富组(74.04%),且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血流信号对宫颈癌预后评估价值的AUC为0.748,当血流信号丰富时,评估不良预后的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70.00%,与文献[15]报道结果一致。这提示宫颈癌血流信号越丰富,预后越差,且超声血流信号评估宫颈癌不良预后的敏感性较高。这是因为血流信号丰富者病灶处血管生长较多,浸润和转移风险高,肿瘤较为严重,从而导致预后相对较差[16]。

综上所述,宫颈癌超声血流信号与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脉管累及、间质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参考指标;且超声血流信号对预后评估价值较高,血流丰富者预后效果较差,可作为宫颈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指导宫颈癌的诊治。本研究仍有局限性,一是纳入样本量只有60例,较小,二是随访时间较短,未对术后5 a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故仍需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性探究。

猜你喜欢
脉管宫颈癌淋巴结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超声征象联合病理和生物学指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脉管浸润的评估
可切除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脉管癌栓对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