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06-25 15:08孙成林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低年级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孙成林

摘 要:“解决问题”是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按照新课标要求,老师应善于将数学知识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去理解、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要求他们尝试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指导,以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潜力和能力,最终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良好发展,为后面学习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甚至是大学数学做好铺垫。将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

一、关于“解决问题”

从表象层上看,“解决问题”其实就是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通过怎样的方式去解决相应的问题,既包括理论习题,也包括实际应用。事实上,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基于表象层的教学是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但从“解决问题”本身来说,或者从数学能力发展的角度看,仅仅基于表象层去认识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实在有些过于“肤浅”。数学学习是渐进式的、递进式的,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当我们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时,不仅要顾及眼下,更要着眼于未来。站在数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能够联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就是数学思想,通过“解决问题”教学使学生吸收相应的数学思想,并能够从思想层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策略,这是我们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二、关于“解决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创造更多主动思考的机会,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独立探究问题的时间;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努力去挖掘学生学习潜力,鼓励他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大胆地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并引导他们用科学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中,多角度探寻和开辟解题思路被视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数学想象,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

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问题,比如:“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摄的?”(如图1)

这个“问题”的核心意义在于,不是要我们找出是哪个人拍摄了四张图片,而是要求我们说出每一张图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当然,如果光看问题,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一定会很难,其实这个问题是有实际背景的(如图2)。

其实这就是从表象层去看问题,图片中的每个人物都表示不同的拍摄方位。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永远将目光停留在表象层,要使学生认识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重要性。

其次,选择一个“解決问题”的计划。就这个问题本身来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去审视“小猴子”,也可以通过观察四个人物的拍摄动作来尝试寻找答案。但无论选择怎样的方法,或确定问题的解决方向,都需要遵循问题回答者自身的“喜好”,因为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

然后是去尝试被确定的计划。计划的制订是以“想”为主要基础的,小学生毕竟与成人不同,他们缺少丰富的学习经验,所制订的计划必然有很大概率是不够合理的,所以“计划”是需要被验证的。

接着是检查自己的答案。其实就是检验“计划”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是,则证明“计划”的设计是合理的;如果不是,则说明“计划”的设计方向偏离了现实。

当然,以上四个主动探究的步骤并不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利来逐个实现的,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操作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反复与波折。对于教学来说,老师应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择取和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可适当突出或弱化某一个步骤,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实际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设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你喜欢解决哪一个问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等,这样能够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去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构建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余韵.对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0(Z6):37-39.

[2]袁惠萍.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52.

猜你喜欢
低年级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