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06-26 01:44
教师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旅行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张 黎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 215100)

语文课堂是教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阵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是教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但观察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笔者认为,针对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进行语言表达的现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

一、创设“和谐课堂”,让学生敢于说

(一)注重正面引导

教师的表扬和激励,对学生语言表达自信心的建立十分重要。当学生的回答很出彩时,教师不能吝惜自己的表扬,要给予高度的评价;当学生的回答有不足或者错误时,教师可以通过“你已经答到了其中一点,很厉害!请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大胆举手发言,老师要表扬你!但是思考的方向不太正确,请你再想一想”等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批评。特别是对于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在日常班级生活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形成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为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养成倾听他人完整表达的好习惯,告诉学生:当他人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相左时,不要急于否定他人;在对他人的回答进行评价时,要先肯定优点,再提出建议,如“某某同学刚刚发言的声音很响亮,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因为害怕自己答错问题而产生压力和焦虑,他们可以更好地投入课堂的思考中,从而在表达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运用激励手段

激励是一种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上,一旦有学生先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就应给予其鼓励,如让全班同学送给他掌声。这样一来,其他学生的表达欲望也能被激发出来。对于个性腼腆、不擅长表现的学生,教师要珍惜他们举手的机会,让他们第一时间回答问题,或者向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激励的手段也要特别一些,可以是与教师共进午餐,和自己最要好的同学做一天同桌,以及在家长群中点名表扬等。

教师还可以和学生有一些秘密约定,比如,当学生对问题答案很确定时,可以举左手;当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有些犹豫时,可以举右手;当学生特别想要回答某个问题时,可以做“星星手”(手掌抓放几下)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优先请他回答。

二、创设“情趣课堂”,让学生愿意说

(一)营造趣味课堂

同一个问题,教师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树的孤单感。如果教师直接问学生“你觉得这棵树现在的心情怎么样”,那么举手的学生并不会多。但是当教师改变提问方式,对学生说:“你现在就是一棵树。这么大的地方,你的前面没有树,你的后面也没有树。你想跟别人说话,没有人;你想和小伙伴做游戏,没有人;你生病了,也没有人照顾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举手的学生就会多起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习题第二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学生的参与度一向不是很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他们分成“海面旅行团”“海岛旅行团”和“海底旅行团”,让他们以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一下这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在听完学生的介绍后,教师再决定加入哪个旅行团。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致明显高涨,在介绍时还不忘给自己的“旅行团”拉票。在趣味性强的课堂中,学生有了代入感,就会觉得有趣,从而乐于发言。

(二)分层设计问题

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每一节课也应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关照到不同能力的学生,最终促进所有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加他们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对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回答,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还可以让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复述一遍,以促进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分层问题的设计,教师让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获得语言表达的信心,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三、“输入促成输出”,让学生善于说

(一)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首先,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近年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许多学生在大量阅读后,并没有在语言表达或者写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提升。究其原因,学生在阅读时,仅仅阅读书本的内容,而没有感受文字的魅力,感悟语言的美妙,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自然无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将阅读效能延伸到表达的运用中,最终提高其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著名的英国学者博诺说:“将思维看作一种技巧,而不是一种天赋,这是向提高这种技巧迈出的第一步。”也就是说,他认为人的思维,是可以通过有步骤、有目的的训练而不断得到提高的。所以教师要通过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思维,要求学生在考虑问题时能从整体出发,较好地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比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燕子》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课文每个自然段都是各不相同的图画,你会给每个画面取什么名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与学生共同画出了思维导图(如下)。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2.通过有效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女孩最后的结局是去世了,但是作者却认为她是幸福的,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学生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互相碰撞思维。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在开展“好书推荐,角色扮演”活动时,笔者允许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可以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讲一讲书中的故事;可以表演书中的精彩片段。此外,学生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和家长或者兄弟姐妹合作。在展示成果时,有的学生和弟弟妹妹一起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有的学生化身为福尔摩斯,讲述自己神奇的探案经历;有的学生做了图书卡片,介绍书本内容。

综上所述,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克服表达障碍。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正向影响下,学生的表达欲望会得到激发,语言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猜你喜欢
旅行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橡皮象旅行团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