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的共舞

2021-06-28 00:38周洁明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故事预设

周洁明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和谐共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关键词】预设 生成 故事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一方面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即“预设”;另一方面是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即“生成”。两者看似矛盾,实质上相辅相成,只有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平衡,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共舞,才能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也是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完美演绎。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总少不了教师的课前预设,也不乏随时出现的“意外”,于是,我们的课堂变幻莫测,丰富多样,随时演绎着一个个精彩且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直线预设,虚化生成

课前,教师总是会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对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方法进行预先的设计,以期教与学能顺利展开,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教师一味按照预设的板块展开,那么平铺直叙的故事会索然无味。

【事件回放】

这是笔者听到的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一课中的一个片段。

教师在引导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公因数”后,出示了例题:

问: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你会找一找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学生基本上采用了方法一,教师介绍了另两种方法)

方法一,分别列举出8和12的因数,再找一找它们公有的因数。

方法二,先写出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的因数,即它们的公因数。

方法三,先写出12的因数,再从中找出8的因数,即它们的公因数。

进入了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基本采用第一种方法和学生进行校对,学生对此没有提出什么意见或建议,逐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分析】

这样的课堂看似很流畅,教师设计的环节一一完成,学生在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时也没有遇到很大的困难,但这样的“顺风顺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其中固然有学生的“不敢”“不解”心态,但作为教师完全可以制造“水花”,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实际上,学生确实很难会想到另外两种方法,教师介绍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我们的目的仅仅是告知吗?怎样使这两种方法也能让学生接受并喜欢呢?这时花点时间“辩一辩”很值得:一辩三种方法有何区别和联系;二辩三种方法哪种更简便;三辩方法二、三又有何区别与优势。学生从本质上沟通了三者的关系,明白了所学知识的意义和用处,等到练习时何愁不会出现“质疑或建议”的声音呢?

二、留白预设,预约生成

中国的国画有个绘画技巧叫“留白”,画面留有空白处才能维持平衡,才令人有想象的空间。教学亦是如此。预设要有,不必过满,给学生留一点空间,学生会回以一个精彩的世界。

1.充满悬念的故事火花闪现

【事件回放】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笔者摒弃了往常的教学方式,设计了一份课前预习作业。

訪谈: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知道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操作:你打算怎么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每人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不等边三角形)

思考:通过操作,你有什么发现?

课上,学生的反馈如下:

成功的:用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高剪开,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不成功的:无法转换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主要是不等边三角形)。

【分析】

课前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其实是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引领学生知道“为什么”,经历探索的过程。

根据教材编排,给学生提供了6个分成3组的三角形,课上组织大家通过拼一拼再观察对比数据归纳出计算公式。这样的方式学生是被动地进行操作、观察的。而笔者不走寻常路,课前给学生提供了不一样的材料,每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不等边三角形,让他们尝试研究。学生的表现证明,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知识迁移,他们也能利用1个三角形的剪拼推导出计算公式,而不等边三角形的剪拼不成功,给学生制造了障碍,同时留下了“为什么一个成功另一个不成功”的悬念。

课堂上,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求知若渴,激发出了一探究竟的兴趣,自是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面对“不等边三角形”,有个学生蹦出来“剪两次再拼”的想法,虽然没有成功,但是火花已然闪现,在生生、师生的不断撞击下,离目标是越来越近了。

2.一波三折的故事精彩纷呈

【事件回放】还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有这么几个片段,

片段一:

课前操作成果展示

成功的:用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高剪开,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不成功的:用不等边三角形没法转换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师:都是沿着三角形的高剪开的,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不成功呢?

片段二:

师:像这样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三角形称为“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剪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就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像这样的一般三角形,有没有办法也能使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呢?

(引导学生发现:再剪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去拼拼看)

师:看来,只要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就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了。

片段三:

师(质疑): 这个不等边的三角形如果只用1个,能不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学生猜想)让老师来演示给你看。(操作:把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对折、分割、拼补后转化成长方形)

师(小结):看来,任意一个三角形通过一定的方法都能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去探讨一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进行转化。

【分析】

课始,学生展示了自己课前探究的成果,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也留有不成功的遗憾和疑惑。课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有了“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就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想法,解决了一开始没有成功的“不等边三角形”的问题,由此推导出了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觉得问题解决了时,教师突然“杀了个回马枪”,重提“1个不等边三角形”的转化,提出质疑,引发学生的再次思考。

为什么教材安排学生要从“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入手去探讨,1个三角形就不行吗?在学习借鉴专家的教学经验后,笔者尝试设计了如上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顺应思维从1个三角形的探究入手,既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类推能力。而在“成功”与“不成功”的推拉转折中,学生思维不断受到冲击,时时冒出精彩的想法,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活动,更是获得了全面的、严谨的认识。

三、动态预设,捕捉生成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充分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再完美的准备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预设之外的生成是必然的,教师需要做的是沉着应对、热情迎接、见招拆招。

1.节外生枝的故事引人入胜

【事件回放】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中“化简比”这个环节时:

(1)指整数比,问:这两个比已经是整数比了,你有办法使它变成最简单的吗?用12︰18试一试。

(学生讨论尝试,反馈,教师板书)

师:为什么要同时除以6?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是什么?

(2)我们再来看看分数比

师:3/7︰2/7,你们准备怎样把这个分数比化成整数比呢?

生1:我準备用3/7÷2/7求出比值来化。

师:你这是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联系呢?

生1:我就觉得这样也可以。(说不出所以然)

师:这位同学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真不错。但是他还有些小困难,其他同学来帮帮他,一起想一想,这种方法可以吗?如果可以,为什么呢?

【分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原以为有了“整数比的化简”方法做铺垫,学生会明确“整数”和“互质”这两个要素,在进行分数比的探究时,能从“变成整数”这个角度入手去思考,即把两个分数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笔者也根据这条路线做好了预设与准备。

然而学生“另辟蹊径”,想到了用3/7÷2/7求出比值的方法进行化简,不过这个学生自己也解释不清“为什么”。因为学生无法释疑,笔者将问题“丢”到学生中去,让大家共同探讨,看看有没有人能从中受到启发打开思维之门。

事实证明,当这种方法被说清道明之后,深受部分思维灵活的学生的青睐,在练习中频频应用。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只要教师处理得当,一样能深深吸引学生的目光,甚至焕发动人光彩。

2.随手拈来的故事令人回味

【事件回放】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列出了式子4÷1-21/2,并问道:“根据你已有的经验,你能说说这个式子的结果会是多少吗?”

按照教材的引导方法,是出示一张把4个橙子一一切开成两半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思考,理解成:每人吃1/2个橙子,就表示1个橙子是分给了2个人吃,那么4个橙子就是分给了4×2个人吃。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明白4÷1/2=4×2=8这样一个计算过程,由此初步感知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再上这节课时,笔者突然灵机一动,没有到材料袋中去拿出这张挂图,课上省去了图片的出示,索性将问题开放化。于是,听到了这些回答:

生1:4÷1/2=4×2/1  (只有模糊感知,没有办法说明道理)

生2:4÷1/2=1/4×1/2   (模仿上节课方法:分数不变,整数要变成它的倒数。虽有错误,但尝试迁移,勇气可嘉!)

生3:把1/2想成0.5,4÷0.5我们已经会算了!(非常棒的一个想法,用力表扬!)

生4:我发现1个橙子可以分给2个人吃,那么2个橙子可以分给4个人吃,3个橙子可以分给6个人吃,4个橙子就可以分给8个人吃。(直达目的,可见其理解能力很强,理由充分并阐述清晰明了,深得其他同学的认可,由此揭示了算理和算法)

【分析】

听着这些回答,笔者激动不已,忍不住为他们精彩的表现喝彩!尽管有的方法存在错误,有的方法还不够完善,但它们是学生积极思考之后的想法,代表着他们真实的思维过程。平时,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多动脑,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回答,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却不得不又常常失望于他们在课堂上的随波逐流,情愿做个“应声虫”的表现。

只因笔者偶然的一次“偷懒”,使学生失去了对着图片直观的感知,使学生的思维失去了可以依赖的媒介,反而激发出了他们异彩纷呈的想法,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有时候,过于细腻的教学,可能也会阻碍学生自主独立性的发挥,而恰当的松一松、放一放,反而能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需要预设,呼唤生成,让我们努力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共生,舞出一个魅力课堂。

猜你喜欢
故事预设
使用RAW预设调整你的照片
网购广告语中的汉俄语用预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故事细节语言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浅析预设的应用